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老茶人:卖茶的不配叫茶人! 茶人,一个逐渐被玩坏的称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8:26 1

摘要:一个老人家突然抬起头来,激动地说:他算什么茶人,一个卖茶的,怎么配叫茶人?

茶叶江湖里,

最容易让茶叶从业者吵架的,是茶人这个称呼。

-01-

茶人,是能随便叫的?

那年,在茶商朋友那里喝茶,

某茶商说:这个茶,风格跟某某茶人的茶很像。

一个老人家突然抬起头来,激动地说:他算什么茶人,一个卖茶的,怎么配叫茶人?

被当众这么说,茶商脸上有些不悦,端起茶杯,一饮而下,不再说话。

茶人,是有门槛的?

这老人家喝了杯茶,开始教育茶桌上的人,说:

不是什么人都能叫茶人,茶人是茶叶从业者的最高称谓,陆羽这样的人才能叫茶人,

哪怕到了今天,爱茶,致业于茶,毕业奉献给茶,并且做出一定成绩的人,最好是文化人,才能叫茶人。

就像诗人,要称为诗人,好歹得出本诗集。不是会写首诗就叫诗人,这是有门槛的。”

随后,老人家又很惋惜地说:唉,如今啊,是个跟茶有关的人,都自称茶人,茶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廉价了。

茶人,从业者的自我认可?

刚刚被怼的茶商,淡定地喝了杯茶,轻声问老人家:那么,您算茶人吗?

老人家略有几分凛然地说:我虽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茶人,好歹算四分之一个茶人。

茶商冷冷笑道:人都是一个,四分之一个茶人,您可真神奇。

茶商说:“现在,茶叶从业者,茶农、茶商,茶文化研究者中,都有人自称茶人。

这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认可和价值传递:从事茶业,打算一辈子都做茶。在某种程度上,也借茶人称呼向周围人传递一个信息:自己的茶很靠谱(虽然没什么用)。

这是自我价值认同和自我肯定,大家都以茶为生,爱茶,尊重茶,为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自称茶人,有何不可?”

老人家也果断地说:你要自称茶人,那你就自称茶人吧。反正在我们眼里,卖茶的不配叫茶人,就算自称也是假茶人。

茶商继续说:“身边更年长的70后一代从业者,他们喜欢自称茶人。这一辈人,有阅历沉淀,人生和世事都已看得很透。

他们一生从事茶,对茶充满了感激。他们虽然也卖茶,但是,茶排在钱的前面,商业需求已经退居茶之后,所以才自称茶人,这很正常啊。

老人家却不认同,说:做茶的人称你为茶人,是对你的肯定。但自称茶人,就是对茶人这一神圣称呼的亵渎。

然后,场面陷入尴尬,两个人谁也不搭理谁了,不多时候,各自走了。

茶圈真是神奇,为了个茶人的称呼也能吵起来?

-02-

茶人,逐渐被玩坏的称呼

正当老一辈从业者执着于茶人称呼时,

茶人这称呼,逐渐被玩坏了。正在向大师、专家靠拢,再过几年,怕是变成骂人的词了。

是茶人,不是卖茶的

直播间,一个卖茶的为了获得茶客的信任,扯着嗓门喊:我是茶人,不是卖茶的。茶人只做真正的好茶,再把茶分享给爱茶的人,我不为了赚钱,只为分享好茶。

茶客一看,这人值得信任,果断买茶。收到茶之后,又贵又喝不成,找退货还被茶人骂:我的茶那么好,你却不会欣赏,你根本不懂茶。

茶客把茶人的茶丢在垃圾桶里,自言自语:茶人,不是卖茶的?你还不如一个卖茶的。

茶人:茶叶没有假的,都是茶

某位自称茶人的会长卖茶,一年卖了1吨“冰岛老寨古树春茶”。

茶客一看,跟产量一对比,冰岛老寨的古树,大多数都被你收了?你卖假茶。

茶人却坚称:茶怎么有假的呢?它都是茶,泡出来都是茶味,茶都是茶,是真的,茶界没有假茶。

明明从没收过冰岛,用台地茶冒充冰岛,还告诉茶客自己卖的就是冰岛,还大言不惭的说,茶有茶味,假茶也有茶味,茶是茶,假茶也是茶,都是茶,没有假茶。

茶人的歪理,就是多。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茶人,但知道:真正有本事的茶叶研究者在苦心钻研,不屑于抛头露面。道貌岸然的人却在透支茶客对茶人的信任,后果就是:

当某一天,市场遍地假茶人时,茶人,也就成骂人的词了。

写在最后:

茶圈的事,很精彩。

然而,茶圈的事,看戏快乐,但不能过于执著。

一个称呼,何必较真

茶人,对于老一辈从业者来说,是一个神圣的称呼。

年轻一代茶叶从业者,对茶人,已没有太多的执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可以用一生去登顶,也可以茶余饭后自称茶人消遣生活。

觉得茶人需要用一生去登顶的人,可以付诸实践,用一生去诠释自己对茶的情有独钟。

但不必觉得普通从业者就不配叫茶人,更不必觉得茶人就高人一等。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纵然爱茶如痴,也够不到陆羽头上那一顶划跃时空的纱帽,只是碰巧生在盛世,吃饱穿暖,在一味茶里,寻一杯天然风味,以茶为媒,寻一个精神寄托罢了。

大多数茶叶从业者,以茶为生,传播茶文化,深深地爱着这个行业。

然而,在茶难卖的今天,虽然深深爱着茶,却也是苦中作乐,自称茶人,又有何妨。

自称茶人,也不必觉得某些茶人清高,虽然都爱茶,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终究,茶人,本质上只是一个称呼,与其为一个称呼争得面红耳赤,还不如

喝好自己的杯中茶,静静看茶圈如戏。

来源:普洱话江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