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倒计时三天,蓝营“改选”这场大戏,眼看着就要落下帷幕。这场戏,可比任何一部电视剧都来得精彩,角逐者们的你来我往,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简直成了岛内民众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倒计时三天,蓝营“改选”这场大戏,眼看着就要落下帷幕。这场戏,可比任何一部电视剧都来得精彩,角逐者们的你来我往,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简直成了岛内民众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要说这出戏的主角,郑丽文绝对算一个。她的声量,从一开始就稳稳占据第一,成了其他角逐者眼中的“眼中钉”。郝龙斌甚至把声量下滑的锅,直接甩给了其他角逐者,暗指郑丽文是背后的“黑手”。赵少康呢,更是上蹿下跳,一会儿记会,一会儿揶揄,甚至不惜抹黑“扣帽”,仿佛不把郑丽文拉下马,就誓不罢休。可郑丽文呢,面对这些挑衅,只是淡淡一笑,说:“人在做,天在看。”这格局,这气度,瞬间就高下立判了。
郑丽文心里明白,现在已经是AI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那些颠倒黑白的说法,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她强调“以和为贵”,希望蓝营人士能够一致对绿,展现出团结的氛围。这番话,不仅是对其他角逐者的回应,更是对蓝营未来的期许。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刻,内部团结,才是制胜的关键。
蔡正元也站了出来,直接硬刚赵少康。他痛斥赵少康的言论出格、荒唐,质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蔡正元强调,自己从未支持任何人,但就是看不惯赵少康这样的做派。他认为,赵少康的行径,不仅害了郝龙斌,更牵扯了蓝营,给了绿营挑动攻防的口实。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人不得不佩服蔡正元的勇气和担当。
连胜文也适时发声,提醒各阵营的角逐者以及支持者,不要以“伤害蓝营”的方式进行助选。他深知,这样的手段,只会让绿营借机大做文章,让蓝营陷入更大的纷扰。连胜文的提醒,无疑给这场激烈的竞争,浇了一盆冷水,让大家冷静下来,思考什么才是对蓝营真正有利的。
而郝龙斌呢,面对郑丽文的强势崛起,似乎有些乱了阵脚。他把声量下滑归咎于其他角逐者,赵少康更是推波助澜,这无疑让蓝营内部的团结,受到了严重挑战。要知道,郝龙斌既然选择参与角逐,就应该预料到会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讯息,不论好坏,都应该概括承受。现在这样把责任推给别人,不仅显得没有担当,更让所谓的“君子之争”,成了笑柄。
郝龙斌也没有坐以待毙。就在今日,他抛出了新的两岸论述,表示如果能够脱颖而出,要在大陆设立“办事处”,提升沟通交流的层次,甚至愿意进行论坛,从双城模式扩大为“两岸论坛”。他还强调,蓝营的两岸策略,就是“两岸同属一中”。这番论述,无疑是在向蓝营基层示好,试图挽回颓势。但问题是,这样的“亡羊补牢”,真的能够起到多大效果呢?
再来看郑丽文,她并没有因为民调的领先而松懈。相反,她更加积极地展开新一轮拜访行程。今日,她前往桃园拜访蓝营地方人士,最终获得了桃园“议长”邱奕胜的公开力挺。詹江村、黄敬平等20多名蓝营桃园地方民代也现身力挺,这无疑给郑丽文注入了新的强心剂。要知道,这些地方派系的支持,对于角逐者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自从此次“改选”以来,以张荣味和蒋根煌为主的蓝营地方派系“大咖”,就频频为郝龙斌铺垫。他们席开60桌为郝龙斌造势,邀请蓝营地方“议长系”人马在新北餐叙,这部分人马成了郝龙斌最大的后盾。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翻转。南投潘一全、新竹许修睿等全部转向郑丽文,台中、苗栗的张清照以及李文斌也对郑丽文持肯定态度。就连原本仅表示会在适当时机表态的邱奕胜,都在今日选择了支持郑丽文。这意味着,蓝营地方派系有一大半态度转变,这对于郑丽文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按照台媒的说法,谁能够获得多数地方“议长”的支持,谁就有更大胜算。而现在,郑丽文已经获得了这么多地方派系的支持,她的脱颖而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郝龙斌也不会轻易放弃,他还在努力挣扎,试图力挽狂澜。但最终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在这场蓝营“改选”的大戏中,我们看到了角逐者们的激烈竞争,也看到了他们为了胜利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蓝营内部的团结与分裂,看到了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不同态度。郑丽文的强势崛起,不仅是因为她的声量领先,更是因为她展现出了高格局、大担当。而郝龙斌的挣扎,则让我们看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努力。最终,谁能够笑到成为蓝营的“当家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戏,已经足够精彩,足够让我们回味无穷。
来源:赛事预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