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在手机里,被十万加百万加来自普通人的爆款视频刷屏。新媒体/短视频行业擅长造梦,给了无数人幻想和希望。能不能成为网红直播带货,走向一天收入十万百万的人生巅峰呢?
每天在手机里,被十万加百万加来自普通人的爆款视频刷屏。新媒体/短视频行业擅长造梦,给了无数人幻想和希望。能不能成为网红直播带货,走向一天收入十万百万的人生巅峰呢?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全民皆博主,有手机就做自媒体。出去玩,无论去哪里,无论吃饭住宿还是逛公园,都有人拍抖音小红书。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无数公司开始成立新媒体/短视频部门。领导渴望打开思路,开辟新渠道,别人都做了我们为什么不做?账号做起来了,升职加薪不是梦。做不起来?全是这届员工不行。
新媒体/短视频相关岗位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想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在于,流量、质量、变现,想要1次投入,3倍丰收。
还有一个行业常态,每一个公司,每一个新媒体/短视频相关工作,干的事情都不一样。
跟做视频剪辑师的朋友小A聊天,谈论到新媒体短视频岗位的畸形。小A技术很好,是我很认同的一个剪辑师。小A做后期剪辑师近5年,从武汉到杭州,工资随着经验的累积水涨船高,武汉刚毕业应届入职六千,杭州2-3年后工资一万三四。
对于已然成为行业资深老油条的小A来说,我以为做剪辑工作对她来说是如鱼得水,毕竟兴趣热爱和高工资都有,小A却说,还是想转行:
后期也很难当
除非我遇到一个很好的团队
不然就是要填前期各种各样的坑
小A在武汉之所以离职,就是需要填补由于分工不明确,权责不分明——前期编导拍摄前中期的工作没做好,需要后期擦屁股,接手视频创作,前期、中期人员甩的锅。
剪辑师明明是纯技术岗,作为内容创作的最后一环,却做了工作之外的很多事情。因为不做,最终的视频就出不来,项目就没法交付。如此看来,硬性的执行交付环节,还是在后期剪辑师手上。
这种情况去了杭州并没有改变。
在杭州,小A独自一人在公司,加过很多班。因为剪辑是她的事情,没完成交付发布不了也是她的责任。她无数次抗争过,请前面的同事们,注重效率和时间,不要总是完成他们自己的工作就到了周四周五,让小A独自一人周六周天上班加班。但是没用。
前面的人,完成了流水线工程上,属于自己的螺丝钉工作一环,就可以甩手交给其他人。责任感和对自己的高要求,似乎是当代打工人首先要摒弃的两大品质。差不多都行了,领导说好就是好,这种心态的磨炼,相信每个步入职场的社会人都不陌生,这是职场老油条“修炼法则”。
为了不接收同事甩的锅,让自己加没有必要加的班。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加入到前置性的工作中,身体力行催促项目策划和拍摄进度。为后期剪辑留充足的时间。
小A说,杭州工作,有段时间焦虑脱发不安,部门七个人,她却有一拖六的感觉,明明有编导、拍摄和策划,她却也要承担想方案,写脚本,制作道具等等工作。上班下班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到工作上。
新媒体短视频相关岗位太新。对于绝大多数掌权的80后左右领导来说,他们看到了这种新里面,给他们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机会。
而短视频及新媒体相关工作市场混杂,代运营第三方视频公司,嫌少有物美价廉靠谱的。太贵的,公司合计下,不如自己招2-3个人,就能凑齐一个团队。
一方面,我很感激,正是很多公司有这样的心态,我毕业后不至于没工作可干。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工作,让我有工资在城市生存。包括研究生大一刚入学报到,辅导员就说了,我的新闻与传播这个专业就业率100%;虽然但是,好就业,工资多少呢?又需要另外算。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太新岗位太新,这种拼盘公司,啥都要干的草台班子。绝大多数,并不懂短视频新媒体运营逻辑,不懂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或者在不懂装懂,或者在用AI生成一堆行业专业名词,伪装自己很懂。
行业门槛太低,手机里每天刷到的,凭借一个手机成为网红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个行业给了普通人期望和幻想。给了领导PUA员工的无数个“真实”案例。
“学学人家,为什么别人可以十万加,你不行?”
“百万加是小意思啦!点赞百万加才是震能力!”
刷短视频的人,领导们,每天看到的都是爆款和百万+。
“抖音播放量1万的视频,不是随随便便很简单的事情吗?”
直到自己上手做,才知道一个局限在武汉,局限在行业内的商家号,上万真的很难。至少说这句话的人,做号三个月有余,没有一篇上万。这跟很多因素有关,又是另外的话题。暂且不深入讨论。
一个视频爆火的几率是多大?有多少人在做短视频相关工作?行业有多内卷?
公司愿意投钱吗?
那么多领导说话,究竟要听谁的?
为什么在行业工作了5年有余,能力不见提升,对下一份工作做什么充满焦虑……
账号没做起来,全是这届员工不行。
账号做起来了,是领导开辟新途径新渠道,思路打开,引导有方,升职加薪。
小A在杭州的公司,五月公司裁员,部门所有负责项目的同事全被裁掉。
整个新媒体部门/视频部门还留了哪些人呢?
直播带货的主播还在。
我说了无数次,
新媒体运营可以直接改成新媒体销售。
来源:小丁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