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上披露,8月22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10月9日,《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标志着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建设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广场君了解到,这份规划全文共3.6万字,包括前言、12章、42节和11个专栏。
10月17日10时,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广场君看了直播。
会上披露,8月22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10月9日,《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标志着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建设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广场君了解到,这份规划全文共3.6万字,包括前言、12章、42节和11个专栏。
从规划来看,既立足吉林,通过“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推动省内区域一体化,又联动哈尔滨、沈阳、大连打造东北四市科创产业走廊,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实现“省内辐射”与“国家战略”的双重价值。
结合着发布会,就几个关心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01。
都谁入圈了?
长春都市圈以长春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共同组成。
规划范围包括: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区、公主岭市、农安县、德惠市全域和榆树市部分地区,吉林市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四平市铁东区、铁西区、伊通满族自治县,辽源市龙山区、西安区全域和东辽县部分地区,面积约为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210万人。
辐射范围包括:吉林市永吉县、磐石市,四平市梨树县,辽源市东辽县、东丰县,松原市区、前郭县、扶余市、长岭县,梅河口市等区域。
足见,规划范围界定清晰且有层次,形成“核心引领,圈层扩散”的空间结构。
02。
如何布局?
长春都市圈坚持中心带动、轴带辐射、多点支撑、协同联动,构建“一中心、三组团,五带、一廊”的“1351”都市圈空间布局。
● “一中心”,即以长春为都市圈中心城市。
● “三组团”,围绕长、吉、四、辽一体化,打造长吉组团、长平组团、长辽组团。
● “五带”,分别为:长吉延长(白山)现代文旅产业带,长辽梅通白(山)医药产业带,长四辽先进制造产业带,四长松白(城)现代农业产业带,辽四长松白(城)能源产业带。
● “一廊”,贯通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东北四市,打造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科创产业走廊和对外开放通道。
03。
目标咋定?
充分考虑长春都市圈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到2030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35万亿左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第二阶段到2035年,高效贯通的通勤圈、合作共兴的产业圈、宜居宜业的生活圈、应联尽联的智慧圈全面建成。
04。
具体咋干?
长春都市圈明确九方面重点任务,具体包括:
● 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诸如,规划明确“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研究利用运能富余普铁开通市域(郊)铁路,有序推进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
重点项目上,有序推进四平经辽源至通化铁路、四平经梅河口至集安铁路扩能改造、 沈吉铁路扩能改造、长图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研究长春至辽源铁路等项目。推进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及配套工程,谋划新建四平机场、辽源机场,谋划改扩建松原机场等。
● 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立足实体经济根基,发挥一汽集团链主企业作用,联动吉林、四平、辽源、松原、梅河口等地,谋划零部件生产、汽车后市场服务等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探索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全链条布局新能源整车关键核心零部件,在底盘换电、智慧赋能等领域实现突破,培育提升长春市汽车集群。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探索规模化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推广,推动“汽车城”向“汽车省”转变。
● 共塑对外开放门户
推动中欧班列(长春)稳定运营,扩大长春-天津、大连海铁联运班列运营规模,畅通长春-四平-营口通道、辽源-长春-珲春陆海物流通道,推进“滨海2号”国际运输通道,按照规划方向加密国内重点客源市场航线,新开加密至韩、日航线,巩固开发东南亚航线。
●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 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 塑造特色文脉风貌
构建“两核三线多点”的都市圈历史文化格局:“两核”即长春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吉林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三线”即中东铁路文化线路、老边岗长城遗址文化线路柳条边遗迹文化线路,都市圈规划内各城市协同推动跨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多点”,即多层次、立体化讲好新时代吉林故事。
其中,充分发挥长春、吉林、松原优质的冰雪旅游资源和完备的配套服务优势,推动建设松花湖-北大湖滑雪大区,带动珲乌高速沿线的各类滑雪场、冰雪度假区等。
●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加强国内多层次多领域联动发展
● 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
05。
怎么看?
长春都市圈的建设不仅是吉林省内的“自家事”,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棋”。它通过打造东北四市科创产业走廊,将长春与哈尔滨、沈阳、大连串联起来,有望形成“东北中部隆起带”,破解东北城市群“分散发展”的难题;同时,以医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为抓手,能推动东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未来,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逐步实现,长春都市圈或将成为吸引人才回流、资本集聚的“强磁场”,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不过,规划落地仍需直面挑战。长春都市圈涵盖区域广、城市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如何平衡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利益分配,避免“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产业带建设中,如何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跨市协同,而非简单的“重复布局”?这些问题考验着后续政策执行的精细化程度。
值得期待的是,规划提出的“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强化领导、协调政策、扩大参与的保障措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只要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短期政绩导向,都市圈的协同效应必将逐步释放。
来源:大事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