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不,这两年国产车突然开挂了。以前大家觉得三十万买车还得看BBA,可现在国产那些大块头SUV直接杀过来啦。零跑这回更狠,从前卖十万块的小车卖得好好的,忽然放出个三十万级的D19,那配置可不得了,电池底盘都搞一体化设计,跟玩似的就把价钱压下来了。小米汽车也是
你知道不,这两年国产车突然开挂了。以前大家觉得三十万买车还得看BBA,可现在国产那些大块头SUV直接杀过来啦。零跑这回更狠,从前卖十万块的小车卖得好好的,忽然放出个三十万级的D19,那配置可不得了,电池底盘都搞一体化设计,跟玩似的就把价钱压下来了。小米汽车也是,靠手机供应链拼出个YU9,激光雷达满车都是,续航能跑一千五百公里,这不是存心跟人家拼吗?传统车企急得跳脚,心想这年头到底谁才是造车的主角啊。
最厉害的是这些新车整起硬件来,就跟神仙打架似的。零跑D19减重六百斤还能飙得飞快,人家车门框里塞电池的技术,听着就觉得牛逼上天。小米这边也不示弱,电池快充技术跟自家手机似的,充电五分钟能跑两百公里,开起来跟跑车有得一拼。你再瞧底盘,米其林轮胎搭配空气悬挂,连刹车系统都能自动调节阻尼,跟过去十块几百万的豪车用的一模一样。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心里嘀咕这都什么神仙操作,三十万的车配出了百万车的份儿,难怪都说现在买车比买手机还难选。
价格这个事儿更邪乎。零跑D19明晃晃标着二十四五万,里面堆的料够把BBA气个半死,这招叫什么叫“空手套白狼”吧?小米这边还没官宣价,但风声说YU9可能会玩降价,把自家老款价格往下拽,可这不是砸自己招牌嘛。车主们愁得不行:买便宜的怕过时,买贵的怕踩坑,整天翻小红书查测评,恨不得把参数都背下来再去4S店。厂家们互相盯着呢,这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热闹,把中间价位的市场整成了雷区。
老牌子们可就惨了,BBA这些家伙电动化转得太慢,三十多万的价格区间被人占了大半壁江山。从前那些“尊贵感”“豪华内饰”的说辞,现在碰上智能座舱和激光雷达,根本拿不出手。更绝的是,就连生产零件都被中国企业包圆了,米其林轮胎、博世的刹车系统,从前是装不起的东西,现在国产车随便配。吉利银河M9这类二线品牌趁机杀入MPV市场,把本就不大的蛋糕切割得七零八落。你要是问传统车企慌不慌,那叫一个慌得找不着北。
到了明天,这架势可真是要改变游戏规则了。现在谁再说三十万级别的高科技配置是奢侈品,怕是要被笑死——零跑的小米把百万级配件当白菜卖,往后买车就跟买家电一样透明了。小米想用手机生态打通车载系统,零跑却闷头搞自主研发,两边玩儿得那叫一个欢实。专家们预测到2025年,要么你技术真牛让人服气,要么你就等着被淘汰。消费者呢,慢慢学着看电池容量、算力配置这些术语,“性价比”这个词现在听着都土,人们更在意“花这个钱值不值得”。厂家也不敢再瞎堆料了,万一成本算不准赔大发了。
总之啊,现在买车就跟看直播带货似的,每天都有新花样出现。零跑D19下个月内饰一公开,小米YU9再爆出个惊喜价,怕是又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传统车企想翻身得赶紧发力,不然等新势力们把技术民主化玩明白了,他们那点老底子的虚名可真保不住了。你瞧着吧,未来的车市,就看谁能在这波价格与科技的浪潮里笑到最后。
来源:蕾哈曼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