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关键职务,并通过了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仅一年,女儿宗馥莉突然辞去董事长职务,这场家族与企业的转型大戏,比预想的更加曲折。
2025年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关键职务,并通过了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饮料帝国继承者”,在正式接棒仅一年后便选择了放手。与此同时,她的叔叔宗泽后却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是水军害了她,使她越走越远”,试图解释侄女的辞职原委,却意外引发网友群起反扒,曝光其多年来的“碰瓷”黑历史。
宗馥莉的辞职并非突如其来。这已是她接掌娃哈哈后的第三次辞职风波,但这一次,她没有回头。据内部人士透露,辞职的直接导火索是娃哈哈商标使用“不合规”。
早在2025年2月,宗馥莉便通过其掌控的宏胜集团提交了45件“娃小宗”商标申请,全品类布局与娃哈哈高度重合。这一切源于娃哈哈特殊的股权结构——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在现行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这意味着宗馥莉无法自由使用这个金字招牌。
宗馥莉在短暂执掌娃哈哈期间,确实展现出了不同于父亲的风格。她全力推动以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改革。
对内,她改革组织体系,劝退或调整了多位身居要职的“老人”;对外,她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削减了一些合作多年却未达标的经销商。
这些改革的本意是为让这艘老旧的巨轮重新焕发活力,却意外触动了娃哈哈几十年的“基本盘”。
其中最引发震动的是2024年9月的“渠道清洗”——以年销300万为门槛,4000家经销商被裁,合作商从1.2万精简至8000家。
一位被清退的经销商无奈道:“跟着老宗总二十年,不是靠数字活着。”
当宗馥莉深陷改革困境时,家族内部的矛盾也公开化。她的叔叔宗泽后在朋友圈发文谈及宗馥莉辞职,称此前言论遭网友或水军攻击。
他表示宗馥莉在宗家下一代中出类拔萃,但对中国文化了解不足,德艺皆未修成,难担大任。
然而网友很快扒出宗泽后自己的“黑历史”——2022年做“娃茅”白酒,瓶身抄茅台;2024年出“宗师傅AD钙奶”,名字和包装都碰瓷娃哈哈,还曾被市场监管罚款30万。
更引人注目的是,就在宗馥莉辞职之际,宗泽后推出了新品牌“娃小智”,与宗馥莉的“娃小宗”形成正面竞争。
2025年10月10日晚,娃小智全国招商会暨产品首发盛典在杭州举行,推出AD钙奶、矿泉水、椰子水、八宝粥等产品,吸引200余位经销商参会。
颇具戏剧性的是,宗馥莉是在“胜仗前线”被迫下课的。
虎嗅了解到2024年,娃哈哈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这是娃哈哈创立以来的最高增速。2025年一季度整体销售净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
截至宗馥莉“下课”,娃哈哈在含乳饮料和速食粥两个传统优势赛道,依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然而,良好的业绩并未能保住她的职位。激进的内部改革、复杂的家族内斗、难以调和的利益分配,尤其是商标使用权的争议,最终将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继承者推下了舞台。
辞职后的宗馥莉,将全部精力投向了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娃小宗”品牌。
信息显示,宏胜集团已为“娃小宗”注册了涵盖食品、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的商标。目前,“娃小宗”已经在微博注册了认证账号。
产品端,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瞄准健康赛道,4元定价搭配中式水墨包装,直击Z世代需求。但“娃小宗”上市即陷争议:圆瓶身配水墨画被嘲“AD钙奶成人版”。
市场挑战也不小。抖音旗舰店日均销售额从5-7.5万元骤降至1-2.5万元,“山寨感”“没新意”的评价戳中痛点。
而宗馥莉给“娃小宗”定下的300亿年销目标,几乎是现在娃哈哈销量的八成,难度不小。
回看这场结局,宗馥莉的离开算不上“彻底失败”,更像是一场“及时止损”。宗庆后留下未解决的股权架构、商标归属问题,最终都成了女儿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而对于宗馥莉来说,离开不属于自己的舞台,未必不是另一种开始。她在告别娃哈哈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挥洒的新天地——放下,何尝不是一种拿起。
只是,那辆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娃哈哈”品牌列车,下一站将会驶向何方?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