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亲戚一家在我家吃住一周今年他们又想来,我全家去自驾游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3 16:07 1

摘要:陈磊把后备箱最后一个收纳箱往里推了推,箱角蹭到车壁发出“咔嗒”一声。他直起身,用手背抹了把额角的汗——九月底的阳光还带着韧劲,晒得小区里的香樟树叶都蔫蔫的,柏油路面泛着一层热气,踩上去软乎乎的。

陈磊把后备箱最后一个收纳箱往里推了推,箱角蹭到车壁发出“咔嗒”一声。他直起身,用手背抹了把额角的汗——九月底的阳光还带着韧劲,晒得小区里的香樟树叶都蔫蔫的,柏油路面泛着一层热气,踩上去软乎乎的。

“爸,你磨磨蹭蹭啥呢?我妈都把豆浆装好了!”副驾驶的车窗降下来,女儿陈诺探出头,扎着高马尾的脑袋上还别着个新发卡,是前几天李梅带她去文具店买的。小姑娘手里攥着个全麦面包,咬得腮帮子鼓鼓的,“对了,我把充电宝塞你背包侧兜了,路上手机别没电。”

“知道了,这就来。”陈磊应着,绕到驾驶座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的瞬间,冷气裹着淡淡的香氛味扑过来——是李梅上周刚换的栀子花香片,以前家里总被油烟味、孩子的零食味占着,难得有这么清爽的味道。他系上安全带,扭头看了眼后排:李梅正把保温袋里的茶叶蛋往保鲜盒里装,旁边堆着几包湿巾和纸巾,还有一袋子陈诺爱吃的橘子软糖。

“都齐了吧?”李梅抬头问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袋的提手,“没落下啥吧?”

“齐了,身份证、银行卡、订房信息都存在我手机里了,导航也设好了。”陈磊发动车子,仪表盘的灯光亮起来,映着他眼底的一丝松快——三天前那个傍晚,王强的电话像块石头砸进他心里,直到此刻车轮碾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那股沉甸甸的感觉才算真正落了地。

他至今记得那天接电话时的场景。当时他刚下班到家,脱了鞋正换拖鞋,手机在玄关柜上响起来,屏幕上跳着“表哥王强”四个字。他犹豫了两秒才接,听筒里立刻传来王强那股熟悉的、带着点自来熟的热络:“陈磊啊,下班了吧?跟你说个事,国庆我跟你表嫂合计着,带着浩浩去你家待几天!”

陈磊手里的拖鞋“啪”地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声音都有点发飘:“哥,国庆啊?这……我们还没合计好咋过呢。”

“合计啥呀,就去你家呗!”王强在那头笑,“你家房子大,浩浩跟诺诺也能玩到一块儿去。再说了,你媳妇那手艺,我跟你表嫂念叨一年了,去年吃的那道红烧排骨,浩浩到现在还总问呢!”

去年国庆的画面就像被按了播放键,“唰”地一下在陈磊脑子里铺开。那七天的日子,与其说是“亲戚串门”,不如说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入侵”——

去年国庆前一天下午,陈磊刚把客厅的沙发套换下来洗,门铃就响了。他开门一看,王强拎着两箱“特仑苏”站在门口,身后跟着刘敏和蹦蹦跳跳的王浩。“弟妹在家吧?我们来啦!”王强说着就往里挤,鞋都没换,鞋底的泥印子在浅色地砖上拖出一串印子。

刘敏挎着个帆布包,进门就往客厅沙发上坐,把包往旁边一扔,叹着气说:“可算到了,坐公交转地铁,累死我了。浩浩,快给你陈叔问好。”王浩没应声,眼睛早盯上了陈诺摆在茶几上的乐高,冲过去就抓,陈诺刚拼到一半的城堡瞬间散了架。

“你怎么随便动我东西!”陈诺急得跳起来,伸手去抢。王浩把乐高抱在怀里,往刘敏身后躲:“妈,她凶我!”

刘敏把王浩往身后护着,扭头对陈诺说:“诺诺,你是姐姐,让着点弟弟怎么了?不就是个玩具吗,回头让你爸再给你买一套。”陈诺眼圈红了,站在原地抿着嘴不说话,陈磊想劝两句,李梅从厨房出来打圆场:“诺诺,去给弟弟拿点水果,咱们晚上吃红烧排骨。”这才把事儿糊弄过去。

那七天,李梅彻底成了家里的“全职保姆”。每天早上六点半,刘敏就会在客厅喊:“弟妹,浩浩要喝热牛奶,还得煎个溏心蛋,别太老了!”李梅本来想趁国庆睡个懒觉,结果天天比上班起得还早。中午做饭更得费心思,王强爱吃辣,刘敏要吃清淡的,王浩挑三拣四,一会儿说“这菜太咸”,一会儿说“我不吃青菜”,李梅得单独给王浩做个番茄炒蛋,还得把鸡蛋炒得碎碎的。

有天中午,李梅做了可乐鸡翅,王浩抓着啃了五个,最后一个咬了一口说“没味道”,随手扔在桌子上。刘敏看见,不仅没说孩子,还对李梅说:“弟妹,你这可乐鸡翅没放蜂蜜吧?上次我在外面吃的,放了蜂蜜甜滋滋的,浩浩爱吃。”李梅当时手里还拿着锅铲,闻言愣了愣,没接话——她早上特意去超市买的可乐,鸡翅也是挑的新鲜的,没想到还落了埋怨。

晚上更不消停。王强爱看电视,遥控器攥在手里就不放,从新闻联播看到深夜档电视剧,客厅的大灯亮到十一二点,空调开着24度,风对着沙发直吹。陈磊提醒过两次:“哥,晚上开低点温度,省点电。”王强摆摆手:“没事儿,现在电费也不贵,凉快最重要。”

陈诺高二,国庆留了三张数学卷子、两篇作文,本想在书房安安静静写作业。可王浩总往书房跑,要么抢她的笔记本电脑玩游戏,要么拿她的彩色铅笔在草稿纸上乱涂。有次陈诺刚写完的作文,被王浩拿水彩笔涂得面目全非,陈诺急得哭了,刘敏才慢悠悠地走过来,拉着王浩说:“别闹了,让姐姐写作业。”转头又对陈诺说:“诺诺,你别跟小孩一般见识,他又不是故意的。”

最让陈磊和李梅膈应的是开销。那七天,李梅每天去菜市场都得花一百五十块以上,买排骨、买虾、买新鲜的蔬菜,王强和刘敏从没提过要分担。水电费更是蹭蹭涨,平时一个月电费也就三百多,去年国庆那月直接飙到五百六,李梅去交电费时,收费员还笑着说:“你们家国庆是不是来客了?用电挺费啊。”

临走那天,王强一家收拾东西,刘敏从包里翻出个塑料袋,装了几个苹果,递给李梅:“弟妹,这苹果挺甜,给诺诺留着吃。”李梅接过,心里五味杂陈——七天的饭菜、水电,到头来换了几个苹果。王强走的时候拍着陈磊的肩膀说:“明年国庆我们还来啊,让你媳妇再给我们露两手!”陈磊当时笑着应了,心里却像堵了块棉花,喘不过气。

所以这次接到王强的电话,陈磊第一反应就是“躲”。挂了电话,他赶紧跑到厨房找李梅,李梅正在择菜,听见王强要再来,手里的菠菜叶都掉在了地上:“还来?这哪行啊,去年那七天我都快累散架了,诺诺作业都没写好。”

“我知道,”陈磊蹲下来帮她捡菠菜叶,“所以我没敢直接拒绝,说要跟你商量商量。咱们干脆国庆出去自驾游吧,去年就想带诺诺去看看外面,正好借这个机会躲开。”

李梅眼睛一亮:“自驾游?行啊!去哪儿都行,只要别在家待着。”

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合计。陈诺捧着平板翻旅游攻略:“妈,我想去平遥古城!我们历史老师说那儿是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还有城墙,能骑自行车绕一圈呢。”李梅翻着手机里的酒店信息:“平遥离咱们这儿五个多小时车程,不算太远,沿途还能去乔家大院,正好顺道逛逛。”陈磊打开导航看了看路线:“就去山西,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再在平遥住几天民宿,慢慢玩,不赶时间。”

定下来之后,他们就开始偷偷筹备。为了怕王强提前来堵门,他们连小区里关系最好的张阿姨都没说。李梅每天趁下班绕路去超市买零食和路上吃的东西,藏在阳台的储物柜里;陈磊偷偷查了平遥的民宿,挑了个带小院的四合院,老板说院子里种着石榴树,国庆正好结果;陈诺则把自己的历史笔记找出来,对着攻略标记景点,说要“边玩边学”。

出发前一天晚上,陈磊给王强回了电话:“哥,真对不住,我们早就订好国庆去自驾游了,酒店和门票都付了定金,退不了。等我们回来,我请你和嫂子吃顿好的。”电话那头的王强沉默了几秒,语气有点失望:“这么不巧?那行吧,你们玩得开心点。”挂了电话,陈磊长舒一口气,感觉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此刻,车子驶上绕城高速,陈磊打开音乐,是陈诺爱听的民谣。李梅在后排给陈诺递了瓶酸奶:“别总看平板,对眼睛不好,看看窗外的树。”陈诺“嗯”了一声,却没放下平板,手指在屏幕上划着:“妈,你看平遥那家民宿的评论,说老板娘做的平遥牛肉特别好吃。”

刚走了一个小时,导航就提示“前方路段拥堵,请减速慢行”。陈磊把车速降下来,慢慢跟着车流走。前面的大货车屁股后面贴着“保持车距”的标语,被太阳晒得发白。李梅从包里拿出提前煮好的茶叶蛋:“先吃个茶叶蛋垫垫,堵到啥时候还不知道呢。”

陈磊咬了口茶叶蛋,咸香入味——是李梅早上五点起来煮的,放了八角和桂皮,比外面买的好吃。“去年这时候,我正帮王强拎行李呢,”他突然开口,“那时候没想到,今年能安安静静地跟你们出来玩。”李梅笑了:“以前总觉得亲戚之间得互相将就,现在才明白,将就多了自己遭罪。”陈诺从后排探过脑袋:“爸,妈,你们以后别总委屈自己,不想让他们来就直接说呗。”陈磊揉了揉她的头发:“还是孩子通透。”

堵了两个多小时,车流才慢慢疏通。陈磊加快车速,往服务区开——陈诺喊着要去卫生间,李梅也想活动活动腿脚。服务区里人来人往,卖小吃的摊位前挤满了人,空气中飘着方便面和烤肠的香味。陈磊去买了三碗牛肉面,李梅带着陈诺去卫生间,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个烤红薯:“刚出炉的,热乎着呢,你俩尝尝。”

陈诺咬了一口,烫得直呼气:“甜!比咱们小区门口卖的好吃。”李梅笑着帮她吹了吹:“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陈磊看着母女俩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去年国庆,李梅每天都在厨房和客厅之间转,脸上很少有这样轻松的笑容。

下午四点多,车子终于驶进平遥古城的外围。路两旁的房子渐渐有了古味,青灰色的瓦檐,朱红色的门窗,墙上爬着绿油油的爬山虎。导航提示离民宿还有一公里,陈磊放慢车速,顺着青石板路往里开。

民宿老板早就站在门口等了,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姐,穿着藏青色的布衫,手里拿着把蒲扇:“你们可算到了!我还以为你们被堵在路上了呢。”她帮着陈磊拎行李,引着他们往里走:“这院子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有一百多年了,你们住的东厢房,采光好,晚上还能看见月亮。”

院子不大,中间种着棵石榴树,红彤彤的石榴挂在枝头,沉甸甸的。墙角摆着几盆月季,开得正艳。陈诺放下行李就跑过去摘石榴:“阿姨,这石榴能吃吗?”老板笑着说:“能吃!就是还没太熟,有点酸,等你们住两天就甜了。”

放好行李,歇了会儿,陈磊提议去古城里逛逛。老板给他们指了路:“出门往左走,就是南大街,卖的都是当地特产,晚上夜景更好看,还能去城墙上面走走。”

出了民宿,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有的卖推光漆器,红漆亮得能照见人影;有的卖老陈醋,门口摆着大坛子,酸香扑鼻;还有的卖平遥牛肉,玻璃柜里摆着切好的肉片,看着就诱人。陈诺被一家卖糖画的摊位吸引了,站在那儿不肯走:“爸,我要个小兔子的糖画!”

做糖画的是个老爷爷,手里拿着个铜勺,舀着融化的糖稀在石板上画。只见他手腕一转,小兔子的耳朵、眼睛、尾巴就出来了,最后用竹签一粘,递给陈诺:“小姑娘,拿好喽。”陈诺举着糖画,笑得眼睛都弯了。

李梅走进一家卖推光漆器的店铺,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给一个漆器盒子上漆。“这是咱们平遥的特色,纯手工做的,要上七八遍漆呢。”他见李梅感兴趣,递过一个小盒子,“您摸摸,这漆多亮。”李梅摸了摸,光滑细腻,确实好看。她挑了个小巧的首饰盒,打算送给自己的妈妈。

陈磊则被一家卖老陈醋的店铺吸引了。老板热情地招呼他:“大哥,尝尝咱们的十年陈酿,酸中带甜,拌凉菜、蘸饺子都好吃。”陈磊尝了一口,确实醇厚,买了两瓶,打算回去给父亲带一瓶。

晚上,他们在老板推荐的一家菜馆吃晚饭。菜馆在一个小四合院里,摆着几张木桌,墙角挂着红灯笼。他们点了几个当地特色菜:平遥牛肉、过油肉、栲栳栳、醋溜土豆丝。菜上来后,陈磊夹了一块平遥牛肉,肉质紧实,咸香入味;李梅尝了口过油肉,外酥里嫩,带着点蒜香;陈诺最喜欢栲栳栳,用莜面做的,卷着菜吃,越嚼越香。

“比我做的好吃吧?”李梅笑着问陈磊。陈磊点点头:“好吃,不过还是你做的红烧排骨最香。”陈诺在旁边起哄:“爸,你就会拍我妈马屁!”一家三口说说笑笑,气氛特别融洽。

吃完饭,他们去古城墙上散步。城墙不高,走在上面能看见下面的青石板路和错落的屋顶。红灯笼亮起来了,一串串挂在屋檐下,映得整个古城红彤彤的。风一吹,灯笼轻轻摇晃,影子在地上晃来晃去。陈磊牵着李梅的手,陈诺在前面蹦蹦跳跳,偶尔停下来拍张照。

“你看这儿多好,安安静静的,”李梅靠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灯火,“去年这时候,我还在厨房洗碗呢,洗到九点多,腰都直不起来。”陈磊握紧她的手:“以后咱们每年都出来玩,不总在家待着。”

第二天一早,他们去了乔家大院。乔家大院比他们想象的大,一进进的院子,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导游是个小姑娘,戴着个扩音器,给他们讲乔家的历史:“乔家最鼎盛的时候,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国外呢。你们看这门上的雕刻,有狮子、有花鸟,都是有讲究的……”

陈诺听得很认真,手里拿着笔记本记个不停:“我们历史课上讲晋商,说他们特别会做生意,还讲诚信。”李梅看着院子里的石雕,忍不住感叹:“以前的人真有手艺,这雕刻多精致,比现在机器做的好看多了。”陈磊则被院子里的家训吸引了,墙上刻着“慎俭德”“慎言语”,他想起王强,心里叹了口气——要是王强能懂“慎”字,也不会总想着麻烦别人。

从乔家大院回来,他们在民宿附近的小饭馆吃午饭。刚坐下,陈磊的手机就响了,是王强打来的。他心里咯噔一下,接了电话:“哥,咋了?”

“陈磊,你们在哪儿呢?”王强的声音有点吵,像是在外面,“我跟你表嫂带着浩浩在你家楼下呢,钥匙你放哪儿了?我们想着给你送点东西,顺便看看诺诺。”

陈磊心里一紧,赶紧说:“哥,我们还在山西呢,没在家。钥匙没留,我们得五六天才能回去。”

“不在家?”王强的语气有点不高兴,“你不是说票和酒店都订好了吗?咋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还特意买了点水果给你们带过来。”

“真是提前订好的,没来得及跟你说。”陈磊解释,“你们要是有事儿,就先回去吧,等我们回来再联系。”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王强才说:“行吧,那你们玩得开心点。”挂了电话,陈磊叹了口气。李梅问他:“咋了?王强他们真去咱家了?”

“嗯,说在楼下呢,没钥匙进不去。”陈磊说,“幸好咱们走得早,不然又得被缠住。”

李梅皱了皱眉:“这家人真是,一点分寸都没有。咱们都出来了,还往家里跑。”

“别想了,出来玩就开开心心的。”陈磊给她夹了块肉,“快吃吧,下午咱们去古城里的城隍庙逛逛。”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在平遥古城慢慢逛。去了城隍庙,看了古戏台;去了协同庆钱庄,见识了以前的金库;还去了马家大院,看了明清时期的民居。每天早上,他们在民宿吃老板做的小米粥和馒头,配着咸菜,简单又舒服;中午在古城里找小饭馆吃特色菜;晚上回到民宿,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聊天,老板有时候会过来跟他们唠唠家常,说她年轻的时候在古城里做导游,见过各种各样的游客。

有天下午,他们在古城里遇到一对老夫妻,也是自驾游过来的。老夫妻六十多岁,从东北过来,已经出来玩了半个多月了。“我们退休后每年都出来自驾游,”老爷爷笑着说,“年轻的时候忙着上班、养孩子,没机会出来,现在闲下来了,就得好好玩玩。”老奶奶补充道:“你们趁孩子还小,多带她出来转转,等她上了大学,想带都带不出来了。”

陈磊深以为然。以前他总觉得,亲戚之间就得互相迁就,哪怕自己不舒服也得忍着。可这次出来,看着李梅和陈诺开心的样子,他才明白,日子是自己过的,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委屈自己。

第五天下午,他们决定往回走。临走前,老板给他们装了一袋石榴:“现在熟点了,不那么酸了,你们路上吃。”陈磊谢过老板,把石榴放进后备箱。

车子驶离平遥古城时,陈诺趴在车窗上,舍不得地说:“爸,妈,咱们下次还来好不好?我还没玩够呢。”李梅笑着说:“好,等寒假咱们去海南,看大海。”

路上,陈诺靠在后排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在协同庆钱庄买的小铜钱挂件。李梅轻轻把挂件从她手里拿出来,放在旁边的包里:“这孩子,玩了几天累坏了。”陈磊看了眼后视镜:“等回去让她好好歇两天,开学就该月考了。”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陈磊打开门,家里干干净净的,沙发上的靠垫摆得整整齐齐,茶几上没有零食袋,地上也没有泥印子——跟去年王强一家走后乱糟糟的样子完全不同。李梅放下行李就去厨房:“我给你们煮点面条吧,路上吃的都是快餐,不舒服。”

陈诺回房间收拾行李,一会儿拿着个笔记本跑出来:“妈,你看我写的游记,还画了平遥古城的地图呢!”李梅凑过去看,小姑娘的字歪歪扭扭的,却写得很认真,还画了石榴树和红灯笼。

吃完饭,陈磊坐在沙发上,给王强打了个电话:“哥,我们回来了。这次带了点平遥牛肉和老陈醋,明天给你送过去点。”

电话那头的王强沉默了几秒,语气有点冷淡:“不用了,你们自己留着吃吧。我跟你表嫂商量了,以后国庆我们就不往你家跑了,省得给你们添麻烦。”

陈磊愣了一下,随即说:“哥,你别这么说,咱们是亲戚,互相走动是应该的。只是以后要是想来,提前跟我们说一声,咱们也好提前安排。”

“行了,知道了,我这边忙着呢,挂了。”王强说完就挂了电话。

陈磊放下手机,心里有点复杂。李梅走过来,坐在他旁边:“他是不是还生气呢?”

“可能吧,”陈磊叹了口气,“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知道咱们不想被打扰了。”

过了两天,陈磊还是把平遥牛肉和老陈醋给王强送了过去。王强家住在老小区,房子不大,两室一厅,客厅里摆着个旧沙发,墙上贴着王浩的奖状。王强接过东西,没让他进门:“进来坐也没啥意思,东西放下你就走吧。”

陈磊站在门口,看见刘敏在厨房里做饭,锅里飘着白菜的香味,王浩在客厅里写作业,桌子上摆着一碗咸菜。他突然有点明白,王强总想去他家,可能是因为家里房子小,孩子没地方玩,也舍不得天天买肉吃。可明白归明白,他还是不想再回到去年那种被打扰的日子。

“哥,浩浩快上小学了吧?”陈磊没话找话。

“嗯,明年九月。”王强的语气缓和了点。

“要是需要帮忙找学校,你跟我说,我认识个朋友在教育局。”陈磊说。

王强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好,谢谢你了。”

从王强家出来,陈磊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亲戚之间的关系,不需要靠无底线的迁就来维持。保持适当的距离,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才能让这份关系走得更长久。

后来,王强再也没提过要去陈磊家过节的事。偶尔陈磊会主动给王强打电话,问问浩浩的学习情况,王强也会跟他聊聊工作上的事。有次周末,陈磊请王强一家去外面吃了顿饭,在一家家常菜馆,点了王浩爱吃的番茄炒蛋,王强爱吃的辣子鸡。吃饭的时候,王强说:“其实我也知道,去年总去你家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就是忍不住想沾点光。”

陈磊笑了:“哥,咱们是兄弟,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但别总想着打扰对方的生活。以后要是有难处,你直接跟我说,能帮的我肯定帮。”

王强点点头,没说话,却给陈磊倒了杯酒。

从那以后,两家的关系慢慢缓和了。王强偶尔会给陈磊送点自己种的蔬菜,陈磊也会在王浩生日的时候给孩子买个玩具。虽然不如以前那么热络,却多了份边界感,相处起来反而更舒服。

陈磊有时候会想,去年国庆的那七天,虽然让他和李梅头疼,却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家是用来放松的地方,不是用来迁就别人的场所。学会拒绝不必要的打扰,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才能过得开心、踏实。就像这次自驾游,虽然是为了避开亲戚,却让全家都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来源:高贵海燕XZW8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