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居住在辽宁丹东中朝国境线附近的居民惊讶的发现,连接中朝两国的新义州大桥对面出现了一支朝鲜建筑工程队。
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居住在辽宁丹东中朝国境线附近的居民惊讶的发现,连接中朝两国的新义州大桥对面出现了一支朝鲜建筑工程队。
朝鲜建筑工人操纵着大型建筑机械正在桥的另一侧紧急施工,运输车辆在他们身旁卷起尘土,一群看上去吃饱喝足的朝鲜工人正在工地上如火如荼地干着活。
他们的目标,是那座早已被遗忘在时光里的断桥——新义州大桥。
一轮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在大桥朝鲜一侧斑驳的锈迹上,似乎让这些岁月的痕迹有了勃勃生机。
在这座大桥被荒废了整整10年之后,朝鲜人终于意识到,再不登上邻居迅猛发展的速度,就再也来不及了。
01.
朝鲜变了,整个国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朝方高层在北京参加完九三阅兵后,兴致勃勃地回到国内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国内研发的最先进的火箭燃料系统。
然后在一次惊天动地的试射之后,朝鲜向全世界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洲际导弹覆盖面积,已经不再是韩国和日本了。
虽然朝鲜洲际导弹的目标依旧到不了星辰大海,但是只要是他们想打击的地方,已经在理论上成为了可能。
紧接着,平壤各个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公务员和工人发现,挂在墙上的地图变了。
韩国被换成了另一种标记,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
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朝鲜政府意欲何为的时候,朝鲜劳动党正式宣布,朝鲜与韩国不再属于“同宗”,并通过修改朝鲜宪法永久终结朝鲜半岛的统一幻想。
自此,在朝鲜眼中,韩国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并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再使用和平统一、三千里锦绣江山,八千万朝鲜同胞等象征民族统一的词汇。
换句话说,朝鲜已经彻底把韩国列为了必须要彻底消灭的敌对国家,两国不再有统一的可能,要么白头山的部队一路从北平推到南,要么彻底鱼死网破。
如果世界地图上,朝鲜半岛只能有一个国家,那么必将只有一个朝鲜,或者干脆就是一片焦土。
至此,朝鲜近期做出的各项重大举措和变革,足以再次吸引全世界把目光投向那个神秘之国。
而中朝边境处的那座新义州跨境公路桥梁,像是一条长达3000公里的引线,只不过人们不知道由此点燃的是希望还是战火。
02.
2014年11月,由中方出资22亿元建设的新义州大桥完成了主体工程。
这座桥是在2010年由中朝双方约定,由中方承担全部建设费用,从边境城市丹东一直延伸至朝鲜的新义州。
建设这座桥的初衷,一是为了分担原鸭绿江大桥早已不堪的负重力,二是寄希望于这座新建的双向四车道大桥,能把东方大国生产制造的粮食、药品和其他生物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
朝鲜人民望着这座在建的大桥离自己越来越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越来越大,然而就在2014年11月,朝鲜方面迟迟没有在新义州动工对接的消息,这座代表着人民希望的大桥,就这样,烂尾了。
没人知道为什么,大家只知道,如果桥通了,不但使中朝两国人民受益,整个东北亚也将多出一条经贸动脉,甚至可以直接辐射到俄罗斯远东地区。
然而,还没等到远东,桥就断了,人心也凉了。
两国人民看着在鸭绿江的江雾中若隐若现的断桥,就像是在看一个海市蜃楼,永远是看得见,摸得着,却过不去。
还好鸭绿江上还有一座中朝友谊桥,但是这座建于1943年的桥早已不堪重负,桥面只能单向通过,甚至于无法承载20吨以上的货车通行。
朝鲜人民日思夜想,中国人民也在翘首以盼,直到11年后的国庆华诞,这座已经等待了许久的新义州大桥的另一端,终于等来了迟到的修建。
迟到总比不到好,是谁推动了这一伟大的续命工程呢?
当然是朝方高层。
03.
与其说是朝鲜变了,不如说是朝方高层变了。
这位早就在10多年前被誉为“地表最强80后”的一国之君,如今早已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
从去年开始,他开始有选择地抛头露面,并且一改曾经对外谦卑含蓄的形象,开始变得像他的父辈那样强硬了起来。
朝方高层于上个月月末在处理完国内事务后,乘坐他的专列开启了他的第五次访华之旅。
至今人们仍在猜测他为何如此痴迷于乘坐火车出行这个古老的交通方式,而他也和其他国家的元首一样,拥有一架自己的空军一号——苍鹰一号。
但是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报道中,似乎朝方高层和飞机这个东西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产物。
有人将朝方高层的这种出行方式称为火车外交,也有人戏言他和父辈一样,喜欢“从前慢”。
但是这个42岁的男人显然从今年开始意识到,慢已经成为了自己执政的最大障碍,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推着他不断前行,加快速度带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走上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
来到北京后,朝方高层出席了多场在公开场合举办的各国领导人见面仪式。
镜头中,他依旧肥胖,且在公共场合出现时表现的依然比较拘谨,但难得可贵的是,他开始勇于尝试主动社交,和其他各国领导人热情又不失身份地打着招呼,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尤其是对和自己父辈年龄相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时,他有时的表情就像是一个腼腆的孩子,而有时的表情更像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君。
在九三阅兵的直播中,镜头多次切到他的身上。
朝方高层似乎对东方大国展示的各种新式武器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不断和身边的人沟通着,仅仅依靠翻译似乎已经不能诠释出他对鱼贯而过的神秘杀器的渴望与向往。
也许在那一刻,朝方高层想到的不仅仅是有朝一日能够拥有这些,而是制造他们,使用他们。
而且,从时间上来说,今年,正是一个好时机。
04.
今年是朝鲜解放的第80个年头,朝方高层在平壤凯旋门广场发表了人生中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重要讲话。
他表示:“今天,我们可以如此隆重地庆祝祖国解放节,是因为我们为了在渗有先烈热血的这块大地上建设子孙万代繁荣强大的强国,敢于艰苦奋斗,走过了无愧于历史的征程。”
而朝方高层当然知道要想实现国富民强不是光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
就像做生意一样,在得到之前,必须有足够的本钱去付出,去交换。
而朝方高层选择的付出和交换,是派兵支援俄罗斯,去帮助普京打一场注定与世界为敌的残酷战争。
上万名从未出过国的朝鲜年轻人被送到了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是前所未有的现代战争的洗礼。
据美国和韩国情报部门数据显示,朝军在乌克兰遭受到了严重的伤亡,而俄罗斯和朝鲜的官方口径则一致,朝鲜人民军在几次颇具规模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其作战时英勇无畏的作风甚至赢得了俄军的一致好评。
今年8月,载着朝军牺牲士兵遗体的专机抵达平壤,朝方高层亲自接机,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朝军英勇的战斗事迹。
他允许牺牲军人家属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痛哭流涕,他把幸存军人的头埋进自己的怀里。
有人说他是在表演,是在作秀,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一幕,同时也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
朝鲜就像是上世纪50年代刚刚建国的东方大国,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是源源不断地前进力量及声望和希望。
通过战争,朝方高层连接上了世界的网络,通过外交,朝方高层带领朝鲜拼命追赶世界的脚步,而要做好这一切,首先是要修好那座连接着东方大国和希望的桥梁。
05.
如果说朝方高层坐火车访华,是要和东方大国节奏并轨,那么续建新义州大桥,则代表朝鲜要从里到外迎来一次经济上的发展和飞跃。
因为作为国家的领导者,朝方高层知道,朝鲜不能只有一个自己。
国际制裁、疫情影响、闭关锁国,这些都是导致朝鲜国内经济不断下行的内外因素。
朝鲜的对外贸易额从2013年的60亿美元断崖式下跌至2020年的5.39亿美元,跌幅超过90%,过去十年间,朝鲜将60%以上的外汇收入投入到军事领域,而民生领域的投入被压缩到极限。
2024年,朝鲜GDP增长率仅为0.7%,创下自1997年以来的新低。
虽然出兵支援俄罗斯换来了30万吨俄罗斯小麦,但是朝鲜人民知道,不能全都眼巴巴地指望着别人把种好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填饱肚子。
而俄罗斯又是那么的遥远,只有隔江相望的东方大国,才是榜样。
高铁早已经铺设到了丹东,朝鲜人早就见识到了什么是东方速度。
而东方的经验放到全世界哪个地方都是通用的,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5年1-7月,中朝贸易额达到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这一增长虽然显著,但朝鲜的外汇储备仍不足40亿美元,仅够支付三个月的粮食进口费用。对于朝鲜而言,要真正打破经济发展的困局,必须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所以要把路修到东方去,修到邻居家里,那里有粮食,有资源,有希望。
已有经济专家分析,新义州大桥建成后,两国间的货运时间将缩短50%,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而丹东作为重要的边境口岸,新义州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使丹东有望升级为东北亚区域物流枢纽,预计年过货量将增长三倍以上。
东方大国不仅有桥梁,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对于朝鲜人来说,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只要桥通了,一切就都通了,还有什么能比这个带来的实惠更大呢?
如今站在丹东一侧再望向朝鲜,鸭绿江的薄雾中,新义州大桥朝鲜一侧的施工似乎已经进入了尾声。
按照这种远超预期的速度,预计今年年底时,这座尘封了11年的大桥将正式通行。
到那时,通的不仅是一座桥,桥上行走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一个区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联通的希望。
朝鲜现在搭上一辆高速行驶的车,来得及。
至于什么时候补票,什么时候下车,相信朝方高层心里有数。
来源: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