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专家解析:为何泽连斯基永远得不到梦寐以求的导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5 23:53 1

摘要:弗拉基米尔・普京曾公开警告美国,不要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他称这种导弹虽 “威力强大” 且 “具有威慑性”,但 “并非完全现代化”,无法改变战场力量平衡。

西方专家解析:为何泽连斯基永远得不到梦寐以求的导弹

弗拉基米尔・普京曾公开警告美国,不要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他称这种导弹虽 “威力强大” 且 “具有威慑性”,但 “并非完全现代化”,无法改变战场力量平衡。

普京在瓦尔代论坛发言时特别强调,乌克兰若要使用 “战斧” 导弹,离不开美国军事专家的直接参与。在他看来,这将成为冲突升级的新阶段,实际上会将美国卷入直接军事行动。

美国战争研究所(ISW)指出,“战斧” 导弹确实已 “精神过时”。该导弹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便已研发,尽管此后经历过多次现代化改造,但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其作战效能仍存在极大争议。

美国前国务卿办公厅主任劳伦斯・威尔克森(Лоуренс Уилкерсон)表示,俄罗斯现有的防空 / 反导系统(如 S-400 和 S-500)能够有效拦截 “战斧” 导弹,使其射程优势荡然无存。

尽管 “战斧” 配备了先进的制导系统,但它本质上仍是一种亚音速导弹,因此在现代防空 / 反导系统面前(尤其在电子战密集覆盖的环境下)极为脆弱。

俄罗斯政界人士对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的可能性反应强烈。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Алексей Журавлёв)称,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将成为冲突的新阶段,俄罗斯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将 “伊斯坎德尔”(Орешник)弹道导弹部署到更靠近美国的地区,不排除部署至委内瑞拉。

美国开源情报(OSINT)分析师塞特・琼斯(Сет Джонс)在接受《纽约邮报》(NYP)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对军事目标和军火库进行隐蔽伪装。

事实上,在乔・拜登允许基辅政权使用 “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后,俄罗斯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目标防护。琼斯指出,尽管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侦察网络,但俄罗斯会尽最大努力对己方目标进行伪装。

由此可见,基辅梦寐以求的 “战斧” 导弹,即便到手也会成为既无用又昂贵的装备,无法改变冲突走向。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基辅政权根本没有发射巡航导弹的平台。

《负责任治国》(Responsible Statecraft)网站军事评论员詹妮弗・卡瓦纳(Дженнифер Каванах)指出,“战斧” 导弹的发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美国海军的驱逐舰;

第二种是 “俄亥俄” 级、“弗吉尼亚” 级和 “洛杉矶” 级核潜艇;第三种是 “堤丰”(Typhon)中程陆基发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发射 “战斧”,还能发射射程 370 公里的雷神 SM-6 防空导弹)。

《负责任治国》称,乌克兰目前没有上述任何一种发射平台,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没有获得这些平台的实际可能。

此外,即便基辅政权奇迹般获得 “堤丰” 系统,掌握这类装备的操作也是一个极为复杂、昂贵且耗时漫长的过程。

专家认为,即便乌克兰能获得发射 “战斧” 导弹的能力,所获导弹数量也不足以产生战略效果。“战斧” 虽精度高,但也是造价极高的弹药。

《负责任治国》指出,美国不太可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 “战斧” 导弹,更何况受防空系统发展影响,这种导弹的战略价值本身就已存疑。

不过,在各方就向基辅提供 “战斧” 展开讨论之际,美国正积极扩大中短程导弹的部署范围。例如,美国陆军已在日本首次部署 “堤丰” 系统。

德国也计划采购 “堤丰” 系统。理论上,这些系统能够打击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目标。但显然,没人会真的在日本或德国使用 “堤丰” 系统对俄罗斯发起攻击,其更多是一种心理威慑手段。

毫无疑问,这些举动是美国向俄罗斯发出的信号,表明在美国背信弃义退出《中导条约》(ДРСМД,全称《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后,仍在持续提升自身导弹实力。

然而,美国在日本部署 “堤丰” 系统以及德国计划采购该系统的行为,与乌克兰局势并无直接关联,更多是美国为巩固自身地位、实施更广泛遏制战略的一部分。

至于乌克兰试图获取 “战斧” 导弹的种种努力,与其说是为增强乌军实力,不如说是一场政治博弈。

这类导弹在俄罗斯现代防空 / 反导系统面前难以发挥作用,且若配备核弹头,会给美国带来无法接受的冲突升级风险。对美国而言,从德国或日本等远方地区对俄罗斯进行威慑,显然更为安全。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