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应急广播”科普,银杏果,又名“白果”。《本草纲目》记载“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具有养生功效。
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
街边道路旁、公园的草丛里
会出现一种圆圆的黄色小果子
这些果子就是银杏果
人们常称它为“白果”
图源:科普中国
图源:深圳市场监管
有些爱煲汤的广东人
路过顺手就将果子捡起来
带回家煲汤
白果腐竹猪肚汤、白果甜汤
玉竹白果鸡汤……
等等!赶紧住手!
银杏果有毒,千万不能乱捡
未经专业处理也不能吃!
小心!银杏果会引发中毒
据“国家应急广播”科普,银杏果,又名“白果”。《本草纲目》记载“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具有养生功效。
但未经处理的银杏果含有较多银杏酸,含量达到20mg/kg。这类物质具有明确的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
此外,银杏果的果仁和胚芽中还含有氰化物(一种剧毒物质)和类似生物碱的毒物。
银杏果种皮和果肉中含有致敏成分,若剥壳时汁液沾到手上,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轻则手发红、发痒,重则起水疱、刺痛。
黄色的核心部分果仁中含有氢氰酸、银杏酸、银杏毒素、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若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胚芽中含银杏酸、氢氰酸,是银杏果中毒性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尤以绿色的胚芽毒性最强。
图源:央视新闻
因此,人们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把银杏果捡回家食用,有毒的部分没去除干净,或者蒸煮的时间不够,中毒的风险都很高,严重可导致人死亡。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也曾发文紧急提醒:
路边的银杏果不要乱碰
更不要盲目乱吃,小心中毒!
如果误触或食用了
路边的银杏果
该怎么办呢?
以下急救小贴士,赶紧学起来!
01
银杏果中毒如何处理?
沾到银杏果汁液过敏和误食中毒,应当分情况处理:
■ 轻微皮肤过敏
若接触银杏果后出现轻微皮肤过敏,可用洗涤剂清洁接触部位的皮肤,之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严重接触过敏
若出现全身起皮疹、呼吸困难、喉咙发紧等过敏症状,应立刻停止接触银杏果并立即就医,和医生说清楚“接触银杏果过敏”,及时对应治疗。
■ 食用不当中毒
若银杏果处理不当或过量食用,可能在食用后3小时至4小时内诱发中毒,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惊厥、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也可能出现感觉障碍、下肢瘫痪,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时可采用催吐急救,用手指刺激喉咙催吐,把没消化的果子吐出来,同时立刻拨打120。
图源:健康杭州
02
如何正确食用银杏果?
如果要吃银杏果,首先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另外,一定不能生吃,要按照规范去除有毒部位,再通过加热、蒸、炒等方式降低毒性。
去除毒性部位:去除银杏果的外种皮、中种皮(果壳)和内种皮(衣膜),并抽去胚芽,这些部位含有较高的有毒成分。
彻底煮熟:通过蒸、煮、炖或炒等方式进行烹饪。例如可以用开水煮沸10分钟,然后进行炒制或其他烹饪方法。
控制食用量:成人每次食用量建议不超过10粒,孕妇、婴幼儿应避免食用。
总之,捡路边的银杏果有风险,需谨慎处理,建议去正规渠道买炮制好的白果,更加省心、安心。
除了银杏果
这些野外遇见的小果子
也是潜伏的“健康杀手”
请大家格外警惕
这些“野外小果子”
碰不得!需谨慎!
桃金娘
桃金娘富含鞣质,具有收敛止泻功效。但这种鞣质还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减缓肠道蠕动,一次性吃太多会导致大便结块,难以排出。
野生柿子
而类似的富含鞣质的“小果子”还有野生柿子,它未成熟时含有大量鞣酸,酸得嘴都张不开,敏感体质的人吃下可能导致舌头发麻。
岭南山竹子
岭南山竹子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被称为“黄牙果”,具有天然黄色染料的作用,色素虽然无害,但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食用过多会导致满口“黄金牙”。
海杧果
海杧果全株含有海杧果苷等强心苷类毒素,误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致命。
牛眼马钱
牛眼马钱含有多种生物碱,少量食用也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严重可造成死亡。
油桐子
油桐子果实形如核桃,常被误认为“野核桃”,但其实它是一种含有桐酸和有毒皂素的植物果实。误食油桐子中毒后轻则恶心、呕吐、头晕,重则血便、全身无力、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麻痹而死亡等。
再次提醒大家
面对“野外小果子”的诱惑
观赏为主,勿乱采摘!
若不慎食用出现中毒症状
及时去医院就诊!
来源| 第一现场(公众号)
审核| 唐晓腾 付思琪
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