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堆积如山的硬盘和内存,如今竟一货难求。DRAM、NAND、SSD、HDD四大存储产品同时缺货涨价的局面。这一切,竟都源于人工智能的爆发。
三十年一遇的存储缺货潮来了!
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堆积如山的硬盘和内存,如今竟一货难求。DRAM、NAND、SSD、HDD四大存储产品同时缺货涨价的局面。这一切,竟都源于人工智能的爆发。
企业级机械硬盘一周内从850元跳到980元,到货时间却成谜。全球市场同样风声鹤唳:DDR4内存价格单周猛涨12%,多家厂商暂停报价观望市场。集邦咨询预测,明年第四季度DRAM价格涨幅可能冲至18%,NAND闪存也将跟涨5%到10%。
这场风暴背后,是云服务巨头为AI大模型疯狂囤货。谷歌、微软等八大云厂商明年资本支出预计突破4200亿美元,相当于2023和2024年总和。更惊人的是,OpenAI每月需要90万片晶圆支撑算力,这已超过三星与SK海力士现有产能总和。
然而五年前,行业还深陷产能过剩泥潭。2019至2023年间,存储厂商为清库存不惜血本甩卖:1TB固态硬盘从1200元暴跌至380元,企业级硬盘库存积压长达120天。美光裁员关厂,铠侠削减产能,无数中小企业黯然离场。
正是这段寒冬经历,让厂商面对AI需求爆发时措手不及。半导体分析师王志伟指出,行业尚未从连续亏损中恢复,资本开支仍在下滑。AI存储需求占比从去年15%猛增至明年35%,产线调整却需两年时间。
明年存储必然大缺货?
这场由AI掀起的存储革命,正改写行业规则。当传统周期规律被打破,无论是经销商严格控制出货节奏,还是上游晶圆厂谨慎扩产,都预示着这场供需失衡或将持续。存储市场的未来,已牢牢系在人工智能的战车上。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