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画面令人震惊!斯里兰卡西海岸,炙热烈日下,三名妇女——阿孙塔(Asunta)、马尔坎蒂(Malkanti)、查玛丽·兰迪卡(Chamari Randika)——每日蹲在沙滩上,用铁筛一点点分拣沙子里的塑料颗粒。她们的手指被汗水和沙粒磨得通红,只为将一种名为“n
画面令人震惊!斯里兰卡西海岸,炙热烈日下,三名妇女——阿孙塔(Asunta)、马尔坎蒂(Malkanti)、查玛丽·兰迪卡(Chamari Randika)——每日蹲在沙滩上,用铁筛一点点分拣沙子里的塑料颗粒。她们的手指被汗水和沙粒磨得通红,只为将一种名为“nurdles”的塑料小球从海滩分离出来。这些小球,像扁豆一样大小,埋藏在沙滩之下,甚至渗透进沿海的每一处角落。
自2021年那场举世震撼的“X-Press Pearl”货船灾难以来,斯里兰卡的海岸线仿佛丧失了生机。那年5月,载满危险化学品和塑料的巨轮在科伦坡港外起火,最终沉没,带来了1,680吨塑料nurdles与9,700吨聚合物树脂,还有氢氧化钠、硝酸、锂电池等剧毒物质。这些塑料颗粒在几周内,被海浪翻滚着冲上了80公里海滩,随后蔓延至750公里远的北部曼纳尔(Mannar),场面极其骇人——联合国报告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塑料泄漏,整整70-75亿颗nurdles,意味着沙滩成为了“塑料地毯”。
这场灾难让香港2012年和新西兰2011年各自“仅”百余吨的小型事故,甚至南非、法国、挪威等地的塑料泄漏都相形见绌。亚洲-太平洋地区已成为全球nurdle事故的重灾区。灾难发生后,由于海洋洋流、风浪和季风,每年都有新一批塑料小球被冲上岸,渗透进斯里兰卡的湿地、红树林、河口。科学家们警告,这些nurdles将在印度洋漂流数十年,甚至将污染遥远的印尼和索马里海岸。
最可怕的是,这些塑料小球并非普通垃圾。它们被用作制造塑料制品的原料,却极易被海洋生物误食——海龟、海豚、鲸鱼都曾被发现腹中塞满nurdles,至少有470只海龟、46只海豚和8头鲸在灾后搁浅死亡,体内留有塑料颗粒和化学烧伤的痕迹。
斯里兰卡海洋生物学家阿莎·德·沃斯(Asha de Vos)领导的“Nurdle Tracker”项目,将塑料颗粒的踪迹收集成图,显示这些污染物已扩散至东海岸以及马尔代夫的偏远岛屿。清理工作极其艰难,如今仍有约30名村妇在沙滩上昼夜不停工作,每人每日仅能赚取约4,000卢比(约13美元),却要与高温和毒性物质为敌。
这些nurdles的危害远超人们想象。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研究指出,nurdles会吸附海水中的有毒污染物,烧毁后的“焦塑”含有砷、铅、镉等重金属,以及致癌物双酚A和多环芳烃。德·沃斯的团队2023年研究证实,这些烧毁塑料能破坏人类和鱼类的激素、代谢和压力相关基因,是极具威胁性的持久毒物。科学家建议,将焦塑视为“危险污染”,在环境风险评估和清理方案中必须重点处理。
灾难发生后,斯里兰卡政府组建了40人专家小组,核算经济与环境损失,估算总损失高达60亿美元,其中渔业损失超10亿美元。但船东及保险公司却极力否认这一结果,甚至试图将责任推给科伦坡港。2024年新政府曾承诺推动赔偿,但渔民只收到微薄的补偿金,远远不够弥补损失。
许多海滩清理妇女的丈夫就是曾经的渔民。禁渔令下,尼甘布(Negombo)等渔业重镇一夜之间陷入绝望,约20,000个家庭被迫放弃渔业,整个行业占全国GDP的2%。环境科学家赫曼塔·维塔纳格(Hemantha Withanage)警告,污染物已通过鱼虾、螃蟹进入食物链,长期健康风险尚未可知。
食品安全信心崩盘,渔民家庭负债累累,心理压力骤增。有女清洁工痛斥:“我们还在还之前欠下的债,我丈夫因为灾难患上心脏病和抑郁。”
亚洲的塑料贸易狂潮使风险剧增。经合组织(OECD)2023年报告指出,塑料废弃物跨国流动导致高达65%的岛国、沿海国家塑料污染,且主要源自外部。联合国专家警告,如不立即限制塑料生产(预计到2040年激增70%),全球海洋塑料垃圾将在十年内失控。2025年8月,联合国全球塑料条约谈判破裂,未能达成关于塑料颗粒运输和海洋废弃物的强制性协议。斯里兰卡与百余国家支持生产限制和nurdle强管,印度却联手沙特、俄罗斯等石油国主张仅靠回收与垃圾管理,对强制管控坚决反对。
斯里兰卡多次要求国际海事组织将nurdles列为危险品,以让运输、包装、应急机制参照炸药、易燃物管控。但印度却坚持,nurdles只是原材料,不应当作为废弃物严格管制,仅支持自愿措施。环保人士痛批这一立场“逃避责任”,印度甚至在日内瓦场外游说删除条约中“泄漏与释放”相关表述。
X-Press Feeders董事长蒂姆·哈特诺尔(Tim Hartnoll)也承认,事故主因是包装太差——多数nurdles仅用25公斤塑料袋装,极易破损,船只在阿拉伯海航行时就发现了隐患。维塔纳格痛斥:“运输nurdles的船必须强制采用更坚固包装和装载规范,否则一旦破损就是海洋浩劫。”
更恐怖的是,2025年5月24日,又一艘名为MSC Elsa 3(MSC Elsa)的货船在印度喀拉拉邦(Kerala)外海沉没,几百万颗塑料颗粒倾泄入大海,污染区域从科钦(Kochi)到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丹努什科迪(Dhanushkodi),如今竟已漂到斯里兰卡北部与西部海岸。
MSC Elsa号携带超600个危险品集装箱,包括肼(hydrazine)、电石(calcium carbide)、原油以及大量塑料颗粒。油污、化学品和nurdles破坏了渔场生态,海鲜安全信任全面崩溃。渔民被迫停工,设备损失惨重,每张渔网价值高达30万印度卢比被水下集装箱缠住,生活全毁。
女性渔贩首当其冲——她们无法进入市场,家庭收入骤降62%。政府赔偿更是“杯水车薪”:喀拉拉邦政府仅象征性发放了1,000卢比补助,远远不及损失。渔民权益组织领袖安托·埃利亚斯(Anto Elias)愤怒表示:“港口企业、政府无动于衷,没人愿意清理水下集装箱,也不公开货物详情。”
喀拉拉邦海岸早就饱受气候和人类活动侵蚀,国家可持续海岸管理中心报告称,63%的海岸线都在加速流失,最严重区域正是特里凡得琅(Thiruvananthapuram)。环保组织Friends of the Earth India负责人马朱·韦尔吉斯(Maju Verghese)指出,阿达尼港口(Adani Port)更导致严重土地流失,大量渔村居民无家可归,“渔民已与港口水火不容。”
更令人愤怒的是,MSC Elsa拒绝承担责任,拒绝支付喀拉拉邦政府所要求的11亿美元赔偿。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9月报告指出,企业逃避责任已成为常态。
环保团体Pearl Protectors与绿色和平报告说,MSC Elsa的nurdles已在斯里兰卡贾夫纳(Jaffna)、曼纳尔、卡尔皮蒂亚(Kalpitiya)、尼甘布、科伦坡、瓦杜瓦(Wadduwa)、本托塔(Bentota)等地大量出现,跨国海洋灾难已席卷南亚。维塔纳格证实:“MSC Elsa的塑料颗粒已登陆斯里兰卡,污染正蔓延至更多国家。”
沙滩妇女亲眼目睹,今年五月以来,海滩上新漂来的白色塑料球,与2021年老旧褐色颗粒截然不同。绿色和平的安妮塔·佩雷拉(Anita Perera)评价,“两次灾难及企业责任推诿如出一辙,法律和企业框架反而阻碍了社区复苏。”
2025年7月,斯里兰卡最高法院判令新加坡X-Press Feeders支付10亿美元赔偿,并要求9月23日前支付前2500万美元,但公司拒不执行。CEO什缪尔·约斯科维茨(Shmuel Yoskovitz)甚至宣称判决“威胁航运业既有规则”。斯里兰卡政府已咨询总检察长,准备发起蔑视法庭行动。联合国驻科伦坡办事处则提醒,国际公约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已明文规定“污染者付费”原则。
最令人愤怒的是,直到今天,国际海事组织依然不肯将塑料nurdles列为危险品。“这些塑料小球能在海滩和海底停留百年,永不分解。”埃利亚斯痛心疾首地说。佩雷拉也疾呼:“必须强制包装加强、加装安全网,否则灾难会一再重演。”
斯里兰卡与喀拉拉邦,两地灾难四年相隔,却因海洋污染、国际监管失序而紧密相连。企业推诿责任、国际机构监管缺位,使得生态系统和渔民生计长期遭受摧残。埃利亚斯哀叹:“保护框架迟迟未落实,海洋正在变成垃圾场!”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