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横店某宾馆的灯还亮着,副导演盯着手机那条“我不拍了”四个字,脑子嗡的一声——开机红包刚发完,200万置景费已经烧进去,男主却跑了。
凌晨三点,横店某宾馆的灯还亮着,副导演盯着手机那条“我不拍了”四个字,脑子嗡的一声——开机红包刚发完,200万置景费已经烧进去,男主却跑了。
这不是八卦,是短剧圈最近最真实的翻车现场。
跑路的人叫胡凌宸,粉丝一百来万,报价却敢喊一天三万。
剧组咬牙答应,条件只有一个:别作妖。
结果他还是作了,而且作得花样百出。
先是嫌女主李梓荧“不够甜”,当面对制片说“让我女朋友来演女一,她更乖”。
被婉拒后,直接拒拍吻戏,理由是“怕她吃醋”。
李梓荧憋着火拍完当天,回酒店开了直播,一句“操,老娘不伺候”把内情全抖出来。
视频冲上热榜,3000万播放,评论区全是“姐姐好刚”。
第二天,场记也跳出来补刀:进组前胡凌宸就列过“女友套餐”,要包女友进组做女二,还要单独房车。
被拒后,他就在现场摆臭脸,台词不背,走位让替身代。
剧组瞬间陷入死机。
短剧周期只有7天,多拖一天就是十几万房租、灯光、群演钱。
平台方放话:48小时搞不定,项目直接砍。
救场的是个应届生,李星寒,23岁,简历里最长的一部戏只有15集,片酬不到胡凌宸三分之一。
副导演死马当活马医,电话打过去时,他还在宿舍打原神,头发炸成鸡窝。
鸡窝头当晚进组,连夜背台词,凌晨五点定妆,九点准时开机。
工作人员偷偷在朋友圈发他蹲在走廊啃面包的照片,配文“救世主也吃五毛钱的豆沙包”。
观众最吃这种“草根救场”的爽感。
路透一出,李星寒微博一夜涨粉18万,表情包“鸡窝头救世主”冲上文娱榜第一。
另一边,胡凌宸的报应来得飞快。
横店协会把他拉进“慎用名单”,相当于业内公开处刑。
三家MCN连夜解约,连之前签的网红牙膏广告都撤了。
更惨的是违约金。
合同里写着“单方跑路退一赔三”,他拿走90万首付,得再倒贴270万。
女友那边也没捞到好处,被竞品公司签去做直播,首场带货只卖出37支9块9的眉笔,弹幕全是“跑路嫂”。
事情闹大后,平台反而嗅到流量,追加500万宣发,把剧名改成《临时男主请指教》。
预告片里剪进李星寒真人出镜的“鸡窝头”镜头,弹幕刷到飞起。
李梓荧直接飞升,粉丝涨80万,拿到第一个护肤代言。
她在评论区回粉丝:“原来不委屈自己,钱真的会自己来。”
李星寒的母校把这事写进招生简章,标题是“机会留给随时准备好的鸡窝头”。
他后面半年的档期被排满,片酬翻十倍,还是友情价。
有教授出来总结:短剧钱快、周期短,演员信用却比黄金贵。
一次作死,可能直接退出牌桌。
法律人士也补刀:三倍赔偿只是起步,如果剧组举证充分,还能追加停拍损失,分分钟把房子赔进去。
最扎心的是数据。
2023年短剧市场500亿,想分蛋糕的人挤破头,平台却越来越精。
演员黑名单、观众避雷帖、品牌舆情监控,一条线就能让人查无此人。
所以,别看短剧土,它其实是最透明的职场:作一次,全网存档;救一次,也能一夜翻身。
横店现在流传一句话:想红,先学会不跑路。
毕竟,鸡窝头都能成救世主,认真的人凭什么不配出头?
来源:优雅漂流瓶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