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早已敲响,极端天气、冰川融化不断冲击着生存环境,这些危机大家多少有感知,但没多少人留意到,哮喘治疗常用的“定量气雾剂吸入器”,正默默推着气候危机往前走。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哮喘患者按下吸入器缓解呼吸急促时,没人会想到,这个救急的小设备竟在悄悄加剧全球气候危机。
本该守护肺部健康的医疗工具,怎么就成了气候“隐形杀手”,面对这种两难,中国药企正拿出办法,让患者不用再在治疗和环保之间纠结。
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早已敲响,极端天气、冰川融化不断冲击着生存环境,这些危机大家多少有感知,但没多少人留意到,哮喘治疗常用的“定量气雾剂吸入器”,正默默推着气候危机往前走。
美国疾控中心(CDC)2023年报告显示,美国约2500万人患有哮喘,而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高温、空气污染会进一步刺激呼吸道,患者数量还在上升。
可偏偏,这群对污浊空气最敏感的人,用传统吸入器治疗时,又在无意间给地球“添了热”——医疗需求与环保责任的平衡难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医生常给哮喘患者推荐的定量气雾剂吸入器,长得像鞋跟,小巧又便携。它靠氢氟烃(HFA)做推进剂,能把药物瞬间喷进肺部缓解症状。
但这东西藏着的气候隐患一点不小: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曾连发两项研究,直接点出“药物吸入器是地球变暖的推手”,问题就出在推进剂HFA上。
专家已经证实,HFA释放到空气中后,温室效应强度是二氧化碳的几千倍,长期累积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研究团队用美国国家药品代码(NDC)处方数据库分析发现,2023年美国吸入器产生的“暖化污染”,相当于53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而且在所有吸入器类型里,定量气雾剂的气候污染占比高达98%,可多数哮喘患者又离不开它维持呼吸,不过研究也明确,部分患者能换用更环保的新产品,这为污染治理指了条明路。
从长期数据看,吸入器的气候污染还在逐年加重,2014到2023年,美国药房售出的吸入器产生的温室气体,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年均排放量高达2490万吨,比2014年增长了24%,在全球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这类医疗设备的污染问题,已经没法再忽视了。
政策推动能明显加速吸入器的环保转型,美国环保局(EPA)数据显示,通过《美国创新与制造(AIM)法案》推进氢氟碳化物减排后,相关领域的转型成效很显著,这也印证了只要政策到位、推广有力,吸入器污染问题并非无解。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HFA有害,为啥不直接淘汰,其实HFA当初能普及,是因为它替代了对臭氧层更致命的CFC(氯氟烃)推进剂,算是过去的“环保进步”。
但随着认知深化,人们才发现它的气候危害——根据《基加利修正案》和美国AIM法案,美国承诺2036年前减少85%的氢氟碳化物排放,这其中就包括吸入器用的HFA,可现实里,部分患者对传统吸入器有依赖,转型并没那么容易。
新一代干粉吸入器虽然环保,实际用起来却有门槛:幼童得搭配“面罩缓冲器”,不然药效会打折,年老体弱者因为呼吸力度不够,也难用明白。
另外,干粉吸入器价格偏高,而美国医保对传统HFA款的报销更慷慨,这也让患者更倾向选性价比高的传统款。
在吸入器环保转型上,欧洲走得更快,已经普及了多款兼具抗炎和急症缓解功效的干粉吸入器,可美国的同类产品还没获批上市,转型进程明显落后。
不过医学界对吸入器改革挺乐观,《JAMA》同期社论就指出,吸入器改革是“医疗行业减碳最有希望的突破口”,多数哮喘患者能在不牺牲疗效的前提下,换用环保型产品,业内也有共识:只要解决好人群适配、价格亲民、医保支持这些问题,全面转型就不远了。
对哮喘患者来说,治疗和环保的冲突确实让人两难,美国肺脏协会也明确表示,不建议患者轻易更换治疗方案——毕竟在新型吸入器没完全普及、适配所有人群前,必须优先保障治疗有效性,不能为了环保牺牲健康。
研究还提到,虽然吸入器的碳排放在全球污染里占比不算大,但气候变暖导致的恶劣空气,已经让哮喘发作频率上升,所以即便在吸入器这种细分领域,减排行动也有实际意义。
就在全球都在探索吸入器污染解决方案时,中国药企主动扛起了责任,在环保型吸入器的研发和推广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这件事注入了“中国力量”。
国内药企专门针对干粉吸入器的技术难点攻关:优化药物配方,提升了稳定性和有效性,设计出一体化儿童专用款,把面罩和吸入器无缝衔接,解决了幼童用药的难题,还采用“低阻力进气”技术,降低了年老体弱者的使用门槛。
价格方面,药企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扩大规模,把成本降了下来,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为例,这款国产产品已经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2023年在国内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超过17亿元,价格还比进口同类产品低。
医保的支持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让更多人能用得起环保款,市场数据也能看出环保型吸入器的普及率在快速提升。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信息显示,2023年国内干粉吸入器销量同比增长45%,在哮喘治疗设备市场的占比,从2020年的15%涨到了32%。
同时,国产产品还在积极出海,部分已经通过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给欧美市场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中国药企的这些努力,既解决了国内患者的两难困境,也为全球吸入器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环保型吸入器正在加速普及。
如今,吸入器污染治理已经被提上全球议程,需要政策制定、企业研发、医生引导、患者选择各方协同发力,中国药企的探索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未来患者既能安心治疗、守护自己的健康,也能践行环保责任、为地球出份力。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环保型吸入器全面替代传统设备的那天不会太远,到时候每个哮喘患者治病时,都能为守护蓝色星球添一份力。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