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丹妮,女,2001年10月生,24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大学期间获得武汉市政府奖学金等荣誉,担任院学生会部委等职务。2025年6月招录到莲华街道教场中路社区工作,担任宣传专干一职。
【青年名片】
杨丹妮,女,2001年10月生,24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大学期间获得武汉市政府奖学金等荣誉,担任院学生会部委等职务。2025年6月招录到莲华街道教场中路社区工作,担任宣传专干一职。
【青才声音】
我的社区工作之路,是由一辆小小的电动车的车轮丈量的。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00后”党员,从学生到社区工作者,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社区这片热土,正以其独有的方式塑造着我这个“新兵”,而我的电动车,则成了记录这份责任与温度的最佳伙伴。
01
车轮印记:
从历史书卷到社区沃土,笔尖传递家乡情
也许人们会好奇,一个学历史的年轻人,为何选择扎根社区?两件事听起来关联并不大。在我心里,这并非跨行,而是将书斋里的宏大叙事,落笔于教场中路社区充满烟火气息的街头巷尾。作为土生土长的五华人,这份与生俱来的血脉相连,让我对宣传家乡文旅、记录社区点滴充满了天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于是,一个小小的公众号诞生了,我目前开辟了两个专栏:
一个是“乡土记忆”专栏,发表了《昆明小巷》等数篇“citywalk”味十足的推文。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五华区的大街小巷,特别是教场中路片区,我用文字去讲述那些寻常巷陌里温暖人心的故事与风情。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五华区除了翠湖、讲武堂这些知名地标外,那些藏在市井深处的静默记忆。讲好五华故事,也是在讲好昆明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另一个是“社区日记”专栏,可谓是我的“成长手札”。在日复一日的积淀中,《社区日记(一)叶落归“袋”》等数篇日记应运而生。立足于我省近期出台防汛“1262”机制的背景,我跟着老师们骑车深入社区诸网格,对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老旧房等重要风险部位进行排查巡查,完成疏通排水口等诸多工作。暴雨刚歇,落叶裹着淤泥死死堵住圆山驾校岔路口的排水口。我笨拙地挥着铁锹,泥点溅了满脸。孙老师接过工具耐心示范:“小杨,手腕得压住锹柄,斜着插进去才省力!”正说着,过路的居民王阿姨在我们身后亲切问候:“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说着还赠予我们矿泉水和湿纸巾。在与老师们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里,我豁然开朗:社区工作的分量,就在这一锹一铲、声声感谢里。
我的小小公众号,既钩沉历史,亦经纬当下,力求在历史的厚重与社区的温度间找到连接点。
02
车轮所向:
立足本职,小岗位亦有大融合
线上公众号的运营,也与我线下的本职工作相辅相成。作为社区的宣传专干,我的工作围绕精神文明、统战民宗、关工委等几方面展开。也许是缘分使然,我的工作内容与成长背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作为一个白族孩子,我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场中路社区多元文化共生,与我负责的统战民宗工作紧密相连。社区申报昆明市2026年度“十百千万”项目时,社区书记袁老师指着以往社区举办民族文化活动的照片说:“小杨,你是白族娃娃,说说看,怎么让‘和和美美’四个字落地生根呢?”我笑着说:“老师,我有个想法!快放暑假了,这期暑期儿童公益课堂有不少像我一样的少数民族孩子报名,我们可以建议授课老师在计划里增加民族文化体验环节,寓教于乐。”“不错!我和授课老师说说你的方案!”
在后续实践中,我努力发挥身份优势,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点向外延伸,为构筑社区民族团结大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03
车轮接力:
站在前辈肩头,触摸社区治理的“新枝”
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深度参与了国家级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活动《点花成金 蓝花楹开出‘治理新枝’——教场中路社区居委会“造血式”基金反哺探新》的申报材料整理与撰写工作。前辈刘老师带着我骑车跑遍整个辖区,盘点今年蓝花楹文旅季结束后存留的设施,深掘蓝花楹IP根系蕴藏的流量密码,让其成为滋养社区经济的四季引擎。社区副书记王老师带我梳理近三年来的相关会议记录时感叹:“一朵花引爆一条街的经济。‘基金反哺’这法子,也是咱们辖区的居民和商户们共同的智慧结晶!”这些金点子、好点子在我的“社区手记”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4
车轮向前:
扎根沃土,做一颗有温度的“螺丝钉”
“小电驴”里程数日新月异,“社区手记”内容愈发丰富。从就业见习到社区网格,从青涩学生到民心守护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悉心培养和老师们的倾囊相授。老师们所深怀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处理繁杂事务时彰显的智慧和耐心,都是指引我踔厉奋进的明亮灯塔。今后的工作,我想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颗“螺丝钉”,一锤接着一锤敲,深深扎根社区沃土,擦亮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
结束语
生于斯,长于斯,亦反哺于斯。五华养育教育我二十余载,如今我以拳拳热忱回报家乡。从挖掘乡土记忆的“小巷史官”,到俯身疏通沟渠的防汛卫士;从助力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到守护幼苗成长的大姐姐,每一次解锁新角色都让我无比自豪。未来,我将继续骑着我的这辆载满热爱与责任的“小电驴”,在前辈们的引领下,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秀拥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