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二专《焕》的听后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4-06-30 04:47 2

摘要:沉浸多天后,还是对檀健次的二专下手了,从一专的《 Dreams 》到二专的《焕》无论从歌曲的风格,还是歌曲的思维诠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没有对比前,我对《 Dreams 》的感受是情感的细腻和深刻,在淡淡的孤独之下,隐藏着一个想要拼力突破的灵魂。对于孤独、对

沉浸多天后,还是对檀健次的二专下手了,从一专的《 Dreams 》到二专的《焕》无论从歌曲的风格,还是歌曲的思维诠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没有对比前,我对《 Dreams 》的感受是情感的细腻和深刻,在淡淡的孤独之下,隐藏着一个想要拼力突破的灵魂。对于孤独、对于枷锁、对于黑暗里寻找光明,都让我觉得这张专辑是隐藏在梦境里,想要朦胧的光亮之下,揭开迷雾看见未来的倔强。所以作为听着一专的歌曲,我觉得有隐隐的力量感,像自我的救赎。

在二专的对比之下,我好像感觉到两张专辑像歌手心境的变化。或许一专收录的歌是符合当时檀健次本人的心境的,同时也是保守的。一专每首歌的演绎都很好,但与二专相比,无论歌曲的难度、音乐的形式以及态度,都是保守的去制作。像是展现自己能力的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宝贝别人会不会喜欢,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觉。虽然小心翼翼,但作为专辑歌曲演唱的展现者,檀健次的歌曲驾驭能力也是展现出来了。

很显然,一专市场反响还不错,同时在一专之后的一年里,檀健次本人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筹划的二专里,我们看到了他更多可能性。比如歌曲的类型,他没有束缚在当下歌坛盛行的风格里,开始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他的音乐里玩起了创新。复古、传统、创新、超现实等多种混合,与其说这张专辑是檀健次想表达的八个面,不如说,檀健次在向所有人展示,他作为歌手在音乐里的更多可能性!

抛开我们认知里,最近大小歌手只会抄袭、翻唱、固定旋律、口水歌的旧观念,把歌曲的创新和开拓性的,发掘更多音乐可能性的思维,放进评判现在歌手出新歌的要求里,檀健次这张专辑无疑是满足了的。而且很有自己的态度和创新点。立意和概念也很有想法,至少作为一个对音乐专辑有要求的听众,听了这张专辑,会觉得在自己过去的音乐认知的基础上,它有很多的新意和小巧思,让人有很意外的感觉。

在开往南极半岛的一艘邮轮上,某位探险队员说过的一句名言,就像冰山上的一把火,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每个人都有两次人生,当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独一无二的你,第二次人生才真正开始。"如果说《 Dreams 》是被梦境包裹的浪漫诗集,《焕》则是一封找寻"真实"的邀请函,在聚集记忆的时间里,唤醒未发现的自我。 包括先行曲《蒙娜丽莎》在内,檀健次第二张个人专辑《焕》收录共8首歌曲。

这8首关于"我"的音乐作品,是他焕发音乐生机的契机,亦是檀健次探索内心的深度自我解读。他以更个人化的思考,从抒情、摇滚、说唱、 Funk 等不同曲风中,探讨内心世界的表达,也展现了从未有过的音乐尝试,透过不同感官的加乘,呈现出复古风与超现实色彩的混合质地。 千人千面,他人的声音、世界的定义或许能勉力拼凑出一面的自己,但万人万解,如果语言和文字不足矣,那便在音乐创造的"焕象"中找寻最自我的表达。《焕》的八首歌,指向八个不同的生命面向。而每一面,都是最真实的"你"自己。

专辑文案老师,把二专的概念解读为“第二次人生”,也抛出了独一无二的概念,当你意识到只有独一无二的你时,就是第二次人生的开始。这个概念如果只放在音乐里,那么檀健次开启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世界。按这个逻辑理解,再看专辑“焕”,更能体会檀健次独一无二的音乐思维。

用8首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人生理解或是音乐理解,向内观自我,向外化突破,不同的音乐尝试,不同的自我解读,也是檀健次不同的自我认知向外的表达和传递。听专辑里每首歌的时候,我代入自己不同时期和不同的阶段,好像总能找到一个个巧合的画面,作为听众,我们在音乐里找到认知的同感,说明歌曲传递的信息已经展现了出来。

苦情歌霸占音乐圈多年,音乐人们也在寻求变化找方向,为我们的音乐世界创造更多可能性了。(苦情歌也是我很少听华语音乐的原因,太多的爱情苦,我感觉有些矫情了。还是换换方向吧,希望华语音乐多出些更多可能性的歌。)

「焕」梦而醒,重识真我。—— 专辑概念官宣6.3

“我观望着自己——各式各样的、流动的和孤独的。” —— 工作室发文,专辑概念官宣6.3

“我们不仅仅是外部的观察者,也是自己的目击者。”—— 工作室歌单官宣6.5

“置身黑暗,我旁观着怒吼着,直至撕扯出一簇火光。”—— 工作室专辑概念短片6.6

雾起 火舞 风止 雪落 梦结寻己 自无界 我 从未停止… ​​—— 檀健次6.7

在「焕」境中,追逐、停驻、凝视、释放。—— 工作室转发文案6.7

我们沉入海底,但终将被托起,而后无所畏惧。—— 工作室6.9

“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动,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间。”—— 工作室6.10

“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才开始。”—— 工作室6.11

繁星纵变 向永恒 光雨云隙 自成我 —— 檀健次专辑发布当日6.12

以上内容是针对二专“焕”发布前宣传的文案,之所以列出来写一写,是我被这些文案和专辑的立意惊喜到了。首先官宣的“焕」梦而醒,重识真我。”,可以是从一专“《 Dreams 》”里梦醒,看清当下到二专的延续;可以是音乐的朦胧里醒来,重新认识自己的音乐“真我”,有多少可能性或是还可以创造什么;也可以是檀健次本人的经历,经过磨砺,突破迷雾,在打破束缚之后,重新认识自我,定义自己的阶段。

“我观望着自己——各式各样的、流动的和孤独的。”——出自佩索阿的《我不知道我有多少灵魂》。费尔南多·佩索阿的笔墨,写着虚无、矛盾和孤独,也写着平和与超脱。《我不知道我有多少灵魂》带着超脱的视角内观,我是占有者的“我”,还是说,那就是真的我。

文案很绝,诗句很美,内涵很美,工作室的文案真的很惊艳呢。除了定向专辑内容宣传外,感觉每个宣传文案都在跟专辑里的歌曲适配,用文案点歌曲,这样的宣传真的像是细节碎片,等我们将所有碎片收集后,看到了“焕”的全貌。我不知道其他音乐人现在对作品的宣传是不是这样,但我往回扒檀健次二专宣传及以之前的前行曲《蒙娜丽莎》宣传,这种拼图游戏一样的感觉,有说不出的浪漫。

Track 01:《蒙娜丽莎》表象与内心,拉扯与试探,游走在危险与可靠之间的爱恋……檀健次以纯正 Hip - Hop 风的 Catchy 旋律,以极具听觉侵略快感的舞曲元素,在这首现场感极强的流行曲里,描绘"他"与"蒙娜丽莎"在霓虹灯下的相遇。

这首歌作为先行曲,檀健次说这是首“功能歌”,它需要能配合舞蹈,这首歌虽然中规中矩的,但它很有自己的立意在里面,行为艺术家作品的概念用在这首歌里,最大的信任关系也是最危险的关系,特意解读过就不多写了。总之,蒙娜丽莎很 Hip - Hop ,檀健次的唱跳很牛。

Track 02:《炙暗时刻》与电影《至暗时刻》隔空互文,用摇滚的形式塑造了面对困境,不会投降也没有失败,战斗到最后的勇者之态。"炙暗"是态度,"战"则是行动。炙暗时刻,便逆风翻盘。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是根据电影《至暗时刻》而来,这部电影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来自内部的偏见与外部的法西斯战争,带领英国人民奋起反抗,赢得敦刻尔克战役的胜利,度过黎明前黑暗时刻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创作背景,也给这首歌定了基调,一场逆风翻盘的故事。

这首歌的歌词内容在原来的创作基础上有改变的,如果不了解创作背影,仅听这首歌,我会把它代入到娱乐圈的圈子里去。我们知道名利场真的一点不简单,想要有所成就,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围追堵截,以及市场反馈是否买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歌手檀健次如果用这个向内观,我从歌里听到了他所经历的冷嘲热讽,也听到了他在面对这些时的专注和稳定。稳的住的人真的不多,稳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实力。

作为一首摇滚歌曲,在配器方面用上了弦乐,摇滚乐曲在创新上一直不断,配弦乐的也不在少数,但用国际爱乐团配乐录制这首歌,看得出来团队对于作品的用心。用弦乐带动紧张的情绪,逐渐引入到整首歌里,层次感和艺术质感被拉强了。这首歌很燃很动感,不仅有静也有动,所以听起来整体就不会呆,不会听着听着就产生耐受性的厌烦。(不敢想现场乐队带动之下,这首歌得多燃,多让人激动!太适合现场了。)

“置身黑暗,我旁观着怒吼着,直至撕扯出一簇火光。”—— 工作室专辑概念短片6.6

Track 03:《 INU 》假如把爱情浓缩成三个字母,你会选择什么? I 、 N 、U ,正是檀健次与制作人陈珊妮在这首音乐作品里,交出来的动人答案。关于爱情的懵懂与悸动,无需用过多的色彩去描绘,就像这首歌化繁为简的编曲一样,简单的三个字母,便足以描绘爱的轮廓。

当音乐换一种语言,传唱度少一半是音乐界的共识。但也不能忘记了一点,音乐可以跨越语言,跨越国界,INU虽然是首英文歌,但却是我一听命中的歌,太唯美、太纯爱。感觉这首歌的出现不仅没有影响它的传播,还能跨越很多局限的适配生活里的场景。我在午后阳光下听这首歌,我在夜间的霓虹里听这场歌,我看着绚丽的晚霞听这首歌,我看着满头银发相携同行的老人听这首歌。

它像远方的呼唤,唤醒内心里那片静谧的、宁静的、稳稳的幸福。像初恋,纯粹而美好。在音乐本身,这首歌看似简单,但却又保持着古典音乐的一些特性,一种追求极致美感的旋律,在它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增加变化,让听到的人感觉它好像很简单,但它又不简单,处处细节,动人心弦。

在一首歌中,歌手的声音是一把乐器,把所有的声音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首完整的歌。这首歌里,檀健次的嗓音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音色的选择还是唱功,都很好的诠释了歌曲里,人声这把主乐器的魅力。我甚至在这首歌里听不到檀健次换气的声音,每一句的延长音都需要很强的气息把控能力。檀健次的气太长了,这样的气息控制力演唱作品时,才能把细节、情绪、转音技巧等等诠释好。一个词:很专业。

英文歌的发音问题,这里得夸一下,檀健次啊,这是不是你的舒适区啊?如果不是知道歌手是谁,我大概率会以为这是一首国外歌手的曲子。很显然,要做就要做好,要有质感的态度,檀健次做到了。目前这张专辑里这首歌是我循环最多次的了,旋律和声音都很爪耳。(檀健次的音色真的很多变,这张专辑里就很明显,之前的古风歌解读里我有提到过,但还是每次都被他的音色变化惊艳到。)

“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才开始。”—— 工作室6.11

Track 04:《烧掉》这是一首"向自己致敬"的音乐作品,也是一首充满内在力量的歌。《烧掉》创造了一面自我对话的"镜子",让檀健次跟曾经的自己,来了一场灵魂对谈。回看来时路,提醒自己拒绝内耗,该放掉的就勇敢告别,别忘了要继续"疯狂"下去。

《烧掉》一首慢摇,情感太过深刻,如果它是爱情,那么它爱过痛过,痛彻心扉后,要把一切都烧掉,只有将一切都烧个干净才能复活吧。就像那句“你离开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句句没有爱,却处处都是爱。

但这首歌如果送给过去的自己,那个身陷漩涡的自己,它是断舍离,也是翻篇后的崛起。如果敢回望,多少人会说一句“XX,你终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可是,成长的路上,谁又能把握好船舵,让自己一直不偏航?谁又能在所有的否定声中,不跟着内耗自己?就像有些偏执的选择,我们是否敢说一句,这就是我要的结果呢?

路走过了,内省过了,如果前路还沉浸在过去的漩涡里,那什么时候才是前路的开始?作为自己的目击者,我们可以选择将过去都烧掉,只剩下前行的力量。让过去看似疯狂的行为,今天突破自己的束缚,是打破、是洒脱,跨过去后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可能自己会“更爱现在的疯狂”。

檀健次这首歌的音色和《炙暗时刻》不同,更加宽厚。如果结合他的演绎生涯,这首歌也代表现状的话,我觉得我为他感到庆幸。觉醒来,告诉自己,放掉以往勇敢面对当前的疯狂,大胆一点、释怀一点,或许这以后的路会更加精彩,或许会感谢现在的疯狂。这首歌,适合正在内耗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工作、生活、感情、还是什么问题,不防学着大胆一点,烧掉那些琐碎,为自己的未来勇敢的疯狂一把。

“我们不仅仅是外部的观察者,也是自己的目击者。”—— 工作室歌单官宣6.5

Track 05:《美丽的孤独》所谓的孤独,大概就是,甘愿成为永远默默守护着你的河床、海浪、地脉……以亘古不变的存在向浪漫起誓,以此记录生命里那些铭心不忘的 Lonely Moments 。

如果说理解孤独是一种能力,一专的《路过人间烟火》我理解了极致孤独后的平和,而《美丽的孤独》我感受到人一个在享受孤独的人,在自我的救赎。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告诉那个人,你的方向,你的未来,然后不断的告诉你,你很好,你很好,你真的很好。

一个场景:蜷缩的抱着自己,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你很好,你真的很好,劝自己安慰自己,然后把自己自海底托起,从绝望中托起,做自己的河床、地脉,由内而外的力量,由自己给自己的力量,从而无所畏惧的去面对一切。

檀健次这首歌的音色很暖,像一个宽厚的怀抱,告诉你有他在,你可以的,慢慢的随着歌声救赎自己。这首歌是我第一遍听便听哭了的歌。或许还有很多可能,但理解孤独如此深刻,我只能说没有体验过的人,没有办法将它演绎的如果动心。

很显然,我再次被制作团队、词曲人和歌手檀健次感动了,这首歌虽然也不是大起大落的设计,但它是娓娓道来的宽慰,是来自身边的温暖,是唤醒的自驱力,和自己成为朋友,去救活那个沉入海底的自己!(不行了,写着想哭,感动的,嗨,我的朋友,谢谢有你,谢谢你不曾放弃我,一直陪着我!)

换个角度,如果用来表达爱情,这换作是两个人的话,我觉得爱的得伟大,现在能对标的角色也只有《长相思》里的相柳、《欢乐颂》里的谭完明,爱的深沉而伟大。但我不想把这首歌诠释成爱情,虽然它很伟大,但作为一直陪伴着、爱护着、救赎自己的那个“自己”,更有感染力。

嗨,我的朋友,因为有你的陪伴,我无所畏惧!(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感,我有一个幻想的自己,她一直在救赎着我,拉着我,在每一个孤独时刻!给我力量,让我勇于向前而不怕。)

我们沉入海底,但终将被托起,而后无所畏惧。—— 工作室6.9

Track 06:《那些荧火》致小炭火们的一封回信。萤火微光,愿为其芒。当千万颗微光,汇成荧光星河,每一个无畏狂奔的小小你我,终将在音乐中相遇。

这是一封回信,为了读懂它,我去看了很多檀健次与粉丝之间的故事,就像檀健次在读粉丝信的时候说的一样,他喜欢读每个人的故事,因粉丝的幸福与他有关而欣喜。在《那些荧火》这封回信里,他同样在主歌部分作出了回应,像看到大家的故事,有灰暗的,有明亮的,有开心幸福的,他也在告诉粉丝们,青春并非如出一辙,各有各的独特。

然后把自己当作荧火,与粉丝之间的平等,以及因为粉丝们的荧光,让他停下来,就像每一次有机会,他都在到处找自己的粉丝一样。总觉得他把粉丝当成了自己的灵魂力量的来源,这样的感觉不止几次,而是很多次。副歌的词句真的是檀健次自己的人生,他把自己雕刻出来,去经历市场的考验,在多少次的打击之下,他没有放弃,所以他遇到了他的荧火星河。

这首歌旋律看似很简单吧,但他是爱乐团录制配音,檀健次用自己最纯粹干净的声音唱出他的故事,过程中没有设计演唱炫技性的东西,没有其他花里胡哨的配器,简单有层次的弦乐,就连合声也是自己录的,这首歌在我看来,没有技巧全是感情。反倒是越简单越深情。

檀健次歌声的情感演绎能力很强,但我想说这首歌单独当为一首有力量的歌,依然成立,它很温暖,像一个充满能量的朋友,在告诉你我们可以好好的!如果只放在檀健次与粉丝之间表白歌,有点限制它了,但把它拿出来又有点不忍心,因为檀健次本人与他的粉丝之间的相互的情感,还蛮感人的,嗯,就很好听!

“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动,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间。”—— 工作室6.10

Track 07:《一把烟花放完》 《一把烟花放完》是一支摇滚中国风的音乐作品。箫、古筝、笛子等民族乐器与电吉他、铜管等乐器中西碰撞,后段唢呐一响如同英雄归来的号角,为这首战歌注入了一股宏大而戏剧性的力量。 Bassline 以人声旋律为核心,与和声的走向相互辉映,营造出摇滚乐特有的律动和紧凑感。浊酒入怀映肝胆,铁血柔情卸甲还。酣战后,烟花尽,咽下遗憾,潇洒自在。

我是古风爱好者,这首歌踩我心尘上了,它用摇滚和中国风去混搭,果然是放开了肆意的野,创新性的把古风英雄的潇洒和摇滚的放荡不羁相结合,谁还分得清是现在的江湖还是古代的英豪。关于配器、歌曲层次和故事,这首歌太多细节了,想写的太多 我想单独来个听后感。

檀健次的《名士四曲》里演绎帝王音,这里演绎的将军音,想起来他和边江大大在配音室里的飙声音的演绎能力,我有点怕了,一个能配音的配音人,他的声音变化就超过了我对传统歌手的定义。这样下去,他的歌曲音色和声音的可能性、多样性,我甚至觉得他会超出我的认知。

越关注越觉得檀健次在音乐方面的品味和驾驭能力很强,他在带着我开拓我的视野。而不是在我已知的音乐领域内创新,这让我很惊喜,古风有它独特的魅力,希望檀健次在以后的作品里能够出更多带有中国风的作品,真的对他的音乐越来越期待了。

Track 08:《每到周末我要离开地球》"地球人类80亿,只有我能适配你",这是专属于檀健次的宇宙大浪漫主义。这首歌将 R & B 与 Hip - Pop 元素完美融合,令人上瘾的副歌旋律配合不断重复的歌词结构,让听众恍如坠入星海的最深处,跟随节奏逃离地球,让孤独彻底绝迹。

行,快乐的小情歌,比已知的快乐加倍快乐,高记忆点的循环,科幻色彩的故事。上一张专辑里的R&B是着迷,那首歌把爱写的很细腻,这首也很细腻,《着迷》那是心动,这首歌就是热恋,好好好,这爱情谁在谈说一声,我有点酸。

但这首歌不得出支舞蹈吗?这样的旋律节奏?有点华丽,有点小得意?抛开这些不谈,檀健次这首歌跟着迷比,演唱没有太大的难度,这首歌胜在节奏,但我输在嘴慢跟不上,跟唱就算了,跟着迷一样我选择放弃跟唱,直接手舞足蹈跟着嗨皮吧。

二专“焕”,总而言之,檀健次在放开自己的自我束缚,比过去更大胆的去创造音乐,再就是幕后合作人员,一专的时候他保守着制作,所以很多地方他可以游刃有余的,这次的制作8首曲子,各具特色,幕后工作人员都非常厉害,但檀健次在歌手的音乐演绎能力上,依然驾驭的了,这就不得不提了,他应该有更强的驾驭能力,真的有点期待,想看看他的极限在哪里。

檀健次,二专果然很有质感!作为听众对歌手的赞扬,我为檀健次的歌声着迷了。其实很多歌即便听无损,也不如听现场的演绎更有感染力,他的演唱会真的值得去听听看,别的不说,一专二专在现场听,我应该也会很感动!

以上,仅代表作为听众的个人观点!

来源:姬歌看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