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地区的调解员专业度不够,复杂的经济纠纷处理不了怎么办?涉及到物业和业主事宜,感觉社区调解不公平,调解的结果不太理想时,如何解决?
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凯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农村地区的调解员专业度不够,复杂的经济纠纷处理不了怎么办?涉及到物业和业主事宜,感觉社区调解不公平,调解的结果不太理想时,如何解决?
10月11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针对网友关注度较高的提升纠纷化解能力,让群众更满意的问题,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凯进行了相关解答。
张凯表示,以公正专业的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妥善解决是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司法局将秉持“专业的事专家做,行业的事行家办,群众的事盯紧干”,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首先,复杂纠纷专业调处。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农产品直播带货等经济纠纷专业性很强。一方面,要引入更多的村居法律顾问,以及退休法官、检察官兼任人民调解员,这些人员懂法律、有经验,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对医疗、劳动争议等纠纷,让行业专家来参与调解。另一方面,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加强调解员选任培训,提升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特别是通过全员培训,提升基层调解员对“重庆调解在线”的使用能力,通过AI赋能,实现法律条文及类似案例智能推送、调解协议自动生成,相当于给调解员配备了一个“随身法律智囊”,提升调解的专业性。
其次,物业纠纷居中调解。公平公正是调解的生命线。针对网友反映的物业纠纷化解问题,市司法局要进一步强化3条“硬规矩”:一是调解立场保持中立,得到各方认可,调解员在调解前要主动征求双方意见,是否申请回避。调解中做到公道正派、不偏不倚;二是调解过程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邀请部分业主、社区干部等共同参与,实现“阳光”调解;三是加强案件质效管理,监督考评到位,将调解过程、办案结果等纳入对调解员的评价管理,对显失公平的,要及时依法处理。
最后,跟踪督办一盯到底。针对网友提出的“调解了一次没结果就搁那儿了”的情况,市司法局将进一步落实“首调负责制”,健全案件督办机制,确保案件处理到底。对于调解不成的,及时引导进入诉讼、仲裁或其他途径依法解决。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