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读懂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国际出版伙伴在法兰克福共启英文版新书首发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21:11 2

摘要:德国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国际出版伙伴共启《新质生产力》《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变迁》4种英文版新书首发式,共同见证我社新的学术精品走向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

德国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国际出版伙伴共启《新质生产力》《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变迁》4种英文版新书首发式,共同见证我社新的学术精品走向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季为民,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贝谨立,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负责人及执行副总裁汤恩平共同为新书揭幕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朱华彬主持首发式。

季为民指出,出版是文明传承的载体,合作是思想传播的桥梁。今天首发的这一批英文版新书,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都承载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以学术为媒,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次向全球首发的《新质生产力》《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变迁》四部著作是中国学者深耕学术、洞察时代的心血之作,也是我们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打磨、精心呈现的学术成果。这些著作走向世界,不仅能够让国际社会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制度优势和文化底蕴,更能为全球学术界提供来自中国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成果,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季为民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愿意以此次新书首发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等国际出版伙伴的合作,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精品,搭建更宽广的文明互鉴、学术交流的平台,携手共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贝谨立指出,我 们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两部英文版新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共同的使命 ——推动全球学界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深刻的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结合国际生产力研究视野与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优化、未来产业集群培育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研究,为全球的学者、学生与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参考与启示,为理解当今世界技术格局的快速演变构建重要分析框架。《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聚焦当代重大理论议题,以精深的理论分析探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深入研究了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时空分析以及塑造历史进程的辩证关系等核心命题。这两部著作不仅是研究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国际读者理解中国在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方面的独特路径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

贝谨立表示,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合作,始终展现了国际学术合作的力量。通过联合出版计划,我们成功地组成了跨洲际的学术共同体,搭建了有意义的思想交流平台。而这两部新作,正是在这一传统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对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汤恩平指出,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两部新书深入探讨了中国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变迁》,带领我们回溯近四个世纪的土地制度演进历程——从1560年至1950年。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研究细致的学术著作,不仅揭示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复杂性,也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制度如何塑造出一条有别于欧洲庄园经济的独特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则为我们呈现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景。从城市化、土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系统梳理了中国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进程。这不仅是一部记录改革开放的著作,更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改革开放背后的理念与逻辑。

汤恩平表示,我们坚信图书的力量在于推动发现、促进对话、增进理解,这两部新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它们不仅具有学术的严谨性,也兼具社会现实意义与全球视野,成为我们不断扩展的出版体系中,展示中国学者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书首发式得到众多国内外出版机构、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