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之知识产权保护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8:37 1

摘要:知识产权风险具有隐蔽性强、杀伤力大的特点。一次无意侵权可能导致巨额赔偿,一项核心技术的流失可能让企业失去市场优势。企业必须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管理”,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风控体系。

引言

知识产权风险具有隐蔽性强、杀伤力大的特点。一次无意侵权可能导致巨额赔偿,一项核心技术的流失可能让企业失去市场优势。企业必须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管理”,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风控体系。

一、权属清晰:知识产权归属风险防范

核心原则:明确约定,避免纠纷。这是所有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

【风险提示1】职务成果与员工发明权属不清

未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在职期间完成的发明创造、软件代码、设计稿等作品的著作权、专利权归属公司,导致与员工发生权属争议。

【应对策略】

合同明确约定:在《劳动合同》中增设知识产权条款,明确约定:

员工在职期间,因履行职务或利用公司资源产生的所有智力成果,其知识产权均归公司所有。

员工有义务协助公司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并提供一切必要文件。

签署专项协议:对于研发、技术、设计等关键岗位员工,入职时必须签署《知识产权归属协议》和《保密协议》。

【风险提示2】委托开发/合作开发中的权属陷阱

与外部团队合作开发软件、技术或产品时,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默认归受托方所有,企业支付高额费用后却无法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应对策略】

“谁付费,谁拥有”:在《委托开发合同》或《合作开发合同》中,明确无误地约定:开发所产生的所有知识产权归委托方所有。

明确许可权限:若无法买断,则必须明确约定企业获得的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还是普通许可,以及许可的范围、期限和地域。

二、避免侵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

核心原则:合规使用,源头审查。这是最常见的知识产权风险。

【风险提示3】软件与字体侵权

公司电脑安装使用盗版软件(如Office, Adobe, AutoCAD等)。

在宣传材料、官网、产品包装上使用未获授权的字体(如微软雅黑、方正系列字体)。

【应对策略】

软件正版化:全面采购和使用正版软件,或采用开源替代方案。这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字体合规:购买商用字体授权(如站酷字库、思源字体),或使用已明确声明可免费商用的字体(须仔细阅读授权协议)。

【风险提示4】图片、视频与内容侵权

在微信公众号、官网、广告中随意使用从百度下载的图片、网络视频或音乐,侵犯他人著作权。

【应对策略】

使用正版图库:采购Getty Images、Shutterstock等图库会员,或使用已获得CCO协议授权的免费图库(如Unsplash, Pexels),但仍需注意审查授权条款。

内容原创:文案、视频等内容尽量原创。如需转载,必须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5】技术“踩雷”与商标“撞车”

研发新产品时,未进行专利检索,技术方案落入他人专利保护范围,构成侵权。

申请注册商标前,未进行充分检索,导致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注册申请被驳回或注册后被提起无效宣告。

【应对策略】

实施“专利尽职调查”:在产品研发立项初期和上市前,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利检索与分析,评估侵权风险,并设计技术规避路线。

注册前全面检索:申请商标前,必须在商标局官网及第三方平台进行近似检索,最大限度降低被驳回和后续冲突的风险。

三、主动保护:知识产权资产流失风险防范

核心原则:提前布局,系统保护。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风险提示6】核心技术秘密泄露

核心代码、配方、工艺、客户名单等因保密措施不足,被员工、前员工或竞争对手获取。

未与关键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协议约定不规范,无法约束员工离职后的竞争行为。

【应对策略】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物理隔离:涉密区域限制进入,服务器加密。

制度管控:制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界定密级和接触权限。

人员管理:与涉密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注意: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协议可能无效)。

离职审计:关键员工离职时,进行工作交接和保密提醒,必要时收回相关权限和资料。

【风险提示7】品牌商标保护不力

商标仅注册单一类别,被他人抢注在其他相关类别,稀释品牌价值。

品牌LOGO升级后,未及时申请注册新商标,出现保护空窗期。

【应对策略】

多类别、多地域注册:核心商标实施“主类+关联类+防御类”的注册策略。业务有出海计划的,必须提前通过马德里体系或单一国家申请进行国际注册。

注册后监测:委托专业机构监测商标公告,及时发现他人申请的近似商标并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

【风险提示8】专利价值未能最大化

仅为了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质量低,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护壁垒,或无法进行商业转化(如许可、转让、融资)。

【应对策略】

策略性申请:结合产品和市场规划,构建“核心专利+外围专利”的专利组合,形成强大的保护网。

动态管理:定期评估专利资产,对不再需要的专利可放弃维持以节省成本,对核心专利则要加强维护。

来源:金昌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