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铁列车风驰电掣穿梭于地下,车站灯光明亮、广播清晰、列车平稳运行,您是否想过背后的能量之源?“隐形能量守护者”系列报道今日继续,带您探秘青岛地铁“智慧能源”体系,认识保障这一切的幕后力量:第三站,聚焦能量循环贡献者——中压逆变装置,了解它如何让刹车动能转化为
当地铁列车风驰电掣穿梭于地下,车站灯光明亮、广播清晰、列车平稳运行,您是否想过背后的能量之源?“隐形能量守护者”系列报道今日继续,带您探秘青岛地铁“智慧能源”体系,认识保障这一切的幕后力量:第三站,聚焦能量循环贡献者——中压逆变装置,了解它如何让刹车动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为地铁供电系统实现“能量回流”!
列车刹车的秘密
当地铁列车进站制动,瞬间产生的再生电能足以点亮整座车站。然而在传统系统中,这部分能量往往通过电阻耗能装置,转化为隧道中的热量白白散失。中压逆变装置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安装在牵引变电所内,实时监测牵引供电网的电压变化。一旦列车制动导致网压升高,装置立即启动,将原本要被电阻消耗的电能“吸收”进来,转化为中压交流电,直接回馈至车站的动力与照明系统再次使用。
列车刹车能量转换图示
一举多得的动能回收
中压逆变装置将列车刹车时产生的电能“收得下、用得好”,为青岛地铁实现了省电、降温、减碳等多重效益。更省电,中压逆变装置可以将“刹车电”转为“可用电”,有效降低线路整体购电成本;更清凉,通过中压逆变装置减少制动电阻发热,降低隧道与站厅的温度,提升乘客舒适度;更环保,每一度被回收的电能,都是实实在在的碳减排;更稳定,有效提高地铁电网供电稳定性,提升列车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中压逆变装置效益特点
不止于节电
地铁线网利用中压逆变装置淘汰电阻耗能装置后,隧道温度下降3-5℃,站厅空调节电率有效提升,显著破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可以让列车少发热、少噪声,站厅候车体感更友好、更舒适,提升旅客乘车体验。中压逆变装置还拥有完善的保护与并网策略,异常时自动退出,保障供电连续性。
能馈控制柜
每个人都是绿色出行的参与者
当您刷卡进站,乘坐地铁,其实已参与到一场看不见的能量循环之中。列车刹车时,逆变装置启动,将动能转为清洁电能;列车启动时,电网电能通过同一装置平稳输送,减少电压波动;当您抵达目的地时,系统已将逆变装置产生的绿电,悄然注入地铁电网。
中压逆变装置作用图示
但这,仅仅是青岛地铁智慧能源体系的冰山一角。在构建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轨道交通能源系统之路上,青岛地铁持续探索。如何让供电系统拥有“感知”与“决策”能力?如何让阳光也参与驱动列车前行?如何让蓄电池为能源调配提供灵活可靠的“缓冲”与“备份”?答案,藏在接下来的探索中。
“智慧供电”“光伏发电”“蓄电池”……敬请期待,下一站见。
来源:齐鲁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