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右眼进行性睁眼困难伴双眼丘疹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患者3周前发现右眼内眦部出现一孤立性丘疹,不伴疼痛、瘙痒,不伴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未予重视。
本文原载于《 中华眼科杂志》2023年第11期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右眼进行性睁眼困难伴双眼丘疹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患者3周前发现右眼内眦部出现一孤立性丘疹,不伴疼痛、瘙痒,不伴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未予重视。
2 d后,患者在佩戴眼镜时偶然致丘疹破溃( 图1 ),遂出现右眼眼红、迎风流泪等症状,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眼科,给予更昔洛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患者自觉症状有所缓解。2周之后丘疹蔓延到左眼内眦部( 图2 ),躯干四肢也出现散在分布的丘疹( 图3 ),右眼眼睑肿胀,破溃,睁眼困难,眼周丘疹迅速蔓延( 图4 ),遂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眼科检查:患者右眼眼睑肿胀,丘疹破溃,上覆焦痂,大量水样分泌物,结膜上皮缺损,角膜呈灰白色变,上皮缺失。左眼眼周及睑缘可见多个脐样丘疹,结膜轻度充血( 图5 , 6 )。
辅助检查: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82 mm/h,C反应蛋白82.70 mg/L,抗核抗体可疑阳性。询问个人史,患者于1个月前曾有高危同性性行为,临床高度怀疑为猴痘病毒感染。
于地坛医院接受后续检测,结果回报:皮损样本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猴痘病毒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梅毒血清学阳性;CD 4 + T细胞计数2 个/μl。诊断为“眼部猴痘病毒感染”。皮损出现4周后,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左右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图1双眼丘疹患者发病2 d后右眼情况 1A示上睑缘丘疹;1B示下睑结膜溃疡,坏死组织呈灰白色;1C示虹膜改变
图2 双眼丘疹患者发病3周后双眼外观,可见丘疹分布于双眼眼睑,融合破溃
图3 双眼丘疹患者发病3周后四肢可见脐样丘疹 3A示右前臂;3B示右小腿
图4双眼丘疹患者发病3周后右眼眼睑情况
图5 双眼丘疹患者发病3周后裂隙灯检查法观察左眼前节情况
图6 双眼丘疹患者发病3周后左眼睑缘情况
讨论
猴痘属于正痘病毒科,与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同属,是一种在非洲某些地区流行的人畜共患病毒。2022年5月新型猴痘病毒分支发生社区传播,成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 , 2 , 3 ] 。
此次疫情主要与密切接触(包括性行为)有关,大多数病例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且通常伴随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呈现出新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 2 , 3 , 4 , 5 ] 。此次疫情中,猴痘病毒的潜伏期为7~10 d,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以及口腔、生殖器、肛门黏膜区域的特征性丘疹、囊疱,多数病程自限;虽然眼部受累不常见,发病率仅约5%,但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涵盖结膜炎、睑缘炎、眼睑丘疹、角膜溃疡、结膜浸润、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炎、前葡萄膜炎以及眶隔前蜂窝织炎等表现 [ 1 , 6 , 7 , 8 , 9 , 10 , 11 ] 。
在本文报道的病例中,患者首发症状为严重的眼部表现,发展迅速,全身症状在眼部症状后出现。这可能是猴痘病毒通过自体接种传播到眼表,合并艾滋病、梅毒等感染引发免疫功能缺陷,为病毒在角膜组织内大量复制提供了条件,从而导致迅速恶化的眼部损伤。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