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挥毫见性情 徐渭《行草书自作七律诗轴》赏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4 18:34 1

摘要:在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徐渭的《行草书自作七律诗轴》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幅绫本大手卷,纵135.2厘米,横48.2厘米,以其奔放不羁的笔势和跌宕起伏的章法,将徐渭“狂草”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徐渭内心世界的一次酣畅淋漓的独白

在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徐渭的《行草书自作七律诗轴》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幅绫本大手卷,纵135.2厘米,横48.2厘米,以其奔放不羁的笔势和跌宕起伏的章法,将徐渭“狂草”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徐渭内心世界的一次酣畅淋漓的独白。

此作最大的特点,便是那股贯穿全篇的磅礴气势。徐渭的笔仿佛有了生命,不受任何规矩法度的羁绊,自由驰骋于绫本之上。起笔处,“飘砧飞柝戍营秋”七个字,笔力雄健,墨色饱满,如惊雷破空,瞬间抓住观者的视线。他的行草,打破了行书与草书的严格界限,笔画连绵缠绕,时快时慢,时重时轻,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细看其笔法,真可谓“力透纸背”。徐渭善用侧锋,线条跌宕多姿,变化莫测。有的笔画如长枪大戟,刚劲有力;有的则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特别是“银河千尺傍人流”一句,笔画连绵不绝,墨色由浓转淡,再辅以飞白,仿佛真的看到了银河倾泻、水光粼粼的壮观景象。这种将文字意境与笔墨形式完美结合的能力,正是徐渭高出时人的地方。

章法布局上,此作更是“破体”的典范。徐渭完全摆脱了“行行整齐、字字分明”的束缚,字的大小、疏密、欹正变化极大,营造出一种乱石铺街却又乱中有序的视觉效果。他根据诗句的情感起伏来安排字形,时而紧凑,时而疏朗,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比如“醉唤红裙缓下楼”一句,字形潇洒灵动,带着几分醉意的慵懒;而“莫辞日日典鹴裘”则显得更为洒脱豪放,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计得失的豁达。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七律是徐渭的自作诗,内容是他与友人聚会的抒怀之作。诗中既有对边塞秋景的想象,也有对眼前欢聚的描绘,更有对人生阴晴难料的感慨。徐渭以狂放的笔触书写自己的心声,使“诗”与“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他情感的化身,将那份内心的郁勃、狂傲与无奈,通过笔墨尽情宣泄出来。

这幅《行草书自作七律诗轴》,是徐渭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它展现了一位天才艺术家在冲破一切束缚后的自由与奔放,也让我们看到了书法艺术最本真、最动人的力量——那就是书写者的真情实感。

附:徐渭《行草书自作七律诗轴》释文

飘砧飞柝戍营秋,坐里闲听说潞州。

孤镜满城持水洗,银河千尺傍人流。

笑论昨夕能凉瓦,醉唤红裙缓下楼。

自古阴晴难料理,莫辞日日典鹴裘。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