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开始纠缠在中场,到德阳队反“客”为“主”,在第36分钟时率先破门,以1球优势上半场领先;下半场,绵阳调整战术,奋起反击,最终让惊喜在第94分钟时发生,进球将比分扳平。
比赛结束,“阳哥”的传说还在继续
□新声
“哥俩好”再出川北版!
10月7日晚,绵阳九洲长虹队坐镇主场,迎战德阳重装队。
像许多人预料的那样,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决。
从一开始纠缠在中场,到德阳队反“客”为“主”,在第36分钟时率先破门,以1球优势上半场领先;下半场,绵阳调整战术,奋起反击,最终让惊喜在第94分钟时发生,进球将比分扳平。
那一刻,球场内外的呐喊,撕裂夜空!
领先不松懈,落后不气馁。两队为观众和球迷贡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当比分定格在“1:1”平分秋色,“川北阳哥”的气质,在坚韧中彰显!
焕新升级的三台体育场,见证了这场被称为“双阳德比”的较量。这一战,不仅关乎“川北双雄”积分榜名次之争,更牵动着一场关于“阳哥”的趣味论战。
在川人的幽默里,“阳哥”是对绵阳、德阳的拟人化戏称。赛事未起,就有人笑言:赢球是“阳哥”,输球是“阳弟”,脚下见真章。看似戏谑的调侃,实则藏着川人特有的豁达——用“自黑”拉近距离,嘴上说着“要赢你”,心里却盼着两个城市都能拿出真本事,越比越“好看”——当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什么是“哥”?
一个“哥”字,看似简单,分量却重若千钧。“哥”不是自封的,拼的是实力,比的是担当。真正“大哥风范”,从来不止于赛场胜负。
赛场之外,“哥”有“哥”的担当。
德阳,左手托着三星堆的古蜀文明,青铜神树间藏着三千年文脉;右手擎起“重装之都”的产业大旗。这里工业底蕴源远流长,承载着四川制造业的荣光。
绵阳,正如其队名“九洲长虹”,九洲在空管系统、雷达探测领域深耕不辍,长虹在电子信息、新型显示产业持续领跑。两大本土企业如同“双子星”,与“中国科技城”的核心使命深度契合,用科技创新书写新时代答卷。
两地同为古蜀文明发源地,文脉相通;同在工业布局中各担重任,相互成就。有网友妙语点评:“川B+川F=川Best Friend”这道友谊公式,巧妙道出两座城市的关系——车牌代码不同,发展路径各异,但“哥俩”始终并肩同行,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强的搭档。
比赛之前,“哥”有“哥”的格局。
德阳以书信温情致意:“历史长河里,我们本就是同根而生、并肩而行的兄弟。”一句亲切的“走人户”,瞬间拉近两座城市的距离。
绵阳的回应同样亲昵:“这次‘老友会’,无论输赢,南郊机场都是阿德你的北郊机场。”这番幽默喊话,将城市资源化作“趣味筹码”,既巧妙营销自己,也邀请德阳携手共飞。
一来一回、眉来眼去,硬是把对抗赛化作了绕指柔。
比赛之后,“哥”有“哥”的风范。
终场哨响,双方球员相拥致意,汗水与笑容交织,无关输赢,只敬热爱;球迷自发清理看台垃圾的举动、为对手精彩配合响起的掌声,让比分的界限变得柔和。体育精神的纯粹与城市品格的温暖,在这里交融。
出来“混”,谁不想多交朋友,“互捧”才“够友”啊!
纵观本赛季“川超”,城市间的“你追我赶”投射到球赛中,既像对话,又像拉歌,更像交融。这不仅强化城市认同感,更搭建起兄弟城市在经济、文旅领域的“友好比拼”平台。
这场“双阳德比”,早已超越一场足球赛的范畴。绵阳主场作战,可谓掏心掏肺掏家底:赛前发布文明倡议书,开放2万多个免费停车位;志愿者培训、交通疏导无微不至。激光秀、无人机展演科技感十足,展示各地风情的拉拉队,以及周边的特产与文创专区,将体育与文化、旅游巧妙串联。
是夜的体育场,一曲《超越梦想》,唱出了每个人心中那份永不散场的热爱。
当《真心英雄》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起身、齐声高歌,每一句都满是热血滚烫,每一拍都饱含温情共鸣……这不仅是绵阳的迎客之道,也是“川超”各队的共同待客之道——把比赛当成招待挚友的机会,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为进球欢呼、为拼搏动容,更在这座城的烟火与活力里,找到心动的理由。
较量之后,再看谁是川北真“阳哥”的论战,答案已然清晰:“阳哥”之争,争的不是高低优劣,而是在竞争中凝聚的发展共识,在比拼中升华的城市情谊。
比赛结束了,但“阳哥”的传说仍在继续!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