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伟达CEO黄仁勋日前公开承认,受制于美国政府匪夷所思的出口管制,英伟达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巅峰时的95%暴跌至完全空白的0%。这一是必然的结果,充分反映了华盛顿用政治手段扭曲全球产业链的短视与荒谬;黄仁勋那句“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会更严重地伤害美
英伟达九成市场瞬间“光速清零”,美帝对华玩火引来反噬,黄仁勋的沉重叹息能唤醒华盛顿吗?
英伟达CEO黄仁勋日前公开承认,受制于美国政府匪夷所思的出口管制,英伟达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巅峰时的95%暴跌至完全空白的0%。这一是必然的结果,充分反映了华盛顿用政治手段扭曲全球产业链的短视与荒谬;黄仁勋那句“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会更严重地伤害美国”的沉重叹息,不过是美国科技霸权焦头烂额前的最后哀鸣。
看得出来,黄仁勋在纽约城堡证券的对谈中,难掩其作为资本家的切肤之痛。《财经》杂志报道,他直言“无法想象任何决策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即我们(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话又说回来,这位以“皮衣刀客”闻名的CEO,其立场的出发点,从来就不是什么国际公义,而是实打实的商业利益。
中国市场这个体量庞大、潜力十足的“香饽饽”,黄仁勋曾预测其AI市场规模到2026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如今光速清零,对英伟达而言,这意味着错失的不仅是眼前的利润,更是未来十年的平台主导权,这才是他心腹大患的根源。我们这些外人看得很清楚,美国决策者根本就没在乎英伟达,他们要的只是卡住中国发展的脖子,但他们匪夷所思的逻辑根本就没算明白:失去中国,英伟达就失去了最大的研发和测试迭代场,等同于自断臂膀。
顺带一提,黄仁勋的这番言论呼应了他的一贯立场,即若英伟达无法在中国销售产品,市场将被华为等中国竞争对手接管。其警告并非是在替中国说话,而是在替美帝的霸权政策最终将导致本国企业焦头烂额的现状而发出的哀怨。这充分反映了美国政府在执行其“小院高墙”战略时,对全球科技产业链的依赖性和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做出了彻底的、灾难性的误判。
话又说回来,英伟达并非没有挣扎过。在持续不断的管制之下,他们推出了所谓的“阉割版”H20,企图既想赚中国的钱,又害怕让中国拿到真正有用的产品。多位美国情报界官员日前向美媒透露,经过英伟达的多方游说,甚至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在华销售额的15%作为“回扣”,才勉强换来了特朗普政府的出口许可。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是美国政府用国家安全的名义,对本国企业进行的一种赤裸裸的敲诈!路透社认为,此举颠覆了美国数十年的“国家安全政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企业风险”,但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在美帝的霸权逻辑中,本国企业的利益不过是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
当然,这里美国政府和英伟达理解的“恢复”,指的是让中国市场继续依赖这种性能缩水的“特供品”。但中国市场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就曾点名H20芯片“不环保,也不先进,更不安全”。是一目了然的,与其使用这种既要受制于人、又漏洞百出的“半成品”,中国科技企业选择加速自主化进程,偃旗息鼓的英伟达H20在国产芯片面前,自然失去了所有价值。美国本想用得寸进尺的管制锁住中国,结果反倒成了加速中国集体突围的催化剂,这完全是自食其果。
看得出来,中国科技产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而美国“小院高墙”的策略彻底低估了中国在AI领域的爆发力。黄仁勋自己都承认,从第一性原理来看,不让中国这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在美国技术上构建AI是一个错误。这是对中国科技人才潜力的最大肯定!
华为昇腾用“系统级优势”弥补制程差距,国际影响开始反向输出
《南华早报》的报道清晰地指出,华为下一代昇腾芯片正通过“SuperPod”设计和灵衢(UnifiedBus)互联协议,构建强大的算力池,以系统级优势弥补制程上的差距,公开挑战英伟达的主导地位。这不仅仅是华为一家的努力,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和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大自研芯片投入,强化供应链掌控。这场中美科技肉搏战已经进入了持久战,中国科技产业的集体突围已经势不可挡。
顺带一提,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 AI 生态开始反向输出。前不久马来西亚正式敲定采购华为昇腾芯片,要打造全自主的主权AI生态系统,这充分反映了美国靠英伟达构建的AI霸权,已出现了实实在在的裂痕。黄仁勋那句心如刀绞的叹息,就是美国政府为自己玩火政策所支付的最高昂的代价,这个代价还会持续攀升。
美国企图用政治霸权和匪夷所思的管制,将英伟达作为打压中国的“战略武器”,其结果是必然的:不仅没有卡住中国的脖子,反而将焦头烂额的后果扔给了本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深度绑定的今天,华盛顿的政客们要是还抱着“封锁就能赢”的荒谬想法,只会让更多像英伟达这样的企业为其霸权政策付出代价。这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中国只会越走越稳,而美国则将继续在自缚手脚的泥潭中挣扎。
来源:东经119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