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菲特说过:“市场就像上帝,只帮助那些本身就很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财,但大部分的人,将就着过日子而已。
但你不要因为发财难,就灰心丧气,掌握了方法,还是有机会的。
巴菲特说过:“市场就像上帝,只帮助那些本身就很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仅仅是努力,肯定是不够的。说实话,没有目标的努力,还不如停下来休息。
通常,那些闷声发大财的人,会用一种方法:穷靠人性,富靠人品。
01
穷靠人性,坚持“利”。
你是不是觉得,唯利是图就是贬义词?
事实上,这个词语一开始,并不是贬义,而是宣扬商人爱岗敬业的精神。
其出处在《左传·成公十 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春秋战国时的诸侯,互相争斗,为了利益可以放弃士兵和百姓的生命。
但是商人们不一样,他们为了利益,不是拼命争斗,而是心无旁骛地算数,记账,算盘打得啪啪响,夜里还要核对一整天的收入。一大早,又要开门营业。
商人们为了银子,睡得比狗晚,起来比鸡早。
就是街上有人游街,有人娶媳妇,有人打斗,商人都不会跑过去看,还是守住店铺。商人知道,看热闹的人多了,那总有人消费,自己哪能去看热闹呢?
商人为了税负问题,也会结交官员、供应商、农民等,社交很广,也把利益放在第一位。
商人把社交,当成一种交换,和普通人攀亲带故,不一样。就导致很多人认为,商人很恶毒。
其实商人就是冷酷,原则性很强,取舍很清醒。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描述商人:“千万不要问理发师是否需要理发。”
你问不问,都是一个答案:要理发了。只有你要理发了,理发师才有收入。
同样,你问卖衣服的人,衣服好不好看。废问题一个,人家肯定说好看。
要是你换一件衣服,人家肯定告诉你,更好看。
你问卖鞋子的人,鞋子款式是新的吗?还是废问题一个,人家肯定说是新的。就算是旧款,也会告诉你,有小地方改了,很新。
也许你买的鞋子,是前年的仓库积压货。人家一般不会告诉你的。
商人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自私、贪财”的人性,用起来,还敢于展示。
有一个商人,更是很露骨地说:“你穷,是因为你没有野心。”
当你一门心思去赚钱的时候,就没有收入很低的道理。
唐朝的韩愈,3岁时,父亲去世;10岁时,哥哥去世,他不得不和寡嫂一起过日子。
好不容易做官了,但是收入微薄。他就帮人写墓志铭,赚取副业的钱。
一些行为不端的人,韩愈在其墓志铭上,也会进行调整,就说其优点。
当时有一个叫刘乂的人,就揭露韩愈:“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不管别人说什么,韩愈仍旧通过讨好式地墓志铭,为自己捞钱。
别人喜欢听好话,这是人性;韩愈喜欢钱,这也是人性。大家的人性都得到了满足,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了。
厚着脸皮做人,专注做一件事,在一个行业里混,你总是会赚到更多钱的。
02
富靠人品,坚持“德”。
当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进一步发财呢?
很多人发现了,守财比赚钱更难。
一夜之间,就返贫的人,也有;无形之中就被套牢的人,也有。
现在流行一个“三十万存款定律”——一个人有了三十万,就会想买房子,换一台好一点的车。结果就背上房贷车贷了。
存款反而变成了负债的开始,太不可思议了。
也有人,在有存款之后,就横着走。这就引起了别人“仇富”,后果也是堪忧的。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聪明的富人,会做一些善事,来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从而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被群众关注和爱护。这就实现了“藏富于民”。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开美食店的人,赚了不少钱。他就设立一个环卫工休息点,也给环卫工免费提供开水、米粉等。
把宣传一做开,周围的人都对美食店老板,竖起大拇指。从而顾客就络绎不绝。
在对外人树立德行的时候,还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导,一定要立德。
这一点,也符合很多家训里说的“留德给子孙,胜过留钱”。
比方说,范仲淹在做大官之后,在家族设立了范氏义庄,把家族里的富人都带动起来,帮助穷人。
义庄延续了八百多年。可见财富的保护,有多好。
带着子女去做好事,去关注弱势群体,子女会得到很好的教育,也懂得勤俭节约,钱来之不易。
子女在人群中做好事,会得到表扬,从而就慢慢积累了人气,以后要干嘛,都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家庭会得到周围的的帮助,青睐,那就是“八方来财”。
还有,低调是德。你默默无闻地做自己,别人不知道你有多少钱。你就没有把人家比下去,也没有引发人家的嫉妒。
03
很多好的人品,是在克制人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们丢掉人性,就用人品,就总是弄丢利益,总是不好意思赚钱,会越来越穷。
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在人性、人品上,进行选择和侧重,就再好不过了。
人穷的时候,穷在闹市无人问,你只能靠自己;人富的时候,富在深山有远亲,你有机会靠他人。
人也是有多面的,一边君子一边小人,不奇怪。
闷声发大财的人,贪心有度,大度有尺。
来源:自由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