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院士被“冒用师门、蹭合影”?法律怎么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09:09 1

摘要:第一是肖像权侵权,即未经钟院士同意,使用其肖像进行拍摄和公开传播,即使非直接营利,也可能因其行为误导公众、造成不良影响而构成侵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

近日,

我国解剖学泰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办公室

发布声明,

指出有五人冒充其学生,

在钟院士百岁寿辰时冒领服装并纠缠合影,

随后未经同意将照片公开发布于朋友圈及公共场合,

造成“师出名门、学术权威”假象。

此事目前陷入争议,

双方均声称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那么,

未经同意将合影发布在朋友圈,

是否侵权?

若冒充院士学生以达到商业目的,

有何法律责任?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的专业解读!

未经同意将合影发布在朋友圈,是否侵权?

若有人穿着代表钟院士学生的服装蹭合影,并未经授权发布至朋友圈,可能构成以下侵权:

第一是肖像权侵权,即未经钟院士同意,使用其肖像进行拍摄和公开传播,即使非直接营利,也可能因其行为误导公众、造成不良影响而构成侵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是名誉权侵权,若存在冒充学生并发布合影,制造“师出名门”的情形,属于虚假陈述,可能导致钟院士的社会评价降低,例如公众可能误以为其纵容或认可此类行为,从而损害其学术权威和声誉。根据民法典规定,这种行为若造成实际损害,权利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朋友圈并非法外之地,发布内容应遵循“合法、真实、文明”原则,用户需对发布内容负责,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包括被投诉、起诉或平台封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朋友圈作为网络社交平台,属于公开或半公开空间,发布内容需遵守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具体限制包括:第一,尊重他人权利。未经授权发布他人肖像、隐私或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权,如肖像权、名誉权或隐私权侵权。第二,禁止虚假或有害信息。发布虚假内容,如冒充身份或散布谣言,可能涉及诽谤或欺诈,轻则承担民事责任,重则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例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可能被处以拘留或罚款。第三,商业宣传限制。若内容涉及商业推广,需遵守广告法,禁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若冒充院士学生以达到商业目的,有何法律责任?

如果有人冒充钟院士学生以达到商业目的,例如提升个人或企业声誉以获取商业利益,其可能面临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首先,构成对钟院士肖像权、名誉权的侵害,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如果商业行为导致钟院士或第三方经济损失,还可能需赔偿实际损失。

其次是行政责任。若该行为涉及虚假宣传或不正当竞争,根据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吊销营业执照。

最后是刑事责任。如果冒充行为涉及诈骗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可能触犯刑法,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但刑事责任需满足“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等要件,实践中需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认定。

策划:宋胜男

文字:邹星宇

视频:李唯祎 范琳松

来源:开封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