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为桥传担当,推普赋能机关建设——山东省省直机关普通话大赛收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0:46 1

摘要:“选手们的演讲让我数次眼眶发热,这不仅是语言的比拼,更是新时代机关干部担当精神的生动传递!”10月11日,2025年省直机关十佳窗口普通话大赛在山东教育电视台落下帷幕,大赛评委、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修蕾在点评时动情说道。这场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指导,山东省教育厅

“选手们的演讲让我数次眼眶发热,这不仅是语言的比拼,更是新时代机关干部担当精神的生动传递!”10月11日,2025年省直机关十佳窗口普通话大赛在山东教育电视台落下帷幕,大赛评委、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修蕾在点评时动情说道。这场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指导,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赛事,吸引了省直45个部门单位参与,84件作品、98名选手历经选拔,28人晋级现场赛,最终决出冠亚季军,更让推普助力省直机关窗口单位树立语言规范、服务精细、形象良好的政务服务典范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赛为媒,岗位故事里见担当

本次大赛现场赛分复赛与决赛两大阶段,既考验语言功底,更注重思想内涵。复赛紧扣“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选手们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共创未来”为核心展开演讲。山东监狱管理局张雪在复赛中讲述在高墙与电网之内特殊的“窗口”,映照出法治的千钧重量、正义的铮铮铁骨和文明的价值根基。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荀华健的讲述跨越80年,从抗战时期通信战士们架起“永不消逝的电波”到5G时代微山湖上“水上光缆+微波传输”的妙招,如今虽不闻炮火声,却回荡着新时代移动人的奋斗节拍。经专家现场评审,12组选手突围晋级决赛。

决赛环节竞争更趋激烈,普通话作品展示与水平展示两大板块,全面考验选手的语音规范度、情感表达力与岗位融合度。山东教育电视台选手李林哲,通过汉字发音、声调、形态及结构蕴含的哲理展现汉字音、形、意韵之美,分享了所在节目组制作的传播中文之美的系列短视频,介绍了参与山东省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探展直播的经历,表达出以最美普通话传承汉字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心愿。作为品牌民生节目《小溪办事》的主持人和记者,选手王苏以烈士遗孤的故事为切入点,动情讲述了一段行程1万多公里,采访了400多位烈士后人和党史军史工作人员,最终促成210多位烈士有了自己的画像,让烈士亲人的情感得到慰藉,让“英烈面孔”能够永留世间的故事,将“为群众办实事、我们是认真的”的理念生动体现。来自国网山东电力的张云鹤,在分享中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枣庄护厂播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张克京制“克京铁鞋”、电力铁军实现沂蒙户户通电等奋斗历程,介绍了推进新时代长岛“零碳海岛”建设、山东电力追绿逐新成果,表达了电力人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助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决心。最终张云鹤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斩获冠军,王苏、李林哲分获亚、季军。现场,12名决赛选手获“省直机关推普形象大使”聘书,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省审计厅等12家单位获“推普十佳窗口岗位奖”,成为省直机关推普工作的标杆。

情真意切,语言温度里显初心

“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窗口岗位传递温度、展现专业的重要桥梁”。赛后,冠军张云鹤道出众多选手心声。作为电力系统窗口工作人员,他深刻体会到,标准的普通话能消除地域沟通壁垒,让政策解读更清晰、服务响应更高效。亚军王苏则从媒体人视角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儿,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在向全媒体、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转型的征程上,我们一直在努力”。

选手们的真情表达,正是大赛“以情赋声、以声传情”的生动体现。修蕾教授在点评中指出,选手们将岗位经历与语言表达深度融合,实现了“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的表达效果:“他们不是空洞地念稿子,而是把窗口服务的酸甜苦辣、实干兴业的点点滴滴融入语言,让每一句话都有温度、有分量。这种真实感,正是打动评委和观众的关键”。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韩克玉教授也评价,这场比赛是“兼具思想高度与艺术感染力的语言盛宴”,选手们在专业挑战环节展现的应变能力与岗位情怀,充分彰显了省直机关干部的综合素养。

品牌引领,推普赋能机关建设新实践

山东省省直机关十佳窗口普通话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年,成为了山东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升机关服务质量的重要品牌。此次赛事不仅是一次语言竞技,更是对“推广普通话、建设文明机关”的深度实践,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用,进一步激发了省直机关干部职工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让“说标准普通话、做文明机关人”成为共识。

修蕾教授在赛后呼吁,希望以大赛为契机,推动更多机关干部重视语言能力提升,追求“声转于文,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磊磊如贯珠”的语言表达境界。按照活动规划,下一步将以“推普形象大使”为纽带,进一步把语言规范与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让普通话成为提升机关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