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境电信诈骗与暴力犯罪的交织,往往将普通人的人生推向深渊。近日,27 岁白俄罗斯女子维拉因轻信 “高薪模特” 招聘,从泰国被诱骗至缅北电诈园区,最终传出 “遗体火化、器官遭摘卖” 的消息,这起事件不仅让其家人陷入悲痛,更引发国际社会对缅北犯罪产业链的强烈关注。
跨境电信诈骗与暴力犯罪的交织,往往将普通人的人生推向深渊。近日,27 岁白俄罗斯女子维拉因轻信 “高薪模特” 招聘,从泰国被诱骗至缅北电诈园区,最终传出 “遗体火化、器官遭摘卖” 的消息,这起事件不仅让其家人陷入悲痛,更引发国际社会对缅北犯罪产业链的强烈关注。目前,白俄罗斯外交部已介入此事,协助家属协商带回骨灰。
维拉的生活:长笛与旅行,被打破的平凡日常
维拉的家在白俄罗斯明斯克,27 岁的她有着双重生活轨迹:白天在市中心的咖啡馆做兼职服务员,穿着干净的围裙为客人点单、端送饮品;下班后,她会拿出珍藏的长笛 —— 那是音乐学院毕业时的礼物,在租住的公寓里练习曲目,悠扬的旋律常常透过窗户飘向街头。
她的社交页面记录着对生活的热爱,几乎每周都会更新动态:有在明斯克郊外公园演奏长笛的短视频,手指在按键上灵活跳跃;有此前游历东南亚时拍下的照片,在泰国清迈的古城墙边比耶,在越南岘港的海滩上赤脚漫步,配文里满是对异域风光的赞叹。曾有网友误传她是白俄罗斯《好声音》的参赛选手,实则她只是在节目展板前拍过一张合影,这份小小的 “误会” 也成了她社交圈里的一段趣谈。
身边朋友回忆,维拉性格开朗却并不张扬,兼职攒下的钱大多用在旅行和长笛保养上。她常说想多看看世界,也希望能找到一份 “既能赚钱又能接触艺术” 的工作,这份朴素的期待,为后来的骗局埋下了隐患。
骗局诱饵:高薪模特邀约,从曼谷到仰光的陷阱
今年 9 月初,维拉在浏览一个涉外招聘网站时,一则信息让她眼前一亮:泰国某文化公司急聘兼职模特,负责服饰拍摄与展会接待,月薪折合人民币近 3 万元,包食宿与往返机票,要求仅为 “形象良好、愿意短期驻外”。招聘页面附着阳光明媚的拍摄场地照片,客服还私信发来 “往届模特” 的薪资流水截图。
对艺术的向往与高薪的诱惑叠加,让维拉动了心。她向咖啡馆请假,按照对方要求办理了签证,9 月 12 日从明斯克国际机场出发,经莫斯科转机,于次日抵达泰国曼谷。接她的是一名自称 “公司助理” 的男子,对方穿着黑色夹克,驾驶一辆无牌银色面包车,说 “拍摄基地在缅泰边境,手续已办好,过去就能开工”。
维拉起初有些犹豫,但男子不断出示 “跨境工作许可” 的照片(事后证实为伪造),还承诺 “先预付半个月工资”。9 月 20 日清晨,她被带上一辆密封的商务车,一路向西行驶。车窗外的风景从曼谷的繁华街道变成边境的泥泞小路,直到被带入缅甸仰光郊外一处围有铁丝网的园区,她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陷阱 —— 这里根本没有摄影棚,只有挂着 “工作区” 牌子的简陋板房,门口站着持棍的守卫。
园区炼狱:每日 300 美元任务,赎金与死亡的通知
进入园区后,维拉的手机、证件被立刻没收,与外界的联系彻底中断。她被迫与所谓的 “公司” 签署协议,内容赫然写着 “每日需完成 300 美元诈骗业绩,未达标将受处罚”。和其他被骗者一样,她被安排坐在电脑前,学习用虚假身份在交友网站上吸引外国人,先建立恋爱关系获取信任,再诱导对方投资加密货币或参与虚拟赌博 —— 这正是缅北电诈集团惯用的 “杀猪盘” 套路。
园区的管控近乎军事化,每天凌晨 5 点起床,深夜 12 点才能休息,17 个小时的工作时长里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有同样被困的人偷偷告诉维拉,完不成任务会被关 “小黑屋”,遭受殴打、电击等虐待,而脱离这里的唯一方式,是让家人缴纳高额赎金。据曾逃出的受害者透露,缅北电诈园区内,“一个外籍受害者的赎金通常在 30 万至 100 万美元之间,家属无力支付的,结局往往十分悲惨”。
10 月 4 日,维拉彻底与外界失联。她的家人在焦虑中等待了三天,突然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想让她活着回去,准备 50 万美元赎金,7 天内到账,不许报警。” 消息附带一张维拉的照片,她眼神空洞,脸上有明显的淤青。家人四处筹措资金,却因数额巨大迟迟无法凑齐,他们尝试与对方协商降价,得到的只有 “过期不候” 的威胁。
10 月 12 日,就在赎金期限的前一天,家属再次接到消息,对方只丢下一句 “她已经没了,尸体昨晚火化了”,便挂断了电话。不久后,另一个匿名电话传来更惊悚的说法:“她的器官被摘走卖了,这是没交钱的下场。”
官方介入:失联已确认,外交渠道寻骨灰
维拉的遭遇经亲友曝光后,迅速引发白俄罗斯国内关注。10 月 15 日,白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处正式回应,确认公民维拉于 10 月 4 日在缅甸失联,相关部门已启动应急机制。不过该国驻缅甸大使弗拉基米尔・博罗维科夫随后补充说明,目前尚未获取维拉身亡的明确证据,“部分网传信息未经核实,这种传播只会加重家属痛苦”,搜寻工作仍在持续。
最新消息显示,白俄罗斯外交部已与缅甸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计划通过官方外交渠道介入此事,核心诉求是协助家属与相关方协商,确认维拉的具体情况并带回可能存在的骨灰。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缅北部分地区处于地方武装控制下,执法合作存在阻力,交涉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骗局并非个例。10 月 7 日,俄罗斯公民达希玛・奥奇尔尼玛耶娃刚被外交官从缅北接回国,她同样因 “泰国拍摄工作” 被骗,所幸成功联系家人并最终获救。这两起事件再次揭露,缅北电诈集团正将目标转向多国公民,“高薪招聘” 仍是最常用的诱饵。
维拉的社交页面已停止更新,最新一条动态停留在 9 月 12 日出发去泰国前,配文是 “开启新旅程”,下方还附着那张与《好声音》展板的合影。她的家人仍在等待消息,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握着女儿的长笛,声音哽咽:“只希望能把她带回家,哪怕只是骨灰。”
截至 10 月 17 日,白俄罗斯外交部尚未公布交涉的具体进展,关于维拉的死亡细节、器官售卖的传闻是否属实,仍有待进一步核实。缅北当地的电诈园区依旧在运作,那些被诱骗至此的受害者,还在等待逃离的机会。
来源:资讯新角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