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一句话戳破窗户纸,西贝后厨大整改,羊肉串现切现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21:24 1

摘要:要说这几年餐饮圈子里,哪个话题比隔壁老王家大妈的八卦还劲爆,那必须是“预制菜”这三个字。

要说这几年餐饮圈子里,哪个话题比隔壁老王家大妈的八卦还劲爆,那必须是“预制菜”这三个字。

它就像一个魔咒,尤其当它和“西贝”这两个字黏在一起,那威力,简直能把整个舆论场炸上天。

我记得清清楚楚,就在几个月前,一刷手机,铺天盖地都是那件事。

老罗,就是那个锤子手机没做成,转头在直播界混得风生水起的罗永浩,随口一句吐槽,说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恶心。

这话一出,评论区瞬间就成了火药桶,一点就燃。

你说奇怪不奇怪,大家伙儿平时吐槽预制菜的那么多,但老罗这随口一说,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把所有人的不满都给点燃了。

结果呢,西贝那叫一个措手不及。

平日里,他们引以为傲的,是餐桌上那个金光灿灿的小沙漏。

那个玩意儿可不只是个计时器,那是承诺,是招牌,是“25分钟上不完菜就免费”的霸气宣言。

可现在,这个承诺突然变得有点讽刺。

大家开始琢磨了,为啥能这么快?

搞半天,敢情不是师傅手快,是热菜师傅的活儿快啊。

这一波信任危机,真把西贝打懵了。

我有个朋友,那时候正好在郑州西贝吃饭,给我发了张照片,好家伙,那么大的店,饭点儿就那么两三桌客人,服务员比顾客还多。

他吐槽说,那气氛尴尬得,恨不得直接跟服务员说“你别站着了,坐下来一起唠唠嗑吧”。

那几天,各种数据也出来了,据说日营业额直接掉了上百万,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面对这种情景,我都能脑补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心情,估计是如坐针毡,急得直冒汗。

所以,你看,在商言商,没辙了,只有自救。

9月15号,西贝发了封致歉信,态度倒是挺诚恳的,承诺在2025年10月1号前完成全国门店的调整。

这操作,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主动把自己的“罪行”都列出来,然后一一改正。

你不是说我预制菜吗?

行,那我改!

这场“大变活人”的戏码,最精彩的部分,必须是羊肉串。

以前,这玩意儿是提前调味、串好、冷冻,再拿到门店来烤。

这就好比你花钱看演唱会,结果发现是放的录音。

但现在不一样了,西贝把“西贝现烤羊肉串”这五个字刻进了DNA。

我专门去门店看了,真有厨师在那儿现切、现串、现烤,虽然因为生意不咋地,大部分师傅都在旁边杵着,但那个“现场感”是拉满了。

要说这波操作里最绝的,还得是西兰花。

你知道吗,那代金券上的公示赫然写着,有机西兰花将增加“一个月的使用期标识”。

一个月!

我当时看到这都笑了。

店员解释说,之前保质期有两年,但我们一般一两个月就用完了。

这话听着咋那么耳熟呢?

就像你妈跟你说,这菜过期了,但我昨天才吃,没事。

这波“欲盖弥彰”,简直是营销鬼才。

但你要说它没用吧,它确实也在传递一种信息:我们现在对新鲜度的要求更高了。

这场风波,其实也暴露了整个餐饮行业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的界限,到底在哪儿?

按照某些定义,中央厨房做的菜,不算预制菜。

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我哪知道你是中央厨房批量生产的,还是提前做好冻起来的?

我只知道,这菜端上来,它不是现炒的。

这种信息不对称,才是最大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这事儿也把其他餐饮品牌给吓得不轻。

老乡鸡,动作快得跟闪电侠似的,立刻在官微上发声明,强调自家是“现做”的。

你看,这就是高下立判了。

一个是被动挨打,一个是主动自证。

西贝是亡羊补牢,老乡鸡是未雨绸缪。

现在,西贝为了挽回口碑,大手一挥,就是各种无门槛代金券。

我吃个饭,店员直接塞给我一张100块的券,感觉就像在说:“大哥,行行好,下次还来吧!”

这种近乎哀求的姿态,真的让人又好笑又心酸。

所以,当西贝取消了25分钟计时沙漏,开始现烤羊肉串的时候,这背后藏着太多故事。

有消费者对“真”的渴望,有企业对信任危机的恐慌,更有整个行业在灰色地带里摸爬滚打的挣扎。

那么,问题来了,沙漏没了,羊肉串现烤了,你还会回去吃吗?

或者说,这次西贝的“真心”,能换回你重新踏进店里的勇气吗?

来源:甜点党GPk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