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先唠个邪乎的:你知道“杀神”白起死后有多憋屈吗?正史里他是被秦昭襄王赐剑自尽,可民间传说里,他死得比这狠十倍——被秦军押回长平战场,活生生埋进土里,就为了镇压那些被他坑杀的赵军阴兵。
咱先唠个邪乎的:你知道“杀神”白起死后有多憋屈吗?正史里他是被秦昭襄王赐剑自尽,可民间传说里,他死得比这狠十倍——被秦军押回长平战场,活生生埋进土里,就为了镇压那些被他坑杀的赵军阴兵。
更绝的是,天帝还给他定了“千斩不赦”的罪,每三十年就得挨一次砍头刑,要砍够60万次才能赎完罪。你可能会说“这也太玄乎了吧”,但咱顺着往下说,你就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少老百姓的“爱恨情仇”。
先说说长平之战那档子事,这可是白起“杀神”名号的由来。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掐架,白起带着秦军把赵括的45万赵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最后赵军投降,白起干了件让后世骂了两千多年的事——把40多万降兵全给坑杀了。正史里没说具体咋坑杀的,但光这数字就够吓人的,相当于当时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全部兵力,堆在一起能把长平的山沟填满。
可长平这地方,打从白起坑杀赵军后,就开始闹邪门事,邪到啥程度?白天走在路上能听见鬼哭,晚上荒地里全是绿油油的鬼火,风一吹还带着哭嚎声。
来往的客商路过这儿,明明白天还好好的,晚上住一宿就没了气;当地村民更惨,家里的牲口动不动就失踪,孩子夜里还总说“有穿盔甲的叔叔来拉我”。
你猜咋着?老百姓以为是亡魂闹的,赶紧凑钱建庙祭拜,还请了道士来超度,可不管是烧纸钱还是念咒,一点用都没有——这阴兵咋就这么难搞定?
更邪乎的还在后头,有一年长平旁边的一个县城,全县老百姓一夜之间全没了,房子里的锅还热着,衣服还晾在院子里,就是不见人影。传言一下子就炸开了:“是赵军阴兵饿了,把老百姓当粮食吃了!”这事儿闹得太大,直接传到了秦昭襄王耳朵里。
当时白起已经因为不听命令得罪了秦王,打仗也用不上他了,有人就给秦王出主意:“白起是杀这些赵军的人,只有用他的命才能镇住亡魂!”
秦王一听,立马下令把白起押到长平。传说里,秦军在当年坑杀赵军的地方挖了个大坑,把白起推进去,活生生埋了,连个全尸都没给。你猜结果咋样?还真邪门,自打白起被埋了之后,长平的鬼火少了,哭嚎声没了,老百姓也能睡安稳觉了。
可咱琢磨琢磨:白起杀了40万人,现在用他一条命换一方太平,这账算得过来吗?他这算是还债,还是又添了一层罪孽?
可别以为白起死了就完事了,阳间的债还没还清,阴间的惩罚就来了。唐朝有本志怪小说叫《酉阳杂俎》,里面就写了白起在阴间的遭遇:天帝说他杀孽太重,给了个“千斩不赦”的罪名,每三十年就得被砍一次头,要一直砍到“一劫”之后才能赎罪。
咱先算个数,“一劫”在传说里差不多是1955万8千年,除以30年一次,那就是65万1900次砍头——好家伙,这得砍到猴年马月?
可问题来了,白起就一个脑袋,哪经得起这么多次砍?老百姓早就想到这茬了,于是又编了一堆转世的故事。
明朝人写的《七修类稿》里说,洪武年间杭州有个道观,里面有条一尺长的大蜈蚣,被雷劈死了,围观的人凑过去一看,蜈蚣背上居然写着“白起”俩字——合着他投胎成蜈蚣,还得挨雷劈?
宋朝更有意思,有个屠夫杀猪,一刀下去,猪皮上竟印着“白起”的名字,吓得屠夫当场就把刀扔了。还有唐朝人说,白起跟另一个秦将王翦,从来没逃过“三恶道”——要么当畜生,要么进地狱,要么变恶鬼,就算偶尔投生成人,也活不过20岁,不是病死就是意外死。
更解气的是,不管他投胎成啥,只要一死回阴间,就得先挨一刀砍头,砍下来的脑袋还得扔粪坑里泡着——这惩罚,主打一个“罪有应得”?
其实咱都明白,这些传说全是老百姓编的。为啥呀?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白起杀了40多万降兵,就算他被秦王赐死,老百姓也觉得“便宜他了”。
于是就编出活埋镇阴兵、阴间砍头、投胎挨雷劈这些故事,不是真信有鬼神,而是想出口气——你做了恶,就算朝廷不治你,天也会收拾你,这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说真的,你听完白起这些传说,觉得解气不?要是换作你,当年知道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你会编个啥故事“惩罚”他?是让他投胎成过街老鼠,还是让他永远困在长平战场听亡魂哭?评论区聊聊,咱看看谁的“脑洞”更符合老百姓的“善恶观”!
来源:芝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