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再看周深和李维,一个销声匿迹,一个证实了那英没说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22:35 2

摘要:李维和周深当年同台对决,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紧张。导师一句“对不起周深,我喜欢李维”,一下子成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梗。每回周深又爆火,“对不起周深,我喜欢李维”就像彩蛋一样又被网友翻出来刷。而其实,这句“遗憾”背后是大家都认可周深的实力。谁都没想到,后来这俩人一个成

李维和周深当年同台对决,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紧张。导师一句“对不起周深,我喜欢李维”,一下子成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梗。每回周深又爆火,“对不起周深,我喜欢李维”就像彩蛋一样又被网友翻出来刷。而其实,这句“遗憾”背后是大家都认可周深的实力。谁都没想到,后来这俩人一个成了全民偶像,一个悄悄淡出舞台。

《中国好声音》那年开播时,音乐圈都炸了。谁手头有两把刷子都忍不住报名,想借这个平台一举成名。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觉得只要上了台,说不定之后就能红,全国观众看着你,人生有机会大变样。那时候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往节目组跑,周深和李维也是其中一员。

现场比赛时,李维表现得特别自信,唱《一江水》那段不少导师立刻就被他的声音吸引,纷纷转身。舞台灯光打在他身上气场很强,观众席也有不少人跟着节奏晃。李维本身舞台经验很足,知道怎么跟观众互动,什么时候飙高音,什么时候压住气氛。导师最后把他收入那英战队,那时候那英队基本就是热门队伍,谁被选中都觉得自己离成功又近一步。

周深上台又是另一种感觉。他个头不高,穿着普通,人群里根本不起眼。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还能看到现场人山人海,他有点谢顶,嗓音清亮。刚一开嗓,大家甚至以为是个女生在唱,甚至导师们也都愣了一下。等他们回头发现是个清爽大男生的时候,现场一下被点燃,观众和评委都觉得不可思议。

两个后来都进了那英队。那英手里选人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话,留了李维,周深只能跟着踏下舞台。不过被淘汰后,周深没有彻底消失。他还和李维一起合唱了《贝加尔湖畔》,出过合体专辑,大伙儿那阵还挺激动,觉得遗憾的同时也算圆了粉丝们的一个小小愿望。

他们一个继续走乐坛,一个开始找自己的路。李维之后参加了很多比赛,做音乐嘉宾,舞台经验一年一年加,但热度始终没进一步爆发。现场懂他的老粉一说还能记住他的歌,但渐渐没了新作品,舞台机会也减少,慢慢大家话题越来越少。

反观周深,他短时间里突然就火了。一首《大鱼》,直接成为爆款,这首歌现在很多人还会挂在嘴边说“神仙嗓音”。之后在节目里,他又用《达拉崩吧》的多声部模仿,一人分饰多角,全网都在刷他的表演。瞬间热度爆棚,成了观众、歌手、网友都讨论的焦点,几乎哪个舞台都能看到他出场。

舞台机会越来越多,他不仅在歌手竞技舞台上频繁露脸,甚至春晚大舞台上也有他的身影。唱中俄双语《归来》那场直播,全网转发,大家都一边刷手机一边说:这哥们真是靠自己闯出来的。没资源没靠山,他一步步用嗓音和作品打开了局面。

其实,俩人后来差距这么大,还是因为人各有志。李维喜欢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喜欢比赛和掌声,但没留下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比赛脸熟”这种状态经验再多也很难持续有人关注。周深则一门心思琢磨自己的新歌,他的嗓音特色太明显,每次出新作大家都记得他,每一场舞台也是自己的新机会。专辑、代表作、舞台,他一个都不落下,纯靠实力和努力来赢机会。

周深刚起步时没有什么特殊背景撑腰,一路都是自己硬拼出来的。现在成为大家公认的实力派,他那种坚持劲头,有点让人佩服。再说李维,虽然没能大火,可能现在自己也过得挺自在。两个人不必谁比谁,努力到头各自都有收获。每次看到这些舞台和故事,不禁感叹一句,娱乐圈变化太快,认认真真拼的人和随遇而安的人,各有自己的路吧。

来源:知心讲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