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10.14讲话:降息概率97.3%,美联储陷三重困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11:20 1

摘要:这次讲话可不是随便聊聊,毕竟现在美国经济正处在挺别扭的阶段,一边是就业市场没那么景气,一边是物价还没降到理想水平,再加上政府从10月1号起就“停摆”,好多关键经济数据都没法按时出,市场早就等着鲍威尔给个方向了。

当地时间10月14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费城的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开了腔。

这次讲话可不是随便聊聊,毕竟现在美国经济正处在挺别扭的阶段,一边是就业市场没那么景气,一边是物价还没降到理想水平,再加上政府从10月1号起就“停摆”,好多关键经济数据都没法按时出,市场早就等着鲍威尔给个方向了。

这次政府停摆影响真不小,劳工统计局、商务部这些出数据的部门都歇了业。

原定10月3号要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还有月中要出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这些能直观反映经济情况的“硬数据”全没了下文。

美联储制定政策本来就靠这些数据当参考,现在数据断了供,跟开车没了导航差不多。

鲍威尔也没闲着,他说美联储正靠两个办法补数据缺口。

一个是让12家地区联储去打听消息,跟企业、老百姓聊聊实际情况,另一个是盯着ADP这种民间机构出的就业数据。

但他自己也承认,民间数据跟官方数据比还是差点意思,要是停摆一直持续,10月的核心数据可能就永远补不上了。

安永的首席经济学家把这情况比作“在浓雾里盲飞”,前白宫经济顾问也说,关键时候没数据,很容易误判经济形势。

本来想看看9月非农报告了解就业市场到底咋样,结果没等来。

不过从鲍威尔的话里能听出来,9月会议之后,就业市场的疲软迹象多了不少。

现在企业不怎么招人,也不怎么裁员,老百姓找工作的感觉不如以前,企业想招人也觉得没那么容易。

8月的时候失业率已经涨到一年来的高点,鲍威尔还担心,现在岗位空缺数一直在降,过不了多久失业率可能还会往上走。

通胀这边也没让人省心,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还比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高。

鲍威尔说最近商品涨价不少是因为关税,但要是后面再新增进口关税,那影响可能就不是一时的了。

关税这东西最后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物价降不下来,美联储想实现通胀目标就更难了。

从就业到通胀,再到数据缺位,美联储现在面临的麻烦确实不少。

鲍威尔这次讲话里有个核心态度,就是美联储不会按固定路子制定政策,还是会“一会一议”,根据每次会议时的经济情况调整。

这种灵活应对的思路其实跟9月那次降息是一致的,当时美联储把利率降了一些,就是为了对冲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

鲍威尔这番话一出来,市场对降息的预期一下子就浓了。

现在不少人觉得,10月底美联储开会时大概率会把利率再降一点。

摩根大通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说,鲍威尔的表态基本坐实了降息的可能,没给市场留太多模糊空间。

更让人意外的是,鲍威尔还第一次提到,实施了好几年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里收尾。

这个计划简单说就是美联储在减少手里的资产,以前2019年就因为缩表太猛,导致融资市场出了动荡。

现在美联储盯着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看到回购利率有上升迹象,怕再出问题,所以想慢慢停下缩表。

这个信号一放出来,市场立马有了反应。

美股三大指数当天先跌后涨,道指盘中甚至把之前600点的跌幅都抹平了。

大家都把这个信号当成“隐性宽松”,觉得市场流动性会变充裕,对股市是好事。

不过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节奏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理事支持今年再降息,但不赞成降太快,新上任的理事则觉得应该快点降,说现在的利率对经济抑制太明显。

还有一部分官员担心通胀会反弹,觉得得等更多数据出来,确认有必要宽松了再动手。

9月会议纪要显示,19个官员里,只有10个人支持今年再降两次息。

美联储现在就像在走平衡木,一边要稳住就业,一边要压得住通胀,还要应对数据缺位的问题。

鲍威尔说,他们的目标不是找一条完美的路,而是在复杂情况里选一个代价最小的方案。

接下来10月底的美联储会议会很关键,降息能不能落地,缩表计划具体什么时候收尾,这些决策都会影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向。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接下来得多关注两方面情况。

一是政府停摆啥时候结束,官方数据能不能尽快补回来,二是美联储官员后续的表态,看看内部分歧会不会有变化。

美联储这次的“政策平衡术”能不能玩好,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的走向,也会影响到全球的经济节奏。

来源:史观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