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云淡风轻地表示,俄罗斯官方从来就没什么“去美元化”的政策,更没想过要跟美元过不去。之所以走到今天本币结算这一步,完全是被踢出美元体系后的“被迫”之举。
编辑:康康
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聚光灯下,普京的一番话,让全世界的观察家们都有些猝不及防。
他云淡风轻地表示,俄罗斯官方从来就没什么“去美元化”的政策,更没想过要跟美元过不去。之所以走到今天本币结算这一步,完全是被踢出美元体系后的“被迫”之举。
这话说得,简直像个受了委屈的无辜者。可大家伙儿的记忆还没那么差,过去这些年,高举“金融主权”大旗、号召全世界摆脱美元霸权的,不正是莫斯科吗?
这从一个勇猛的“反叛者”,突然变成一个被动的“受害者”,形象反差之大,让人不禁要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要理解普京这番话的弦外之音,我们得先看看大洋彼岸那位可能重返白宫的“商人”。
特朗普这个角色,向来被看作是可以坐下来谈生意的,但唯独在一件事上,他表现得极度敏感,那就是美元的地位。
特朗普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任何削弱美元全球地位的行为,都等同于让美国输掉了一场世界大战。他曾放出豪言,只要他在任,就绝对保证美元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他曾公开威胁金砖国家,谁要是敢继续推进去美元化,就等着面临百分之百的关税和市场准入限制吧。巴西总统仅仅是提了一嘴美元替代品,特朗普就扬言要对这些支持国加征10%的关税,而且说到做到,转头就对巴西真的加征了高达50%的重税。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普京此刻的表态就显得意味深长了。他把“去美元化”定义为一种被动的、迫不得已的应对,巧妙地把自己从美元体系的“挑战者”,变成了被西方金融霸权排挤出去的“受害者”。
这套新说辞,不仅是说给美国听的,更是说给全世界,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听的。你看,不是我主动要破坏规矩,是你们先动手把我踢出局的。
这样一来,破坏全球金融稳定的责任,自然就甩给了制裁的发起者,自己反倒占据了某种道义上的同情分。
然而战略上再怎么巧妙包装,也掩盖不了经济现实的“骨感”。俄罗斯之所以要收缩战线,根本原因在于,“去美元化”这条路走得实在太坎坷了,外部的替代方案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让国内本就脆弱的金融体系雪上加霜。
就拿被捧为“样板工程”的中俄贸易来说,超过九成的交易确实是用本币结算了。但问题来了,俄罗斯卖油卖气挣来的人民币,由于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很难像美元一样在全球自由投资和储备。
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人民币最终又只能用来买回中国的商品。这形成了一个贸易闭环,却也把俄罗斯的资金流动性给部分锁死了。
如果说跟中国的合作还算是有来有回,那跟印度的石油交易简直就是一场“货币尴尬”的现场直播。俄罗斯向印度出口了大量石油,换回来的是堆积如山的印度卢比。尴尬的是,卢比在国际上的流通性极低,这笔巨款捏在手里,根本花不出去。
最后怎么解决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双方竟然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模式。更打脸的是,印度还曾明确拒绝过俄罗斯提出的、用人民币来支付石油款项的建议。这活生生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国际贸易的汪洋大海里,非主流货币就是一艘随时可能搁浅的小舢板。
外部替代方案走不通,内部的金融状况更是惨不忍睹。战前,1美元还能换大概75卢布,现在官方牌价已经贬到了105卢布。这还只是官方数字,在黑市上,卢布的真实价值已经彻底崩盘,1美元甚至能换到560卢布,这跟废纸有多大区别?
价值的断崖式下跌,伴随的是严厉的管制。俄罗斯实行“单向兑换”,只允许你把美元换成卢布,严禁民众把卢布换成美元。这种堵死的政策,加上曾经一度高达15.8%的十年期国债利率,赤裸裸地暴露了市场对这个国家经济和货币信心的彻底丧失。
在这种背景下,再高调地喊反美元口号,无异于经济上的自我伤害。更讽刺的是,尽管嘴上说着不要,俄罗斯的国家和权贵阶层手中,其实还攥着数量可观的美元资产。就连俄罗斯央行自己,从2022年3月起就确认,“不禁止美元在俄境内流通”。身体,终究是比嘴巴诚实。
经济上的困窘,最终必然反映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俄罗斯的美元困境,深层次上是其全球战略内在矛盾的体现。
它既盼着美国衰落,又深深恐惧一个由中国主导的新世界秩序。而它失败的“去美元化”尝试,正危险地把自己推向那个它最警惕的未来。
普京的战略构想里,有一个“猴虎相争”的剧本。他希望中美两大强权相互消耗,而俄罗斯则可以像聪明的猴子一样,在山顶上看着,最终坐收渔翁之利,维持一种脆弱的全球平衡。
在这个理想局面里,美国实力相对衰退,但中国又没能强大到形成单极主导。
可现实是,经济上的失血迫使俄罗斯在能源出口和商品进口上,越来越依赖中国。这种依赖性,与它那个保持中立、坐收渔利的战略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
这种对华依赖,已经快要触碰到一根敏感的红线。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38.21亿美元,而两国之间货币互换协议的总额度,换算下来大约是187.5亿美元。这意味着,持续扩大的顺差,很快就会把这个互换额度给撑爆。
到那个时候,俄罗斯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金融绑定,加深依赖。要么就得限制贸易,但这会直接损害本国经济。
这种两难的局面,让俄罗斯对美元崩溃的前景感到一丝忧虑。
它真正担心的,是美元体系一旦真的垮了,自己并不会成为新世界的共同缔造者,反而会从一个旧体系的边缘者,沦为一个新体系里,更加无足轻重的“次级伙伴”。
所以,普京在瓦尔代俱乐部的这番表态,与其说是“认怂”,不如说是一声困兽的低语。
这是俄罗斯在战略叙事、经济现实和地缘博弈这三重巨大压力之下,所能做出的最现实的选择。它公开承认了单方面挑战美元霸权的失败,也暴露了其在全球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尴尬与脆弱。
这当然不代表“去美元化”的浪潮就此终结。恰恰相反,它可能标志着这一进程进入了一个更复杂、也更务实的阶段。
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未来的道路,不再是高喊推翻旧体系的宏大革命叙事,而是在一个短期内无法逃离的美元主导世界里,如何用更灵活、更低调的方式,艰难地寻求生存空间,并拼尽全力避免在未来的中美格局中,彻底丧失自己最后的战略自主性。
来源:采风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