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那位老邻居老赵,六十出头,平日里最爱下棋喝茶。那天他来我家串门,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坐下没两分钟,他低声问我:“老李,你说那玩意儿,梅毒,真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那位老邻居老赵,六十出头,平日里最爱下棋喝茶。那天他来我家串门,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坐下没两分钟,他低声问我:“老李,你说那玩意儿,梅毒,真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看着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一紧。不是没见过这种情形,二十年在健康咨询这行里,人脸上那点微妙的变化,我一眼就能看出八九分。我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他:“你是不是最近身上有点不对劲?”
他点点头,说大腿根长了个小疹子,不疼不痒,自己也没太在意,过几天竟然自己消了。他老婆无意中看到,说像是小时候得的那种皮肤病。我心里一下就有了数。那种不红不肿、来得悄无声息的疹子,可不是寻常皮肤问题。
很多人以为没痛没痒就不是事,其实最危险的,就是这种“没事”的表现。我见过太多类似的个案,前期没半点感觉,等真觉得不对劲,往往已经拖到第二期,甚至更严重。
我问他有没有其他地方不舒服。他挠了挠后脖子,说最近老觉得身体累,晚上睡觉时出汗多,有时候还有点低烧。这几种反应,单拎出来看都不典型,可一旦连在一起,背后藏着的东西就不简单了。
梅毒这病,最初就是靠“伪装”混过去的。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早期的症状往往很轻,有时候只是一粒小小的硬疮,连痒都不痒,几天后自己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根本不会往性病方向去想,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觉得自己“早就脱离那个年纪”了。
可梅毒并不挑人,也不看年龄。我接触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身体一直挺硬朗。有次她孙子带她去医院做牙齿检查,结果医生建议她做个全面血检,没想到查出梅毒阳性。她当场都懵了。
后面一查才知道,是她老伴年轻时留下的“后遗症”,潜伏了几十年,直到免疫力下降才慢慢浮出来。这病的第二阶段更麻烦,不像初期那样只在局部表现,它会开始在身体其他部位作怪。
身上可能出现一些红斑,尤其是手掌、脚底这些地方,不疼也不痒,像是出湿疹,但摸起来有点硬,颜色偏暗,持续时间也长。很多人因为皮肤问题不严重,就去药店买点软膏搽一搽,结果越搽越糟糕。
一些人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脖子、腋下、腹股沟这些地方。表面上看不严重,但里面的炎症已经开始扩散。这个时候如果还不引起重视,拖着不治,病菌就会继续往里钻,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心脏、甚至眼睛。
我那年碰到一个退休干部,六十五岁,因为老是头晕、记忆力变差,以为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家人带他去神经科做了检查,医生却查出是三期梅毒引起的脑膜炎。他儿子听完之后都呆了,说“我爸一辈子正经人,怎么会得这种病?”我当时也没多说什么,这种话,我听得太多了。
得了梅毒,并不代表人品有问题。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不只是性接触。共用剃须刀、牙刷、甚至公共浴池都可能成为传染源。只是很多人羞于启齿,一拖再拖,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我一直跟身边人讲,如果身体出现这三种表现,就该提高警惕:第一种,就是生殖部位或口腔、肛门附近出现无痛性硬疮。这类硬疮常被误认为是小疖子、口腔溃疡,但它的“寂静”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种,是全身出现对称性的红斑,尤其集中在手掌和脚底。很多人一看没痛没痒,就不当回事,可这是梅毒的典型表现之一。
第三种,是反复低烧、夜间盗汗、淋巴结肿大。这些表现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更年期或老年慢性病,但如果这些症状合在一起持续存在,就必须考虑一下是不是感染了梅毒。
我知道,很多人一听“梅毒”两个字,心里就咯噔一下,不敢说,不愿查,更不愿面对。可越是这样,越容易让病情恶化。梅毒其实并不难治,只要及时发现,按疗程打青霉素,康复率非常高。但怕就怕在那种“以为没事”的心态上。
我有个老同事,退休后去社区做志愿者。有一年他参与组织老年人健康筛查,结果在检测中发现四位老人呈阳性。他们都快七十岁了,平时也不出门,怎么会染上?
后来才知道,他们年轻时那代人对性病认知几乎为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经感染过,身体一直带着这个“定时炸弹”,直到现在才爆出来。
所以说,别以为年纪大了就可以掉以轻心。我经常碰到一些“大爷型”患者,脸皮薄,不愿去医院检查,更不愿让家里人知道。可我告诉他们一句话:身体是自己的,命也是自己的,别拿面子赌健康。
我女儿曾听我讲过一个老兵的故事。他五十岁出头,早年在部队服役,那时候条件差,卫生不够规范,可能是在那时候感染的。
后来退伍后一直没什么症状,直到某次单位体检,才意外查出梅毒。他当时还以为是误诊,结果复查三次都一样。他老婆一开始也崩溃了,但后来明白了来龙去脉,还是陪着他一起治好了病。关键在于面对,而不是逃避。
我常说,真正吓人的不是梅毒本身,而是那种“看不见”的它。它在身体里悄悄作祟,等你感觉到它的存在时,往往已经深藏多年。而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群体,正是最容易忽视这类病的阶段。
有次我去乡下参加一个老年健康讲座,讲到一半,一个老太太举手问我:“老李啊,如果我年轻时得过梅毒,后来好了,还会不会复发?”我看着她那双手上泛着斑点的皮肤,轻声告诉她:这病治好了不会复发,但如果没彻底治愈,它会潜伏几十年,等你免疫力下降时,再回来找你。
我们身体的每一次“异常”,其实都是在发出信号。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太忙,太懒,或者太羞于面对,错过了最该重视的时机。所以啊,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我说的那三种情况,哪怕只有一种,也千万别忽视。
我不是在吓唬谁。我只是这些年看得太多了,病人躺在病床上的那种懊悔、家人无助的眼神、医生摇头的叹息……这些镜头,总在我脑海里回放。
每次看到有人因为早发现而顺利康复,我就觉得自己干这一行,值了。
参考文献:
1. 《梅毒临床诊疗指南》,国家传染病防控中心,2022年版
2. 《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3. 《中国性病流行病学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老年人常见传染病识别与预防》,中国老年医学会编
5. 《传染病健康教育手册》,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来源:汪医生健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