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起发生在 2025 年 7 月的车祸,至今仍在中澳两国网络上发酵。肇事者是 23 岁的华裔女子杨兰兰,而被撞的 52 岁司机乔治・普拉萨拉斯,现在连起床都需要旁人搀扶,他的 GoFundMe 筹款页面上,八千多澳元的善款连一次复健费用都不够。更让网友愤怒的是
7月那场让全澳华人圈震动的劳斯莱斯车祸案,最近又有了新剧情。不是因为肇事者终于露脸道歉,而是法院撤销了一项指控,保释条件还给放宽了。
没错,说的就是那个开着150万澳元库里南、凌晨越线撞飞奔驰司机的杨兰兰。
最新消息:她最初被控五项罪名,其中一项“不当驾驶行为造成人身伤害”已被撤销。
这起发生在 2025 年 7 月的车祸,至今仍在中澳两国网络上发酵。肇事者是 23 岁的华裔女子杨兰兰,而被撞的 52 岁司机乔治・普拉萨拉斯,现在连起床都需要旁人搀扶,他的 GoFundMe 筹款页面上,八千多澳元的善款连一次复健费用都不够。更让网友愤怒的是,撞人者不仅没露过一次面,最近还成功让法院放宽了保释条件。
事故现场警察给杨兰兰做呼气酒精测试,结果直接呈阳性。可当被带去警局做进一步检测时,她却死活不肯配合。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天下午她就签了保释协议出了警局,穿的还是香奈儿套装配 Miu Miu 渔夫帽,一身行头值五千澳元,手里还拎着杯外卖咖啡。
而受害者乔治的遭遇很快被他的雇主、电台主持人凯尔・桑迪兰兹曝光。“我的乔治是最棒的员工,被救出来第一句话居然是问下周的工作安排。” 桑迪兰兹在节目里哽咽着说,乔治靠开车养家,现在车毁了人残了,全家生计都断了。
为了凑复健费,乔治的家人只好开通 GoFundMe 筹款。可半个多月过去,只筹到八千多澳元,连一次专业康复治疗的费用都不够。有网友算过,乔治后续的手术费、护理费加起来至少要几十万澳元,这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
反观杨兰兰,日子过得照样滋润。有人扒出她住在悉尼沃拉拉区的顶层海景公寓,那片区域的房价每平米要几万澳元。出事的劳斯莱斯是 2025 款库里南,零售价超 150 万澳元,而她名下还有一辆白色劳斯莱斯敞篷车。更蹊跷的是,律师在法庭上承认,杨兰兰 14 岁就来澳洲读书,现在还是 “学生身份”,没工作也没收入记录。
“没工作却开两辆劳斯莱斯住豪宅?” 这事儿在华人圈炸了锅,很快就传出 “她交了 7000 万澳元保释金”“名下有 2700 亿存款” 的传言。可警方后来直接辟谣,说保释根本没设金钱条件,那些离谱的财富传闻全是假的。但杨兰兰的钱到底从哪儿来,至今没人能说清。
就在乔治躺在病床上发愁医药费时,杨兰兰那边传来了更让人窝火的消息:她的保释条件被放宽了。
最初法院给她定的规矩挺严:每晚 9 点到早 6 点不准出门,每周一三五必须去警局报到,还得上交护照不准开车。可第二次开庭时,她的律师直接代她申请 “减轻监管”,理由是 “杨兰兰长期受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困扰,几乎不出门”。
更离谱的是,法院还真同意了。现在杨兰兰不仅不用遵守宵禁,每周去警局报到的次数也从三次减到了一次。消息一出,澳洲网友直接炸了:“受害者断了收入躺医院,她倒好,凭‘心理问题’就能松绑?”
更让人寒心的是,从车祸发生到现在,杨兰兰别说赔钱了,连句道歉都没有。第一次开庭她视频连线露面,第二次直接让律师代劳,只有 10 月 17 日的庭审被要求必须亲自到场。有网友翻出她的照片,发现她在公众场合永远戴着帽子口罩,除了一次短暂露脸,几乎没人见过她的正脸。
杨兰兰的操作之所以这么 “丝滑”,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她的律师 ——John Korn。这个名字一出来,熟悉澳洲华人圈的人都愣了:这不就是当年帮高云翔打性侵案的那个金牌律师吗?
虽然还没实锤是不是同一个人,但网友已经扒出,这种级别的律师每小时收费要上千澳元,普通老百姓根本请不起。“专接华人敏感案件” 的猜测,让这起车祸案更添了层迷雾。
要知道,澳洲对危险驾驶的处罚可不轻。之前有个华人新移民潘某,开车时因为看不懂英文路标撞死人,虽然没酒驾没超速,还是被判了 3 年 4 个月监禁。而杨兰兰不仅涉嫌酒驾、逆行,还拒绝酒精检测,导致他人重伤,目前面临的 “危险驾驶致重伤” 罪名最高能判 7 年,可她却能一次次放宽限制,难怪网友会质疑 “规则是不是对有钱人另有一套”。
杨兰兰有没有心理问题,外人无法判断。但她作为驾驶者,越线撞人,这是事实;她作为社会成员,至今未向受害者表达歉意,这也是事实。
现在距离 10 月 17 日的庭审越来越近,杨兰兰的财富来源、心理问题的真实性,还有她到底该承担多少责任,这些疑问都得等法院给出答案。但不管结果如何,这起车祸已经撕开了太多现实:
乔治躺在病床上众筹救命钱,杨兰兰在顶层公寓里享受生活;受害者失去收入来源,肇事者却能靠 “心理问题” 减轻监管;普通人撞人面临重罚,有钱人却有金牌律师保驾护航。
希望杨兰兰亲自出庭那天,她摘下的不只是帽子和口罩,还有那层“隐身于财富与身份之后”的冷漠。
毕竟,法律可以撤销一项指控,但一个破碎的人生,永远无法“撤销重来”。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