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沙的九月,书店冷气开得很足,汪涵蹲在地上,手指点着一本《楚辞》里的插图,小沐沐把脑袋凑过去,鼻尖几乎贴上纸页。
长沙的九月,书店冷气开得很足,汪涵蹲在地上,手指点着一本《楚辞》里的插图,小沐沐把脑袋凑过去,鼻尖几乎贴上纸页。
杨乐乐站在两步外,顺手把儿子歪到一边的衣领翻好,动作轻得像在整理一张写皱的宣纸。
没人拍照,也没人上前打扰,直到结账时店员才认出他们——原来“明星一家三口”可以这么像普通隔壁邻居,连付款码都是汪涵自己掏手机扫。
这一幕被路人随手发上网,配文只有一句:“原来他们没离婚啊。
”点赞飞快破万,评论区里最高赞是:“人家只是没把日子演给咱们看。
”
把时间往回拨半年,杨乐乐首场直播带货,后台数据屏上的数字一路冲到千万,她握着话筒的手在抖。
汪涵突然从镜头外递来一杯温水,杯沿贴着一张小纸条:别慌,卖不完我全包。
那天夜里,杨乐乐在车里哭了十分钟,说不是为销量,是为“原来我还可以重新开场”。
第二天,汪涵在《天天向上》cue到老婆的新事业,语气像聊家里菜园子:“她敢试,我就敢捧场,反正我湖南台工资卡在她那儿。
”
外人以为这是“合体破婚变”的公关,其实不过是他们一贯的“各打各的锣,同唱一出戏”。
早在2019年,两人就把名字并排写进了“湖南方言保护计划”的捐赠书;去年冬天,省博的汉代漆器修复名单里又出现了“汪涵杨乐乐”四个字,150万,一句宣传没做。
工作人员回忆,汪涵围着展柜转了三圈,最后指着一块掉漆的羽人纹说:“我儿子背《山海经》时专门问过这个,得让他下次来看见完整的。
”
钱在他们家,最常被用到的场景是“买时间”。
汪涵录扶贫节目回不了家,就干脆把节目组拉到长沙郊外,收工后连夜开车四十分钟回去给娃讲《千字文》。
杨乐乐直播排期撞了小沐沐的家长会,她一边开摄像头一边把耳机藏进围巾里,下播才发现销售额冲得比儿子年级排名还高。
两口子没空互相埋怨,只能把“对不起”折成红包——汪涵的红包封面是手写“辛苦”,杨乐乐的回复是“明天我接娃”。
有人统计,2023年杨乐乐的抖音更新了47条“涵哥厨房”:汪涵围着围裙炒小龙虾,锅铲敲在铁锅上声音脆响,背景音是小沐沐背“天地玄黄”。
最糊的一条视频只有三千播放,点赞最高的是“油冒烟了他还先关火递纸巾给我擦手”。
底下粉丝问:哥你可是年入千万的主持人。
汪涵回了一句大白话:“锅铲在我手里,比话筒先让我做人。
”
婚姻哪有那么多神话,不过是把“我”慢慢磨成“我们”。
杨乐乐动手术那天,汪涵在千里之外的山里拍公益片,手机信号一格,他站在土坡上举了十分钟手机,只为看清麻醉签字单上老婆歪歪扭扭的笔画。
后来记者追问为何没停工,他答得也土:“我停了,山里那些等扶贫款的孩子就得停学,她懂。
”杨乐乐术后第一天发朋友圈:麻药过去第一眼看见的是护工阿姨的橘子,也挺好。
没人点赞,只有汪涵留言:回家给你剥更好的。
故事说到这儿,再回头看那些“婚变”“豪门”“女强男弱”的标签,像把旧报纸糊在新刷的墙上,风一吹就掉。
他们不过是把“有钱”当成一张通行证,去买不被打扰的傍晚、买儿子抬头问“爸爸屈原先辈是谁”的瞬间、买博物馆里一块两千年前的木头重新长出纹路。
剩下的,交给锅铲、直播补光灯、还有深夜长沙街头那辆不超速的SUV。
所以下次如果在菜市场碰到杨乐乐排队买剁椒,别惊讶她手机里还放着汪涵刚发的语音:“挑辣的,儿子明天要写作文《家乡的味道》。
”他们早就商量好,把最热闹的名利场关在门外,把最烟火的日子留给三个人慢慢过。
婚姻长不长久,从来不在热搜上,而在谁愿意把购物车里的链接换成对方随口一句“想吃家里的菜”。
来源:阿宝八点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