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中秋节,中秋节的时间固定在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中秋”。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同时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中秋节,中秋节的时间固定在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中秋”。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同时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秋分祭月,《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秋夕月”指的就是在秋分这天祭拜月亮,早在春秋时期,古代的帝王就开始在秋分祭拜月亮,秋分前后各种粮食、瓜果陆续成熟收获,人们用新收获的作物来祭拜月亮,以祈求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由于我国历法的改变,人们在秋分这天并不一定能见到月亮,因此人们把祭月的时间改到八月十五。
到了唐代时期由于国力兴盛,人们在中秋节祭月的基础上增加了赏月、闹花灯、猜灯谜、饮桂花酒等习俗,同时将中秋节与嫦娥奔月、吴刚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联系起来,中秋节正式成为全国性节日;而到了北宋时期,人们正式把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月饼也开始慢慢成为节令食品。
老话说“中秋三不空,来年不受穷”,在我国民间有着中秋“三不空”的说法:
第一个不空指的就是“月不空”,即在中秋节这天晚上最好有月亮,这很好理解,人们以圆月兆人之团圆,因此在中秋节这天晚上看不到月亮在人们看来是一件不完美的事,在我国民间就有着“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的说法;
第二个不空指的是“人不空”,这同样很好理解,中秋节本身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如果这天家人不团圆,那么也间接表明这家人不团结,人情世故淡薄,到了中秋节家人都不团聚,那也说明这个家庭很冷清;
第三个不空指的是“桌不空”,在中秋节这天晚上我国民间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祭月”,祭月时人们会在户外朝着月亮的方向设月神牌位,然后摆上粮食、瓜果、月饼等进行祭拜,以祈求五谷丰登、心想事成。因此,这里的“桌不空”也是在提醒我们: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不要忘记祭拜月亮。
中秋节正值三秋大忙时节,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在我国农村就有一句老话叫“冬天冷不冷,就看中秋”,说的就是中秋节的天气会影响冬天的天气走势,今天就是中秋节了,那么今年冬天会很冷吗?我们看农谚是咋说的。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中秋节当天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会下大雪,厚厚的雪会覆盖在麦苗上。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冬天下大雪对于农民来说是好事,厚厚的雪覆盖在麦苗上就好比铺了一层地毯一样,雪不仅能阻止土壤内部的热量向空气中散发,同时雪又能阻止冷空气入侵,这样一来越冬的麦苗就不容易遭受冻害,麦苗的越冬能力会大大提高;此外,雪中含有大量的氮化物,因此下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肥田的作用,同时融化后的雪水还能滋润土壤,这样来年麦苗返青后会长得更加浓绿,麦子的产量会更加容易提高。
因此,冬天下大雪预兆着来年的年景会比较好,这是农民非常希望看到的。
“闻雷鸣”指的是听到打雷声,老话说“中秋闻雷鸣,腊月雨雪多”,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中秋节这天打雷,那么这预示着到了腊月(农历十二月)的时候雨雪天气会比较多,这也表明冬天会很寒冷。
当冷暖空气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时就容易打雷,中秋节打雷也预示着往后降雨比较多,这为冬天出现雨雪天气提供了水气支撑,因此中秋节打雷往往预示着冬天雨雪天气会比较多。
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如果腊月雨雪天气多,那么一方面可以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虫,这样来年害虫的数量就会相对少,农作物会相对不容易患病虫害;另一方面,腊月雨雪天气多,可以有效的缓解春旱的发生,这不仅有利于越冬作物开春返青,同时还有利于农民接下来春耕春播,这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中秋节当天刮北风,那么说明冷空气的势力已经比较强,这也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寒潮天气会比较频发,冬天会特别的寒冷。
寒潮过于强烈会导致大降温,像冬小麦、蚕豆、油菜等越冬作物很容易遭受冻害,越冬作物会因受冻而减产。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中秋节这天下霜,我们早晨起来可以在草上看到白色的冰晶,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会相对的暖和,我们即便穿比较单薄的衣服也能过冬,说明是“暖冬”。
冬天暖和对于老人或者体质弱的人来说会相对友好,但是却非常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如果冬天过于暖和,那么本该处于休眠期的麦苗就很容易徒长,徒长的麦苗由于植株体内养分得不到积蓄,麦苗本身的抗寒能力就会降低,往后若遇到降温天气,那么麦苗就很容易遭受冻害;此外,暖冬还会让害虫安全的越冬,这样等到来年天气变得相对暖和时,害虫就会大量繁殖,农作物会更加容易患病虫害,在古代人们没有高效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一旦农作物患病虫害,那么农作物就容易严重减产。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好理解,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八月十五这天阳光明媚,那么这预示着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不会过于寒冷,这同样表明是暖冬。
正所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天过于暖和往往预示着年景不好,这预示着来年农作物很容易减产。
总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中秋节的天气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正所谓“冬天冷不冷,就看中秋节”,如果中秋节下雨、打雷或者刮北风,那么就预示着冬天会特别的寒冷;而如果中秋节是晴天,那么预示着冬天会相对暖和。
今日中秋节,你们那里的天气如何?欢迎留言。
来源:乡村小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