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新生,抓住这三场考试,少走很多弯路,别到毕业才后悔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9 16:46 1

摘要: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多少人在朋友圈晒"终于解放了"。解放?真正的考试才刚开始。大学四年里,有三场考试直接决定你毕业后是拿offer还是海投简历。别等学位证都拿不到了,才后悔大一没人提醒你。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多少人在朋友圈晒"终于解放了"。解放? 真正的考试才刚开始 。大学四年里,有三场考试直接决定你毕业后是拿offer还是海投简历。别等学位证都拿不到了,才后悔大一没人提醒你。

英语四六级,不是"随便考考"

很多新生觉得,四级嘛。大三再说。

错了。

大一下学期的四级考试,是你这辈子最容易通过的一次 。高考英语刚考完半年,词汇量还在。语感还热。等你大二沉迷社团、大三熬夜做项目,再翻开四级真题,单词都不认识了。

我带过一个学生,大一摆烂没报名,大二课多拖到大三,考了四次都差几分。毕业前因为没过四级,学位证被卡,手里攥着8个其他证书也没用。 多数本科院校明确规定:四级不过,不发学位证 。这不是吓唬人,是写在学生手册里的硬性要求。

六级更关键。保研看六级分数,考研复试老师会问,找工作时HR筛简历第一眼就看这个。有个数据得记住: 六级550分以上,保研综合测评能加2-5分 。看起来不多?保研名额往往就差零点几分,这2分可能就是你和别人的分水岭。

3月报名、6月考试 ,这时间轴刻手机备忘录里。大一过四级,大二冲六级,别拖。拖到大三,你会发现专业课、实习、考研准备,哪个都比刷英语真题紧急,到时候想挤时间都挤不出来。

计算机二级 这张"隐形门槛"

"我又不学计算机,干嘛考二级?"

因为 企业招人时,会用Office操作能力筛人

去年校招,一个简历漂亮的学生被刷了。原因?面试官让她用Excel做数据透视表,她盯着屏幕20分钟没动。后来HR说:"二级证都没有,基本操作肯定不熟,后期培养成本太高。"

计算机二级考的不是编程。是Word排版、Excel函数、PPT设计,这些你大学四年做作业、写论文、组织活动天天要用的东西。 大一考二级,等于提前学会职场基本功

报名时间也友好: 1月、3月、7月、10月都能报 ,3月、5月、9月、12月考试,一年4次机会。大一课少,花两周刷几套真题,Office实操练熟,基本能过。别等大三再考,到时候你连打开模拟系统的时间都找不出来。

有人会说"我用Mac不用Windows,考二级没意义"。醒醒, 国内90%企业用的是Windows系统 ,你简历上写"熟练使用办公软件",面试时连Excel筛选都不会,谁信你?

专业竞赛证书,简历上的"加分项"

这个很多新生忽略。

觉得竞赛是学霸的事,自己"普通学生"参加也拿不了奖。 错得离谱

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这些竞赛 只要报名就有三等奖的机会 。我见过太多案例:两个学生绩点差不多,一个简历上写"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另一个空白,保研推荐名单里选了前者。

为什么?因为竞赛证书能证明你"愿意尝试、有行动力"。企业招人不只看成绩,更看你能不能主动解决问题。 参加竞赛的过程,比奖项本身更值钱 ——组队、分工、熬夜调试方案,这些经历在面试时能聊半小时,比空说"我沟通能力强"管用一百倍。

时间轴也得记: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月报名、4月考试;数学建模9月报名、9月比赛;互联网+大赛3-5月校赛 。大一就能参加,别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我带的学生里,拿奖的往往是大一大二敢报名的,大三才想起来参加的,反而因为课多精力分散,最后弃赛。

还有个隐藏福利: 竞赛能认识跨专业的同学和指导老师 。我一个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认识了商学院的学长,后来找实习时学长内推进了四大,起薪比同班同学高30%。人脉这东西,大学不攒,毕业后花钱都买不来。

别把时间浪费在"伪证书"上

说完该考的,再说说别瞎考的。

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 ,这类证书对在校生意义不大。我见过学生大一考了6个"野证",简历上密密麻麻,HR翻到第三页直接扔了,问他"这些证里,哪个能证明你会做项目?"他答不上来。

考证的核心逻辑是:这个证能解决我未来的什么具体问题 。四级是毕业门槛,必须考;计算机二级是职场基本功,得考;专业竞赛是简历加分项,值得考。但如果你学的是新闻传播,跑去考CAD工程师认证,纯属浪费时间。

去年有个学生,为了考CPA(注册会计师)熬夜刷题,结果专业课挂了4门,大四学位证都没拿到,之前考的证全成废纸。 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根基 ,这两个拿不到,其他证再多也没用,这点必须刻进脑子里。

还有驾照。 大二暑假考最合适 ,时间长、练车不用请假、教练态度还好(工作后周末练车,教练知道你急着拿证,态度完全不一样)。但如果你明确以后不开车,硬着头皮考驾照,就是把时间和钱扔水里。

提前规划,大学四年不迷茫

很多新生问"我到底该考哪些证"。

答案很简单: 大一考基础证(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大二考进阶证(六级、驾照、专业竞赛),大三考职业证(教资、法考、专业资格证),大四盯就业证(公考、事业单位联考) 。

别等快毕业了才后悔"怎么没早准备"。现在就把手机备忘录打开,把这几个考试时间存进去,到点就报名。 考证不是为了凑数,是为了给自己多留几条路

我见过太多学生,大一大二天天泡图书馆刷绩点,简历上除了"专业排名前10%"啥都没有,找工作时被问"你除了学习还会干啥",答不上来,最后只能海投二三线城市的小公司。也见过学生大一就开始规划,四级、六级、竞赛、实习,每年完成两三个目标,毕业时手握国企offer,起薪比同班同学高50%。

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不是智商,不是家境,是你大一时别人在刷剧,你在考四级;别人大二还在纠结"要不要参加比赛",你已经拿了三等奖写进简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你以为考试结束了。其实 真正决定未来的考试,才刚刚开始 。这三场考试,抓住了,毕业时少走弯路;错过了,工作后会用十倍的时间补课。

别等毕业典礼上,看着别人拿优秀毕业生,自己连学位证都差点拿不到,才想起来"当初怎么没人提醒我"。现在,我提醒你了。接下来怎么做,你自己选。

来源: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