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行体系的复杂性,往往源于“账务、账户、会计、科目”之间的模糊边界。本文将系统拆解这四者的逻辑关系,从业务流、资金流到会计流,构建一套可理解、可复用的认知框架,帮助产品人真正打通银行产品设计的底层闭环。
银行体系的复杂性,往往源于“账务、账户、会计、科目”之间的模糊边界。本文将系统拆解这四者的逻辑关系,从业务流、资金流到会计流,构建一套可理解、可复用的认知框架,帮助产品人真正打通银行产品设计的底层闭环。
想真正学习好银行业务,这几块知识是你必须要牢牢掌握的。
结合以前发过很多相关知识,今天将科目、账户、账务、会计串起来讲一讲,让整个知识体系形成一个闭环。所有的内容还是基于银行角度来说的,下面我将按照顺序来介绍。
一、会计科目为什么要从会计科目开始,实际上现在不管是第三方支付、金融证券、电商、银行等相关领域都已经做到了账务财务信息化,多多少少都涉及到了会计科目的运用。
什么是借贷
借和贷从来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借款和贷款所表达的意思,它们知识只是会计里的方向标记,也可以看做是两个符号,也千万别把借贷和增减绑定。
记住下面的口诀就行,资产面前借加,贷减,负债面前借减,贷加,共同类科目具有资产和负债的双重性质,其最终属于资产还是负债,由科目余额的方向决定(余额在借方为资产类,余额在贷方为负债类)。
举个例子,客户去银行存钱,银行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贷:吸收存款-客户存款
从上面可以看出,吸收存款-客户存款科目对于银行来讲是欠客户的钱,属于负债;库存现金对银行来讲属于资产。那么就符合资产面前借加,贷减,负债面前借减,贷加的规则了。
会计恒等式
就是一个简化的会计恒等式。下面我将用不同的业务场景解释会计恒等式。
借贷双方都是资产类
业务场景
A银行因柜台现金储备不足,从央行提取50万元现金,存入本行金库作为库存现金。
借:库存现金 +500,000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500,000
上面的场景不管是借方还是贷方,科目都是资产类,只不过相当于资产形态的转换,总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
借贷双方都是负债类
业务场景
客户将在B银行持有的20万元1年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并转为活期存款,银行按规定办理转账手续。
借:吸收存款-定期存款-200,000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200,000
借方是资产类贷方负债类
业务场景
客户向D银行申请15万元个人消费贷款,审批通过后,银行将贷款资金直接划入客户在本行的活期存款账户,客户可随时支取使用。
借:贷款-个人消费贷款+150,000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150,000
借方是负债类贷方是资产类
业务场景
客户此前在E银行办理了10万元个人经营贷款,还款到期日,客户选择从其在本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中直接扣款,完成本期贷款本息(此处简化为 10 万元本金)偿还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100,000贷:贷款-个人经营贷款-100,000
附:变形的会计恒等式
科目设置
会计科目特别是一级科目是国家规定的,是对具体业务的分类和命名,可以直观的看一下具体的科目,一般从名字上你基本上能知道是做什么的。
一般企业的会计科目
银行会计科目设置
实际上银行和一般企业的科目类似,都是分为几大类,主要区别是科目名称上有些差异科目,有些科目是银行特有的。
常见银行会计科目示例图,来源自网络
当然还有一些表外科目,如下:
科目分级
一般按需求设计科目层级,也称为歪脖子树,对科目进行命名和编号,形成科目编号表。细分的项目称为叶子,细分的过程称为科目分级。例如,在银行存放资产下面可以分级为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汇票。活期存款可以继续分级到招商活期存款 、建设银行定期存款等
用于记录和反映特定主体(如个人、企业、机构等)经济活动和资金状况的一种工具或载体
账户可以分为存款账户、贷款账户、内部户等等,存款账户在银行也被称为负债账户,贷款账户在银行被称为资产账户,内部户没有其他名字了,就叫内部户,但是可以细分为应收利息暂存户、应付手续费账户、盈余公积账户、应解汇款等等。
账户比较多,我们现在以存款账户举例,讲述一下账户
账户体系
存款账户基础组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卡并不是账户,它只是一种介质,卡号也只是一串没有特殊含义的数字(尽管上面有卡bin、卡中等规则)
一张卡可以根据需要,对应底层多个账户,至于能关联多少,根据实际业务需要,理论上没有上限,但是默认情况下,我们的卡对应一个人民币活期现金账户,从某个意义上讲,卡号算是一种账户(外行人可以这么说)
设计理念
两层分层
客户账号和负债账号分层,可实现客户账户和负债账户的相对分离。
相对关联
转换交换层进行关联转换,根据场景不同,适配业务需要,匹配出不同的账户。
介质辅助
客户账号不建议直接使用介质编号来做,为什么呢?因为比如实体卡丢失还需要补卡挂失等。如果补卡需要换号(不支持保号的情况下)银行很多历史数据要么做修改(实际不允许)要么做映射,就会很麻烦,这时候客户账号层如果和介质编号层保持解耦,记录换卡日志即可解决!
账号的组成
客户账号
可以和卡号保持一致(最好不这么做),举例:个人/企业+开户机构+顺序号+校验位,也可以是随机不重复的一串数字或者字符组合。
负债账号
贷款账号
每家银行不一致,一般:银行代码+年份+业务种类+客户号+校验码组成,通过该号码可以直观的看出一些必要的信息,比如说哪个客户的账号。
账务基础理论
银行的账务系统由两个相辅相成的系统组成,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
明细核算
明细核算:相当于明细账本,在每个大科目下记录具体账户的变动。比如个人储蓄存款科目下,会详细记载客户A、客户B账户余额变化。它能精准反映每笔资金的细节,是综合核算的补充说明。
明细核算是在会计科目下对具体账户的详细记录,由分户账、余额表、登记簿和现金收付日记簿组成。
分户账一个实体可以开多个账户,每个账户也可以称之为分户,分户账简单理解就是账务明细和账户基本信息;账户明细包含发生日期、摘要、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交易后余额等,账户基本信息包含账户开户日期、账户类型、客户信息等,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记录,如利息计算、账户状态变更等。余额表银行余额表,简单来说,就是每天营业结束后,汇总记录各个分户账最终余额的专门表格。它看似只是一张普通的表格,却在银行的明细核算体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核算助手。登记簿银行登记簿是用于补充分户账、记录特定业务或事项详细信息的辅助性账簿,核心作用是对分户账未涵盖或需重点管理的业务(如重要凭证、挂失、冻结等)进行专项登记,实现“全流程追踪”和“风险管控”,并非直接记录资金收付现金收付日记簿银行现金收付日记簿是按时间顺序逐笔记录银行当日所有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业务的序时账簿,核心作用是全面、实时反映银行现金的收付动态,为现金库存管理和后续账务核对提供直接依据。综合核算
综合核算以会计科目为基础,综合概括地反映银行整体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个系统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环环相扣形成完整链条:
科目日结单,来自于网络
总账按会计科目设立账户,汇总记录该科目下所有分户账当日发生额及余额的总括性账簿,核心作用是反映银行各类业务的整体资金规模和财务状况,是编制银行财务报表、进行经营分析的基础。总账样例,来自于网络
日计表按日编制的会计报表,当日业务与财务活动的全景快照。核心作用是全面呈现银行当日的账务全貌,检验当日账务是否平衡,并作为后续账务核对和业务分析的基础依据。日计表样例,来自于网络
综合核算
综合核算后面会提到,这里先把图放在这里。
理论实现
记分户账
举个例子,某客户的活期账户某一天有动账,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上述信息,那么在2025-03-18日的余额为:上日余额+今日贷方发生额-今日借方发生额=今日余额,即:1000+500+200-300-100=1300
在记录分户账的过程中,衍生出两个概念,账户明细和账户余额。
记总账
总账是从日志中计算出来的,把日志中的记录按照业务类型关联到对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汇总,最终算出总账数据。总账的每个科目,每一天都记一条记录。
简化版日志样例
可以看到,日志像交易的 “黑匣子”,把每笔联机交易的关键信息全部留存,既支撑分户账的明细记录,也为后续总账汇总、风险审计提供了原始依据。
总账样例
总分核对
这里一般讲的是余额的核对。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中的日志A和日志B的设计,叫做双日志设计,实线是当前在用的日志,虚线是昨日日志,日终切换。有疑问吧?核对什么呢?这不是肯定是平的吗!是的,理论上,这个是平账的,但是也会有不平的情况,一是系统不可控原因导致的不平,二是人为故意的不平(试想:操作数据库给加一笔钱,太可怕了)
总分核对的本质是数据传递链的校验,而非重复劳动。即使数据理论上同源,手工操作误差、系统缺陷或人为舞弊仍可能导致账账不符。
核算实操
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图
如果出现核算不平,一般出现原因和处理方式:
1、因明细与综合核算衔接问题(如科目日结单汇总错误)导致不平直接调用系统 “凭证重传” 功能,重新生成正确的科目日结单,系统会自动同步更新总账数据,确保总账与分户账的发生额、余额一致。
2、现金类科目因未达账项(如柜员尾箱未及时上缴)不平由相关柜员对尾箱进行核对并完成上缴操作,之后在系统中重新发起轧账,系统会自动处理未达账项,使现金日记簿、库存现金模块与总账 “现金” 科目达成平衡
3、系统批量处理故障(如隔夜利息计提错误)引发不平在系统主管授权后,通过 “批量交易回溯” 功能找到异常批次,重新执行该批次的批量处理,系统会自动修正因计提错误导致的相关科目余额,实现账务平衡。
4、内外账因单边记账(如客户已付银行未收)不平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补制相应的记账凭证,将未记录的业务录入系统,确保银行分户账与客户账户的记录一致,从而消除内外账差异。
5、前期红字冲销操作不规范(如冲账日期有误)造成不平在系统 “错账调整记录” 中找到对应的错误凭证,经主管审批后,使用 “跨期冲账” 功能调整冲账日期,确保冲账与补账的日期逻辑正确,再通过补制正确凭证入账,使账务恢复平衡。
6、系统升级或数据迁移导致科目余额错乱在技术人员配合下,通过 “数据校验工具” 定位差异项,将正确的数据重新导入系统,然后调用 “账务重算” 功能,系统会根据正确数据重新计算并更新总账余额,解决账务不平问题。
三、会计在银行业务中,会计需要了解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会计分录、分录账、总账、明细账、账户变动明细。下面我们用一个场景,总体说明这几个概念,场景如下:
客户C(A银行对公客户,账号:11010000000001)于2025年9月19日14:30通过A银行网银向客户D(B银行对公客户,账号:22010000000001)转账100万元,A银行收取100元手续费(合计扣款1,000,100元),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完成清算
相关概念&实例
会计分录
交易的财务语言,记录单笔交易的最小财务单元,明确谁借谁贷、金额多少
A银行扣款(含手续费)借:吸收存款-企业活期存款(客户C) 1,000,100贷:清算资金往来-大额支付系统 1,000,100
央行清算完成(实时)借:清算资金往来-大额支付系统 1,000,000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1,000,000
A银行确认手续费收入借:清算资金往来-大额支付系统 100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00
步骤1:吸收存款(负债类科目)减少1,000,100元(记贷方),清算资金往来(过渡科目)增加1,000,100元(记借方)。步骤2:清算资金往来减少1,000,000元(记借方),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资产类科目)减少1,000,000元(记贷方),体现银行用自有资金垫付本金。步骤3:清算资金往来减少100元(记借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损益类收入科目)增加100元(记贷方),完成收入确认。分录账
所有交易的时间线档案库,存储所有交易的原始凭证,便于后续核对、审计(如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重复分录),是账务流程的操作日志
总账
上面提到过,银行整体的财务快照,提供科目级别的汇总数据(如当日客户存款减少多少、手续费收入多少),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上面三行只是辅助理解,不是总账内容
明细账
明细账按会计科目层级(一级→二级→三级)记录该科目下所有关联账户的详细交易,维度是科目级,支持科目级核算,如企业活期存款科目当日总增减额、识别风险并预警,如识别某客户账户异常大额转出
账户明细
账户明细针对单个具体账户记录每一笔交易流水,包含时间戳、金额、对方账户、交易状态等细节。可以实现支持客户查询流水、追溯单笔交易来源处理纠纷处理、基于每日余额进行利息计算。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核心程序,用于验证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是否相等,以确保记账过程的准确性。其本质是通过数学平衡原理,检查分录编制、过账及汇总环节是否存在方向性错误。
综合核算
试算平衡是综合核算中用于验证账务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借贷记账法规则:每笔分录的借方金额必须等于贷方金额。恒等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勾稽校验
五个概念通过“数据生成→汇总→拆分→细化”的逻辑密切关联,双向勾稽、层层验证形成闭环体系,确保账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正向流程
单笔交易从会计分录开始,逐步汇总到分录账、总账、明细账,最终细化为单个账户的流水,形成“数据金字塔”
2、反向验证
通过“余额核对”和“发生额汇总”,从单个账户流水反向验证总账、分录账、会计分录的准确性
本文由 @东边有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