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本书,能让你在深夜里读得泪流满面,第二天清晨又感觉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本书,能让你在深夜里读得泪流满面,第二天清晨又感觉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有。
而且,读完它,我才明白,我们平日里纠结的那些破事,在真正宏大的生命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这本书,就是余华的《活着》。
我知道,你可能听过它,甚至看过电影。但请相信我,文字带来的那种直击灵魂的震撼,是任何影像都无法替代的。
我几乎是“跪着”读完的。
这个“跪”,不是卑微,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最原始的敬畏。
01. 你的“难”,在福贵的“苦”面前,不值一提
故事的主人公,叫福贵。
他的人生,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苦难”。
年轻时,他是地主家的阔少,吃喝嫖赌,把百亩家产败得一干二净。从云端跌落泥潭,这还只是个开始。
他被抓去当壮丁,九死一生回到家,母亲早已病逝,女儿也因一场高烧变成了聋哑。
你以为这就到谷底了?不,命运的屠刀才刚刚举起。
儿子有庆,为了给县长的老婆献血,被活活抽干血而死。
女儿凤霞,好不容易嫁了个好人,却在生产时大出血,死在了医院里。
妻子家珍,操劳一生,软骨病缠身,最终也撒手人寰。
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
最后,连唯一的亲人,小外孙苦根,也因为吃豆子,被活活撑死了……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浑身冰冷,大脑一片空白。
余华用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把所有的苦难像流水一样呈现在你面前。他不煽情,不控诉,只是冷冷地告诉你:这就是活着。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那些“工作不顺心”、“感情不如意”、“为钱发愁”的烦恼,简直就像一场无病呻吟的闹剧。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可和福贵比起来,我们那点“难”,又算得了什么?
这本书,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所有沉溺于自我怜悯的人。
02. 最大的震撼,不是苦难,而是“活着”本身
如果这本书仅仅是展示苦难,那它不过是一本“卖惨”的小说。
它真正让我“跪下”的,是福贵在经历了一切之后,选择的态度。
所有的亲人都先他而去,他孑然一身,只剩下一头同样年迈的老牛。
他没有疯,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选择结束生命。
他只是平静地,给那头同样叫“福贵”的老牛,讲述着自己的一生。
他不再是为了什么而活,不是为了财富,不是为了家庭,甚至不是为了希望。他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本身。
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
当一个人剥离了所有外在的标签、财富、情感、关系之后,生命还剩下什么?
福贵告诉我们,剩下的,就是呼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感受风吹过脸颊,是看着田里的庄稼一寸寸生长。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我们总在追求“活得好”,要有车有房,要有体面的工作,要有完美的爱情。可福贵告诉我们,当这一切都被剥夺之后,仅仅是“活着”,就足以值得我们去敬畏。
这种从生命最底层迸发出的韧性,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它让我明白,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
03. 读完这本书,我彻底“想开了”
读完《活着》,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缓过来。
我走出家门,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看着阳光洒在树叶上,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无比真实,无比可爱。
我不再为那些未达成的目标而焦虑,不再为那些失去的东西而悔恨。
我开始学着珍惜。
珍惜和家人吃一顿饭的时光,珍惜和朋友的一次聊天,珍惜每一个能自由呼吸的清晨和黄昏。
因为福贵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你所拥有的此刻,就是无数人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这本书,不是一碗鸡汤,它是一剂猛药。它不会让你感到温暖,它会让你感到疼痛。但正是这种疼痛,才能让你彻底清醒。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命的底色,也照出了我们内心的怯懦与坚强。
写在最后
朋友,如果你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觉得前路茫茫,请去读一读《活着》。
如果你觉得生活一帆风顺,有些飘飘然,也请去读一读《活着》。
它会让你明白,人这一生,可以承受多么沉重的打击,又可以展现出多么强大的生命力。
它不会给你任何答案,但它会让你找到自己的力量。
相信我,这绝对是你人生书单上,不可或缺的一本。读完它,你或许也会像我一样,在某个瞬间,为生命本身,深深地“跪”下去。
你呢?有没有哪本书,也曾让你有过如此震撼的体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来源:文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