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线招聘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鱼泡直聘以其独特的蓝领招聘定位迅速崭露头角。这个夏天,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嘟嘴比电话手势的魔性广告席卷北上广深地铁站,"电话聊就是快"的标语与黄蓝撞色的视觉冲击引发舆论两极分化。
文/逾白
在线招聘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鱼泡直聘以其独特的蓝领招聘定位迅速崭露头角。这个夏天,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嘟嘴比电话手势的魔性广告席卷北上广深地铁站,"电话聊就是快"的标语与黄蓝撞色的视觉冲击引发舆论两极分化。
这场被业内称为"饱和轰炸式"的营销背后,是平台累计15亿元的广告投入,而支撑这一“烧钱”策略的,是包括雷军旗下顺为资本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
创始人周峰多次在采访中强调"技术加营销是核心竞争力",其效仿雷军打造个人IP的策略却遭遇滑铁卢:小红书平台上"油腻老板""求职版脑白金"等吐槽帖获赞过万。
高额营销投入并未带来预期效果。第三方数据显示,鱼泡白领业务占比仍不足20%,2025年上半年营收10亿元。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用蓝领业务的现金流补贴白领市场免费策略,这种双轨制恐难持续。
一、砸15亿广告费难掩盈利困局:重营销、轻运营
据公开资料,鱼泡直聘成立于2017年,自诞生之初便瞄准了蓝领招聘这一细分市场。
企查查显示,鱼泡直聘在成立的第二年便收获了来自天坤国际,优蓝招聘的千万级战略投资。此后,鱼泡直聘又完成了两轮投资,投资方还出现了雷军的身影。
2022年12月,鱼泡直聘完成B轮融资。这轮由雷军与许达来创立的顺为资本领投,钟鼎资本跟投,总金额达数亿元。
在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投资后,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也效仿雷军做起了个人IP打造。
鱼泡直聘的官方网站上,一篇长达1200多字的创始人故事详细描绘了周峰的成长轨迹:出身务农家庭,曾背负万元赌债,父母在他年仅8岁时便外出务工。
更引人注目的是,周峰还亲自上阵,成为了鱼泡直聘地铁站广告的主角。然而,这一本应展现亲民形象的广告,却意外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吐槽。广告中,周峰嘟嘴比电话手势的形象被不少人认为“油腻”“让人不适”。
除了亲自上场打造个人IP外,鱼泡直聘还在线下疯狂投放广告。周峰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为了触达更多白领用户,鱼泡直聘今年以来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15亿是前几年线上投放金额,当前以线下投放为主,线上仍每天投100多万,线上+线下日均广告费200多万。
然而,资本加持下的鱼泡直聘却陷入“重营销、轻运营”的争议。目前,鱼泡直聘营销费用占比高达60%-70%,但白领业务占比不足20%,仍依赖蓝领基本盘。周峰曾坦言:“与行业头部相比,我们差得太远了。”BOSS同期单季盈利超8亿元,鱼泡全年营收仅10亿元,不足前者零头。
二、免费策略下的变相收费:蓝领市场的负担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和白领用户,鱼泡直聘推出了“免费”策略。“全免费”的口号出现在鱼泡直聘各类宣传中,声称对白领企业和求职者现阶段实行全免费。然而,这一看似慷慨的策略背后,事实果然如此么?
多位蓝领招聘者反映,鱼泡直聘在蓝领市场的收费并不低。一位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塔吊司机表示,她在鱼泡直聘上寻找工作时,经常需要充值积分才能查看招聘方的联系方式。一个积分一元钱,而新用户月卡原价高达80元,30天仅能联系300次。按照原价计算,获取一次招聘方的电话成本高达0.27元,甚至超过了一些老牌招聘平台的月卡价格。
另一位蓝领应聘者王先生在使用鱼泡直聘后表示,主页推荐的岗位中描述较为简单,仅有一两行字:某地招聘做某某工作。很多岗位都未标注薪资范围,有一些岗位甚至未显示所属公司。“花费的招聘成本变大,有些公司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王先生直言。
相比之下,鱼泡直聘对白领市场的“免费”策略则显得颇为“慷慨”。然而,这种慷慨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在鱼泡直聘上发布白领岗位的HR张女士透露,虽然平台声称免费,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需要通过业务员联系才能享受免费服务。直接在APP上发布岗位则需收费,且平台还通过推销会员服务等方式变相收费。
比如,周卡会员可以发布5个竞招职位,每天还能有30次的在线畅聊机会。事实上,10次普通职位的权益用于发布建筑工地类等普通工种,在没有发布权益的情况下,不管发布普通岗位还是竞招职位都需要充值,白领目前属于竞招工种。
除此之外,在北京求职的刘先生反应,在鱼泡直聘上,白领岗位相对较少。基本上几十条招聘信息就没了。切换成蓝领岗位,则岗位数量多不胜数。
“所谓的免费,其实只是噱头。”一位HR无奈地表示,他尝试在鱼泡上发布蓝领及白领职位。发布蓝领岗位时,平台未要求用户实名认证、公司认证,仅需填写职位详情及大致的工作地址即可,且审核很快。白领的岗位发布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职位详情,还要填写工资,在发布前还需完成企业认证。“整体用下来,并不好用,现在已经用其他app了。”
三、黑猫投诉平台上的声讨浪潮:监管缺失与霸王条款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鱼泡直聘的投诉如潮水般涌来。涉及鱼泡直聘的投诉已超过数百条,内容涵盖监管缺失、霸王条款、充会员被封、不实招聘等多个方面。
一位求职者投诉称,他在鱼泡直聘上应聘了一家公司的职位,并在平台上充值了会员服务。然而,在入职后却被欠薪。该求职者认为,鱼泡直聘存在虚假宣传和霸王条款,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另一位招聘者则投诉称,他在鱼泡直聘上发布了多个蓝领岗位,却因未充值会员而遭到平台限制发布。当他充值会员后,却发现平台上的虚假招聘信息泛滥成灾,导致他难以找到合适的求职者。“平台监管形同虚设,虚假信息满天飞。”该招聘者愤怒地表示。
还有招聘者投诉称,多个岗位推荐的都是年龄大的、放鸽子的,拿来充数居多,像是平台内部操作。他要求全额退款,还被客服威胁申请退款会导致账号风险问题,退款也只给退一半。
除了上述投诉外,还有多位用户反映在鱼泡直聘上遇到了信息泄露、强迫收费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场资本与市场的双重考验下,鱼泡直聘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当15亿广告投入换不来白领市场的认可,当黑猫投诉暴露出监管漏洞,当"蓝领补贴白领"的商业模式遭遇质疑,这家曾以差异化定位快速崛起的平台,是否需要在用户价值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点?
来源:磐石之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