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80一瓶的飞天,抢不到;1500的青花汾,也抢不到;480的水晶剑,还是抢不到。
3180一瓶的飞天,抢不到;1500的青花汾,也抢不到;480的水晶剑,还是抢不到。
7月刚出的数据,十家头部酒企一起喊涨,电商秒空,黄牛笑疯,普通人连空瓶子都摸不到。
我就纳闷:酒到底是拿来喝,还是拿来供?
先说茅台。
i茅台3.0上线,数字藏品+区块链,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给黄牛发新枪。
6000万注册,450万日活,看起来人多,真实比例一算,九成九是抢来就挂闲鱼。
茅台1935一年卖120亿,听着吓人,可线下店还是那句“没货”,店员自己都没见过整箱长啥样。
五粮液更夸张。
85亿砸下去,10万吨新产能,AI勾调,机器人闻香。
可老酒客一句话戳破:机器再牛,也酿不出记忆里的那口糟香。
数字酒证说得漂亮,扫码溯源,结果扫码完,酒还是留在仓库里打转,真正流到餐桌的没几滴。
汾酒倒是在国外刷存在感。
东南亚直接整了个“东盟纪念版”,一季度海外涨两倍。
可国内超市货架上,青花30复兴版永远贴着“到货通知”。
老外喝的是新鲜,我们喝的是寂寞。
洋河把梦之蓝绑上火箭,航天纪念款一飞冲天,电商增长45%。
线下烟酒店老板却吐槽:货都堆在直播间,价格倒挂,卖一瓶亏五十,全靠补贴吊命。
泸州老窖更鸡贼。
鸿运568上市就秒光,实际投放量不到两吨,饥饿玩到极致。
明代窖池申遗,听着像给历史贴金,说穿了就是给涨价找理由。
习酒刚脱离茅台,立马推大师珍藏。
营收涨28%,可价格直接对标1573,钱包先抖三抖。
以前还能捡漏,现在连口汤都喝不上。
剑南春算良心?
水晶剑480-520横盘一年,没疯涨。
可春节销量飙33%,厂里马上加三条自动线,产量一放大,价格立马抬头,稳只是暂时的幻觉。
郎酒把“庄园酱酒”挂嘴边,吴家沟生态区投产,产能飙到5万吨。
听着像田园牧歌,其实就是圈地讲故事,好给青花郎再涨两百找台阶。
古井贡春晚一露脸,Q1涨40%。
龙年典藏版贵得离谱,喝完瓶子都舍不得扔,可酒还是那口酒,年味全靠广告续。
西凤最会整活。
红西凤直接干到1299,转身和高校合建研究院,科技名词一箩筐。
老陕一句话总结:再研究,还是那股子凤香,变不了天。
看完一圈,套路一样:限量、纪念、数字、生态、科研,五个词轮流上热搜,目的只有一个——涨价。
产能年年扩,仓库年年满,可终端永远没货。
酒企、黄牛、平台三方唱戏,普通人连票都抢不到。
最扎心的是,年轻人已经不想陪玩。
低度潮饮自己整,小甜酒、果味威士忌,自己调,自己爽。
白酒再香,也抵不过“买得起、喝得到、不心疼”六个字。
所以别问今年哪款酒值得囤。
能原价买到的,就是好酒;
喝完不心疼的,才是朋友。
剩下的故事,让他们自己倒杯里慢慢吹,我们只看价格签,然后转身去买可乐。
来源:快乐的书签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