燃油车会被彻底淘汰吗?这5个现实答案,比“禁售时间表”更实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1 00:50 1

摘要:2035年还没到,德国人就先给燃油车续了命,英国把2030的Deadline往后挪了五年,日本干脆连“禁”字都不提,只说一句“尽量电动”。

2035年还没到,德国人就先给燃油车续了命,英国把2030的Deadline往后挪了五年,日本干脆连“禁”字都不提,只说一句“尽量电动”。

这画面像极了一场全球直播的“退堂鼓”大赛,鼓槌还没落下,旗子先收了一半。

欧盟原话是“2035停售二氧化碳排放新车”,德国把“碳中和合成燃料”六个字塞进脚注,瞬间给活塞发动机留了一条缝。

这条缝不是技术漏洞,是柏林想要保住自家价值千亿欧元的发动机产业链,外加三百万个直接饭碗。

德国算过账:把奔驰、宝马、大众全部瞬间改成电池厂,光下岗补贴就能让财政赤字再翻一倍,选民第二天就能把红绿灯联盟给掀了。

英国推迟五年,表面理由是“保护消费者选择”,背后算盘是2023年英国纯电渗透率只有16%,充电桩数量还不如伦敦地铁站点多。

首相苏纳克在唐宁街小会议室给车企代表算过:现在强推纯电,2026年大选前英国车价平均上涨四千英镑,选票会直接把保守党送进历史书。

日本更滑头,2035“全部电动化”文件里留了一个括号:包含混动。

丰田章男在名古屋总部开记者会,一句话把混动也塞进“电动”篮子,等于告诉世界:只要发动机带一块1度电的小电池,燃油车就能继续上牌。

丰田混动全球累计销量1800万辆,供应链比寿司店还密集,日本不可能自断经脉。

这三招合起来,把“禁燃”从死刑改成死缓,死缓还能改无期。

发展中国家连缓刑都懒得判。

印尼2023年新车销量110万辆,电车只占1.2%,全国能用的快充桩不到三百根,一个雅加达堵车高峰就能把电池耗干。

印尼干脆把“禁燃”写进2050年展望报告,翻译过来就是“下辈子再说”。

印度把混动税率从43%降到29%,比纯电只高三个点,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给发动机工厂剪彩时直接说“我们要的是技术升级,不是技术换种”。

特种场景更是铁板一块。

新疆阿勒泰地区零下四十度,电动重卡启动一次得先给电池加热半小时,烧掉的电够跑二十公里。

川藏线海拔五千米的隧道里,救援车如果靠电池,一旦断电就是冻成冰柜。

这些地方的采购清单里依旧写着“柴油、四驱、带差速锁”,后面加粗括号“不要纯电”。

合成燃料给燃油车续的第二命。

保时捷在智利建的第一座e-fuel工厂2022年投产,用风能制氢再和二氧化碳合成汽油,全链条碳排放等于零。

欧盟给这种汽油发“绿卡”,2035年后还能在欧盟销售。

一升成本3.8欧元,折人民币三十块,比国内95号贵一倍,可富豪买911从来不在乎油价,只在乎能不能听到六缸声浪。

产业链更在乎:只要e-fuel能卖,发动机喷嘴、活塞环、高压油泵这些厂就能继续开工,工程师不用去送外卖。

收藏与情怀是另一条暗线。

2023年一辆1995年的丰田Supra在苏富比拍出220万美元,比新车贵三十倍。

拍卖行给出的备注是“纯内燃机,未改装”。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以后能点火、能冒烟的老车就是移动的股票。

北京国贸地库已经有人囤了十台末代V8奔驰C63,不挂牌,每个月发动一次,给发动机喂点98号细粮,等着十年后卖一套房。

政策弹性背后还有一张更大的表:全球电网升级速度。

国际能源署统计,如果所有签约“禁燃”的国家按时兑现,到2035年需要新增2.9亿个家用充电桩、4500座GW级电站。

把这笔账拆到每年,等于每天得新建22座核电站或者七百个光伏超级园区。

现实是德国2023年因为电网负荷过高被迫重启煤电,英国冬季限电警告发到家庭邮箱。

政客嘴上喊“绿色”,身体很诚实地把插头拔了。

车企比政客更现实。

大众2023年财报里把“2030纯电占比”从70%下调到50%,留下一半给混动和e-fuel。

丰田干脆在内部文件写“发动机不会死,只会变小”。

这句话的潜台词:发动机缩成1.5升三缸,再配200度电,油耗降到3升,排放达标,声音还在,信仰就还在。

所有动作指向同一结论:燃油车不会被拖去枪毙,而是被发配到特定场景当“终身劳工”。

偏远地区、极寒地带、救援抢险、硬派越野、赛道玩具、收藏仓库,这些角落组成一条看不见的“内燃机保留地”。

保留地面积不大,却足够让发动机继续喘气,也让几百万工人继续领工资。

有人担心油价上涨会让燃油车开不起。

北海布伦特过去十年波动区间43-128美元,可e-fuel、生物柴油、DME(二甲醚)三条替代路线已经把成本天花板钉在2美元一升。

只要碳税不疯涨到每吨一千欧元,燃油车就能在保留地里继续跑,跑得比电动车还便宜。

更关键的是,电池材料也在涨价。

碳酸锂从2020年4万涨到2023年60万一吨,一台70度电的轿车光电池成本就涨了两万五。

车企把这部分钱转给消费者,电车涨价速度比油价快三倍。

市场用钱包投票:2024年1-3月欧洲纯电销量同比下滑9%,插混上涨11%,柴油车居然反弹2.3%。

数据不会演戏,演的是谁更省钱。

故事说到这儿,主线已经清晰:政策想一刀砍,现实用钝刀锯;环保想要零排放,钱包只想少花钱;技术想要颠覆,场景只认靠谱。

燃油车不会彻底消失,它变成一条备用轮胎,平时挂在车底,关键时刻能顶上去。

结尾

如果2035年你开着发动机的车去上牌,窗口告诉你“这是文物”,你敢不敢把e-fuel发票拍在柜台上问一句:

“烧合成汽油算哪门子文物?”

来源:舍旁耐心育花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