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拟制裁中国造船业,称将造成 “巨大损害”,中方如何反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1:18 1

摘要: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有关301调查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政府将从2025年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编辑^W.n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有关301调查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政府将从2025年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具体来说,这次公布的调查报告是在2025年4月17日发布的原案,6月12日进行修改完善,10月4日正式发布。

2025 年 10 月 4 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正式发布 301 调查最终报告,明确自 10 月 14 日起对特定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这一政策历经近半年酝酿,从 4 月 17 日发布原案,到 6 月 12 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三条核心管控措施,针对性指向中国造船与航运产业。

根据报告细则,收费标准呈现分层针对性: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将被征收每净吨 50 美元的费用,这一标准远超常规港口规费;中国建造的船舶面临双重计费选择,按每净吨 18 美元或每个卸载集装箱 120 美元取较高值征收,以一艘装载 1000 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计算,仅集装箱计费一项就需支付 12 万美元;车辆运输及滚装船被单独列为征收对象,每净吨收费 14 美元,唯独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被明确豁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报告中称,此举是为 “应对中国造船业对美国产业的不公平竞争”,但未提供具体的 “不公平” 证据。

这一政策覆盖范围广泛,不仅针对中国籍船舶,连外国船东购置的中国造船舶也被纳入管控。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进入美国港口的外国船舶中,约 18% 为中国建造,其中汽车运输船占比高达 32%,这意味着日韩等国的汽车运输企业也可能因使用中国造船舶而承担额外成本。

政策公布后,美国汽车制造商联盟立即发声反对,担忧滚装船收费会导致进口汽车成本上涨,进而推高国内通胀。

根据 2024 年全球造船业统计数据,中国占据全球商船建造市场 55.7% 的份额,而美国仅为 0.13%,中国造船能力约为美国的 232 倍,若以手持订单量计算,差距更接近 300 倍。

中国手持订单达 1.92 亿载重吨,占全球 63.1%,美国全行业手持订单仅 23.5 万吨,相当于中国单一大型船厂的季度产量。

二战期间,美国造船业曾创造 28 小时生产一艘万吨级 “自由轮” 的纪录,1975 年仍以年造 70 艘商船位居全球第一,雇佣 18 万工人。

但随着制造业向亚洲转移,美国船厂因劳动力成本高企(平均时薪约为中国船厂的 10 倍)、设施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逐渐丧失竞争力。

1987 至 1993 年间,美国仅售出 8 艘千吨级以上商船,行业萎缩超 70%。如今美国仅剩纽波特纽斯、英格尔斯等少数军用船厂,且频发质量问题,2018 年 “福特” 级航母因轴承过热返港,2023 年核潜艇焊接缺陷暴露技术短板。

反观中国造船业,自 “中国制造 2025” 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在高端船舶领域持续突破:2024 年交付 13.55 万吨级 “爱达・魔都” 号豪华邮轮,需整合 3.5 万吨钢材、4000 公里电缆与 230 万个设计工时,彰显复杂工程能力

攻克殷瓦钢技术打破法国垄断,同年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 18 艘 LNG 船订单,价值 55.8 亿美元,创全球单笔纪录。

在绿色船舶领域,中国甲醇燃料船、电动集装箱船国产化率超 90%,2024 年出口额同比增长 58.7%。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已跻身全球前三大海运商,助力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船东国,货船服务覆盖 160 多个国家的 1500 个港口。

特朗普政府加码限制中国造船业,本质是试图以贸易手段遏制中国海洋实力崛起,缓解自身海权动摇的焦虑。

美国战略界将中国造船业优势与海军现代化直接挂钩。哈德逊研究所更直言,中国对全球海运的控制力可能成为抗衡美元制裁的 “杀手锏”,直接威胁美国霸权根基。

在本次 301 调查措施之外,美国国会还拟议《美国船舶法案》,提议对中国船厂维修的美国船旗船征收 200% 关税,要求 15 年内中国输美货物 10% 由美国船舶运输。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这些手段构建排他性海运网络,既遏制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空间,又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实现 “彼消此长” 的战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策略已形成两党共识,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制裁,到拜登政府延续 301 调查,再到当前措施落地,政策连续性凸显其战略紧迫性。

尽管美国政策针对性极强,但对中国造船业的实际冲击有限,行业韧性与全球市场布局有效对冲了单边限制。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84% 关税,涵盖船舶零部件、港口设备等品类,直接影响美国相关产业出口。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9 月,中国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 12%,其中绿色船舶占比达 45%,高附加值订单逆势增长,显示市场对中国造船实力的认可。

美国进口商协会测算,额外船舶费用将使美国进口商品成本平均上涨 3.2%,加剧通胀压力;农业、汽车等依赖海运的行业多次游说国会,警告政策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

美国运输物流协会在 10 月 6 日的声明中直言,“在本土造船能力无法替代的情况下,打压中国船舶只会伤害美国企业”。

中美造船业的实力逆转,正在重塑全球海权利益格局。

中国推动的 “数字丝绸之路” 与海外港口布局,与美国主导的排他性网络形成竞争。

2024 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海运贸易额增长 15%,中国造船舶成为区域贸易的主力运力。

这种基于商业合作的布局,与美国的军事胁迫形成鲜明对比,也让更多国家选择与中国保持航运合作。

官方信源及链接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301 调查船舶相关费用最终裁定》 发布时间:2025 年 10 月 4 日 链接:https://www.cbp.gov/trade/remedies/301-investigations/ship-related-fe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执行事项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5 年 4 月 10 日 链接:http://www.customs.gov.cn/manzhouli_customs/566020/3392762/566021/6458566/index.html

观察者网:《美国自信崩塌的反应还不如德川幕府》 发布时间:2025 年 4 月 26 日 链接:http://m.toutiao.com/group/7497428360608350720/?upstream_biz=doubao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25 年 1-9 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5 年 10 月 8 日 链接:http://www.cansi.org.cn/info/detail/6-2487.html

来源:青天御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