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捷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受益所有人穿透分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17:40 1

摘要: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绿捷")成立于2014年9月9日,法定代表人葛均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23122681027,企业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该公司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校园餐食供应商之一,业

1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绿捷")成立于2014年9月9日,法定代表人葛均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23122681027,企业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该公司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校园餐食供应商之一,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涉及5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日供餐量超过50万份,2024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上海市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团餐百强企业"。

从股权结构看,上海绿捷是一家港澳台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唯一股东是香港注册的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以下简称"香港GreenExpress"),持有上海绿捷100%股权。这种境外公司全资控股境内运营实体的结构,是典型的"红筹/离岸SPV直控内地运营主体"模式,在资本运作和税务安排上具有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股权穿透和分析的复杂性。

2 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认定分析

2.1 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认定标准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在证券和基金领域,实际控制人的定义可能包含公司股东。具体认定标准包括:

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2.2 上海绿捷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分析

基于上述法律标准,对上海绿捷的实际控制人分析如下:

股权控制路径:上海绿捷由香港GreenExpress全资控股,香港GreenExpress是澳大利亚食品加工巨头Kilcoy Global Foods(以下简称"KGF")的全资附属公司。KGF的股权结构显示,刘氏家族信托(Ananta信托) 持股45.44%,为第一大股东;厚生投资(Hosen Capital)持股38.95%,为第二大股东。刘永好女儿刘畅为Ananta信托的委托人和保护人。董事会与经营管理控制:KGF董事会中,张天笠(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任董事会主席,王航(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兼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任董事,刘畅(刘永好之女)任董事,三人享有投票权和投资权,能够决定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此外,上海绿捷的董事长陶煦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董事,是刘永好家族核心管理团队成员;总经理葛均锋通过上海厚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新希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产生股权关联。实质控制关系:尽管刘永好家族不直接持有上海绿捷股份,但通过多层级股权结构、信托安排以及管理层渗透,能够实际支配公司的行为。9月15日"虾仁发臭"事件中,警方通报提到绿捷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从未出现在公开资料中)要求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宣称下架原因是"虾肠外溢,有泥沙",刻意隐瞒发现虫体的真实情况,这进一步证实了幕后实际控制人的存在。

表:上海绿捷实际控制人认定分析表

认定标准符合情况法律依据表决权控制刘氏家族信托与厚生投资联合控制KGF 84.39%股份,间接控制上海绿捷《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董事会控制KGF董事会中,刘畅、王航、张天笠享有投票权和投资权,决定财务和经营政策《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经营管理控制上海绿捷董事长陶煦、总经理葛均锋均为新希望系核心管理人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财务利益控制刘氏家族通过信托安排从上海绿捷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3 受益所有人穿透式分析

3.1 受益所有人的法律定义

根据《反洗钱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 Owner)是指最终拥有或控制公司的自然人,以及对公司进行最终有效控制的自然人。在反洗钱领域,受益所有人的认定需要穿透到最终的自然人,避免通过复杂结构隐匿真实身份。

3.2 上海绿捷受益所有人穿透分析

对上海绿捷的受益所有人进行穿透式分析,需要逐层解剖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和控制关系:

第一层: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表面上的股东是香港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100%控股),法定代表人葛均锋。第二层:香港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
该公司是KGF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20日,几乎专为收购上海绿捷而设立。其董事包括王航、张天笠(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陈云仪(厚生投资执行董事)。第三层:Kilcoy Global Foods (KGF)
澳大利亚食品加工巨头,2013年由厚生资本和刘永好联合收购。其股权结构为:刘氏家族信托(Ananta信托):持股45.44%,刘畅(刘永好之女)为信托的委托人和保护人。厚生投资:持股38.95%,由王航、张天笠创立,与新希望集团关系密切。其他股东:包括国际金融公司(3.35%)、Delibeef Co., Ltd.(8.71%)和AA投资者(5%)。第四层:厚生投资(Hosen Capital)
厚生投资由王航、张天笠于2010年创办,专注于食品领域和中型市场并购。王航同时担任新希望集团的副董事长,厚生投资的初创团队大多来自新希望金融业务部门。新希望集团通过关联企业(如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持有厚生投资的股份,形成资本纽带。刘永好家族(特别是刘永好及其女刘畅),通过刘氏家族信托实现最终控制;王航张天笠(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通过厚生投资实现对KGF的实际影响,并进而控制上海绿捷。层次实体名称注册地所有权/控制权最终自然人或家族第一层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上海运营实体无直接自然人所有者第二层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中国香港100%控股上海绿捷KGF及其股东第三层Kilcoy Global Foods (KGF)澳大利亚100%控股香港GreenExpress刘氏家族(45.44%)、厚生投资(38.95%)第四层刘氏家族信托(Ananta信托)离岸持有KGF 45.44%股份刘永好、刘畅第四层厚生投资(Hosen Capital)开曼群岛持有KGF 38.95%股份王航、张天笠

4 法律风险与合规建议

4.1 存在的法律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上海绿捷目前的股权和控制结构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信息披露不透明:复杂的离岸架构和信托安排使得实际控制人隐匿幕后,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关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要求。警方通报中提到的"实际控制人张某某"未出现在任何工商登记信息中,进一步证实了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关联交易风险:上海绿捷与KGF旗下其他企业(如威海味岛食品、上海芸味食品)可能存在不公允的关联交易。葛均锋(上海绿捷法定代表人)同时在多家食品供应链企业担任监事,可能导致利益输送,例如上海绿捷餐食中冻肉、炸物比例偏高的问题。食品安全责任规避:由于实际控制人隐匿在多层股权结构之后,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如"虾仁发臭"事件),责任追究难以穿透到最终受益所有人,运营层面的负责人成为"替罪羊",而幕后资本却能置身事外。反洗钱合规风险:复杂的离岸架构和信托安排可能被用于隐匿受益所有人身份,引发反洗钱合规风险。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和非银支付机构应当识别并核实受益所有人身份,上海绿捷的结构对此造成困难。

4.2 合规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以下合规建议:

实质重于形式穿透识别:建议监管部门依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和《反洗钱法》的规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穿透认定上海绿捷的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强关联交易披露:要求上海绿捷及其境外控股公司KGF详细披露与上下游企业(如威海味岛食品、上海芸味食品)的关联交易情况,确保交易定价公允,避免利益输送。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建议在《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2025年12月1日实施)中增加条款,要求校园配餐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避免通过复杂架构规避责任。优化股权架构:建议刘永好家族及厚生投资简化上海绿捷的股权架构,减少离岸层级,提高透明度,以符合《反洗钱法》关于受益所有人识别的监管要求。

总之,上海绿捷作为一家涉及民生领域的校园餐配企业,其复杂的股权和控制结构不仅带来了法律和合规风险,也影响了公众信任。通过强化穿透监管、提高透明度和明确责任,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来源:Whistleblowerlawy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