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的惠州奥体,广东女篮被北京掀翻,现场广播嗓子都喊劈了,还是没能把比分翻过来。
“73比76,三分差,听起来像运气不好,其实第一节就埋了雷。
”
昨晚的惠州奥体,广东女篮被北京掀翻,现场广播嗓子都喊劈了,还是没能把比分翻过来。
最扎眼的是篮板:北京二次进攻整整多出手11次,每一次都是往心口补刀。
李月汝不在,内线只剩陈明伶一个人,像加班的便利店店员,货架再满也忙不过来。
北京潘臻琦就认准这一点,底线球直接吊篮下,转身就能擦板,轻松得像是晨练。
更难受的是外线闸门也坏了。
郑茗一个人扔进5记三分,手热到冒烟,广东这边换谁贴防都慢半步。
教练组暂停时把战术板写得密密麻麻,回来还是漏底角——不是战术画错,是人轮转不到,杨力维、杨舒予俩发动机全在婚礼现场,球过半场只能靠沈怡硬突,突完没下文。
有人吐槽:“至于吗,姐姐结婚非得全队放假?
”现实是,杨力维不仅是姐姐,还是队长,婚礼日期半年前定好,全运会赛程后挪,撞车只能二选一。
人情和赛历撞车,体育里常见,只是输球让矛盾被放大镜照得清清楚楚。
10月18日,李月汝已经拖着箱子回基地,训练视频里她第一件事就是把年轻球员叫到一起,指着三秒区:“以后谁再让对手轻松进来,罚跑十圈。
”狠话放完,自己先蹲篮下连续卡位,汗水滴在木地板上,一圈深一圈浅。
教练组也没闲着,连夜剪了首节丢29分的录像,把每一次联防漏人标红。
新练的2-3联防要求大前锋必须提前半步,黄思静跑慢了,直接哨子伺候。
用助教的话说:“再温柔,到了决赛就是送冠军。
”
10月20打上海,大概率是李月汝的试水局。
她状态几成?
膝盖旧伤还抽不抽?
没人敢打包票,但队里统一口径:“有她在,篮板先上两个档次。
”这话不是吹牛,去年她场均11.7板,一个人等于半支球队。
更远的算盘是全员合体后怎么打四川。
四川有李梦、韩旭,牌面豪华,广东想硬碰硬,必须让“杨氏姐妹+李月汝+黄思静”的四核同时在线。
热身赛输球像一盆冷水,把“我们阵容厚度够”的幻觉浇醒,也逼着教练组提前把轮换次序排好——谁打八分钟就必须下去喘口气,谁和谁能同时上,不再靠感觉,靠秒表。
现场一个小细节:终场哨响,广东全队没立刻回更衣室,围在中圈听北京队庆祝的呐喊。
沈怡把毛巾搭在头上,露出两只眼睛,死死盯着计分牌,像要把那3分差烙进脑子。
输球当然疼,但疼得值不值,得看后面十天怎么回血。
10月22全运会正式开火,赛程密,隔天一赛,没有留给姑娘们的缓冲带。
李月汝能不能把内线撑成铁桶?
杨力维婚礼回来后手感凉没凉?
这些问题比热搜上的八卦更真实,也更有烟火气。
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在这儿:观众只记得最后谁举杯,没人给“理由”发奖牌。
广东女篮想避免再次当背景板,剩下的日子得把每一次卡位、每一次轮转换防,都练成肌肉记忆。
冠军永远偏心准备更早、疼得更狠的那一方。
来源:大梦初醒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