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巴基斯坦向美国供应稀土,给中国“背了一刀”。一时间,“巴铁不铁了”、“铁兄弟反水”之类的话到处都是。
最近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巴基斯坦向美国供应稀土,给中国“背了一刀”。一时间,“巴铁不铁了”、“铁兄弟反水”之类的话到处都是。
但等外交部回应出来后,网友们才发现,这事啊,其实根本没那么夸张。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表态已经很明确,中国早就知道巴美之间的矿产合作这回事,而且中巴之间也沟通过。也就是说,他们和美国的接触不会损害中国的利益,更不会影响中巴之间的合作关系。
甚至连巴基斯坦领导人赠送给美国领导人的那些“稀土样品”,都只是工作人员买的当地宝石原矿样品,不是什么“战略稀土资源”。
所以那些说“背叛”、“分裂”的传闻,真就是“捕风捉影、挑拨离间”那一套。
我们得承认,现在很多国际新闻传播速度太快了,很多人还没搞清事实,就被标题带节奏。
特别是当涉及到中国的核心资源——比如稀土——大家天然就敏感。毕竟稀土是战略资源,是我们国家的重要资源,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任何一点风吹草动,舆论都会紧张。
但也正因为我们是老大,我们更该有大国的气度。
中国的稀土产量、技术、供应链体系,是世界上最成熟、最稳的。市场是开放的,不可能中国一家包揽全球所有稀土交易。巴基斯坦作为我们的“铁兄弟”,有资源、有潜力,如果他们能在合法合规、透明沟通的前提下去跟美国合作,这其实也没啥问题。
说白了,这就像兄弟俩做生意,一个主攻制造业,一个搞点资源出口。只要互相尊重、互通信息,就不会有“背刺”一说。真正的兄弟,是能一起发展的,不是彼此掐架的。
而且我们也得从更大的格局去看。
现在美国对中国搞“去风险”、“去依赖”,不断想方设法去找稀土的替代来源,既想摆脱中国,又想稳住高科技产业。
那他们去找巴基斯坦、澳大利亚、非洲这些国家合作,几乎是必然的。
但问题是,他们能找到吗?能稳定供应吗?能控制价格吗?
其实都很难。
中国这边几十年的积累,不只是有矿,更有提炼技术、产业链配套、设备制造,还有整个供应体系的掌控力。
你就算挖到了矿,没有中国的精炼技术,也做不出能用在芯片、导弹、电动车上的稀土材料。
这就像你有面粉,但不会和面做饼,最后还得来中国买。
这才是底气。
再说巴基斯坦。
这个国家一直和中国关系好。无论是经济、军事、外交,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巴合作的深度都是铁板钉钉的。
从中巴经济走廊,到瓜达尔港,再到水电、能源、铁路、通信项目,中国一直在实打实地帮他们发展。
巴方对中国的态度,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朋友可以选,但兄弟是天定的”。
所以巴铁绝不会傻到为了几个稀土订单去得罪中国。
巴方领导人这次也第一时间向中方说明情况,这就足以说明他们心里有数,他们知道中巴关系的重要性。
更何况,就算巴基斯坦真想大规模出口稀土,那些资源规模、开采技术、出口能力也远不如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就算真想靠巴基斯坦替代中国的稀土,也是不现实的幻想。
从网友反应也能看出一个心态转变。
一开始大家都挺生气,觉得兄弟变心。
但看完外交部回应后,很多人都说:“原来早沟通过,那就没事。”
我们中国现在的实力,根本不怕这点小事。
我们已经不是那个被别人一挤就慌的国家了。
这也体现出一种自信:大国的稳,是从容的稳,不是神经过敏的稳。
该开放的开放,该合作的合作。只要底线清楚,战略安全有保障,我们完全可以胸怀天下。
说到底,这件事反而提醒了我们两点:
第一,国际合作不等于背叛。我们要多看全局,不要被片面的舆论带偏;
第二,实力才是最大的底气。中国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优势、话语权,就能在风浪里稳如磐石。
所以,别被那些“背刺论”、“铁兄弟变心论”带节奏。
中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朋友在干什么。
中巴这段友谊,不是一阵风吹就能散的。
别人买卖几块矿石,我们继续做稀土王者,这才是真格的底气。
来源:李昕言娱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