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阳云岩区,普天社区,62岁的李阿姨以前一天三顿靠外卖剩菜,现在每天10点准时排队,就为抢那口刚出锅的洋芋粑。
“我妈终于肯下楼了。
”
贵阳云岩区,普天社区,62岁的李阿姨以前一天三顿靠外卖剩菜,现在每天10点准时排队,就为抢那口刚出锅的洋芋粑。
她说:“不是贪便宜,是贪热闹。
”
这口热闹,值多少钱?
食堂账本写得直白:两荤两素8块,60岁以上再减2块,80岁以上直接半价。
听起来像慈善,可人家真赚钱——凌晨5点,合作社的货车把还带着泥的萝卜运到后门,比菜市场便宜23%;芯片餐盘一扫,高血压的少盐、糖尿病的低糖,数据同步给社区医院,药费都跟着降。8个月过去,食堂不仅没亏,还攒出3台恒温配送车,150份外卖一路送到失能老人床头,配送费只收1块。
有人担心:便宜等于将就?
后厨直播挂在“黔智养”App,24小时弹幕巡逻。9月抽检,食材合格率100%,餐具细菌数比网红餐厅低67%。
一位大爷每天把直播链接甩到家族群:“看吧,比我家灶台还干净。
”
更香的是“蹭饭”顺带“蹭命”。
吃饭前,顺手把胳膊伸进新装的检测盒,30秒血压血糖齐活,数据直接写进健康档案。
周二周四,社区医院营养师坐镇,免费答疑。
有人把降压药掰成两半省着吃,营养师一句“掰药不如少油”,当月药费立省40。
食堂火了,隔壁理发店、水果摊跟着喝汤。
第三方报告说,老年客流把周边商户人气抬升15%,原本要关门的豆浆店现在早上6点就得排号。
独居老人日均聊天时长增加1.2小时,连派出所都受益:110接警里“家里闷得慌”的求助少了三成。
贵阳最新补贴办法更直白:
食堂撑过半年,政府每餐塞2-4块;90岁以上想吃就吃,财政兜底。
官方话叫“梯度补贴”,老百姓翻译过来就是“放心吃,别省”。
所以,别再把社区食堂当成“慈善厨房”。
它更像一个偷偷运转的社交货币:花4块钱买一份红烧狮子头,顺带买回一桌老友、一次体检、一条救命数据。
最划算的是,连孤独都被打折了。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