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打脸来得太快!就在10月10日,《人民日报》发布的一条视频中,全红婵以一身紧实肌肉、线条分明的健康形象惊艳亮相,让所有质疑她“发胖”的黑粉瞬间哑口无言。这场闹剧般的风波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真相?
但打脸来得太快!就在10月10日,《人民日报》发布的一条视频中,全红婵以一身紧实肌肉、线条分明的健康形象惊艳亮相,让所有质疑她“发胖”的黑粉瞬间哑口无言。这场闹剧般的风波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真相?
重返跳台,王者归来
“快看!婵宝回来了!”
2025年9月30日,全红婵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段训练视频瞬间引爆网络。画面中,18岁的她站在10米跳台上,目光坚定,纵身一跃——那熟悉的“水花消失术”再次惊艳全场!
视频背景里,教练和队友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漂亮!”“就是这个感觉!”
这条短短的视频,不仅彻底粉碎了此前关于她“因伤退役”的谣言,更让等待已久的粉丝们激动不已。评论区瞬间被“婵宝加油”的祝福淹没,一条高赞评论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等了半年,终于又看到婵宝跳水了!这状态,全运会稳了!”
要知道,这次复出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因伤病缺席两站赛事的日子里,无数人都在担心:那个14岁就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成名的广东妹子,还能重回巅峰吗?
如今,她用实力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教科书级动作,源自最朴素的初心
全红婵的407C动作有多牛?
这么说吧,今年九月,国际泳联正式将她的407C动作为标准教材!这意味着什么?从此以后,全世界学跳水的人,都要以全红婵的动作为学习范本!
回想东京奥运会那场惊世一跳,7位裁判同时打出10分的满分场面,至今还在国际泳联的官方频道反复播放。那可是跳水界的“名场面”啊!
但你知道吗?创造这一历史的,竟是个当初只想给妈妈治病的小姑娘。
全红婵夺冠后接受采访时那句朴实无华的话,至今让人动容:“我就想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这样就能让家人过得好一点。”
原来,全红婵出生在广东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多次住院治疗。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全文茂的肩上。可就是这个看似“寒门难出贵子”的家庭,却走出了一位世界冠军。
更让人敬佩的是,面对当地企业捐赠的房子和20万现金,全红婵的父亲全文茂毅然拒绝:“我不要钱。荣誉是我女儿的荣誉,不是我应该收的。”
好家伙,这是什么神仙父女?一个为国争光,一个深明大义!
天才标签下的汗水真相
“大家都说我是天才,但是更多的是努力吧。”
全红婵曾经这样回应外界给她的“天才”标签。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可背后的付出,却重如千钧。
每天陆上训练200次、水上训练120次,一年365天几乎无休——这就是全红婵的日常。
训练中,她无数次因动作失误被水面拍打得浑身红肿,那滋味,想想都疼!可她从没喊过苦,叫过累。
一位网友说得好:“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来跳水了。”
2025年,全红婵迎来了新的身份——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她将巴黎奥运会的战袍赠予学院,还与院长苏炳添握手合影。这张“双星同框”的照片,瞬间刷爆网络。
可谁能想到,就在大家为她高兴之时,一场莫名其妙的“身材风波”却不期而至。
被误解的青春成长
开学典礼后,几张抓拍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某些角度下,全红婵的脸部看起来略显圆润。
就因为这个,“全红婵变胖了”的话题竟然登上了热搜!
一时间,各种质疑声接踵而至:“这样还能跳水吗?”“是不是训练松懈了?”
面对这些无端指责,全红婵选择了沉默。但真相,从来不会缺席。
9月底,一张全红婵与队友的合照流出。照片上的她穿着红色短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清晰可见的是,她的身材明显苗条,腿部肌肉线条流畅。
这还没完!10月10日《人民日报》发布的视频,更是给了所有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镜头里的全红婵,哪有什么“发胖”的痕迹?分明是一身训练有素的紧实肌肉,健康又自信!
现在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发胖”,不过是这个18岁姑娘身高猛增10厘米后,脸部胶原蛋白与镜头角度开的玩笑!
一位网友愤愤不平地评论:“18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运动员还要高强度训练,凭什么对她这么苛刻?”
更让人心疼的是,那些盯着她体重变化的人,根本看不到她训练后贴满膏药的身体。队医曾经透露:“全红婵的脚腕去年就受伤了,今年的发育期让她训练更加辛苦。”
可不是吗?你们在讨论她胖不胖的时候,人家在忍着伤痛坚持训练!
荣誉背后的真正重量
从获得世界冠军到受伤退赛,从大学新生到“发胖”风波,全红婵的成长路上,荣誉与争议始终相伴。
但这一切,从未改变她站在跳板上时那专注的眼神。
那些曾经质疑她的人可能忘了:就是这个被他们说“胖”的姑娘,创造了跳水史上的传奇;就是这个“农村娃”,用最纯粹的努力,改写了家族的命运。
如今,所有的谣言在真相面前不攻自破,那些跟风黑她的人,估计脸都红到脖子根了吧?
正如一位资深体育评论员所说:“支持运动员,不是要求他们永远处在巅峰,而是理解他们也会受伤、也需要成长。”
奖牌的光芒确实耀眼,但那些绷带下的坚持,那些无人知晓的汗水,才是运动员最该被看见的勋章。
来源:体育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