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空经济加速开放、商业航天发射次数连创新高,叠加军工装备升级需求,“军工+无人机+商业航天”的交叉赛道正迎来爆发期。有这样5家A股公司,凭借技术积淀同时切入三大领域,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成为产业链上的“隐形支柱”。
低空经济加速开放、商业航天发射次数连创新高,叠加军工装备升级需求,“军工+无人机+商业航天”的交叉赛道正迎来爆发期。有这样5家A股公司,凭借技术积淀同时切入三大领域,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成为产业链上的“隐形支柱”。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研讨。
1. 三角防务:航空锻件到部段装配的升级者
为我国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供应钛合金、高温合金锻件,是航空装备核心结构件的主力配套方。无人机领域已有成型产品落地应用,具体型号适配多类低空作业场景。商业航天业务正稳步推进,重点拓展特种合金构件配套。
核心优势在于硬件与产能布局:拥有400MN世界先进级大型模锻液压机,可加工超大尺寸航空航天构件。当前C919飞机大部段装配项目、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项目均在按计划建设,逐步从单一锻件供应商向集成服务商转型。
2. 国科军工:动力技术跨界的突破者
主营我军主战装备主用弹药与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直接配套国防现代化建设。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505.46万元,同比增长29.21%,101项在研项目中突破的长时间发动机技术,已延伸至无人机领域。
无人机助推器业务已取得实际成效,成为新增长极;固体发动机技术储备正对接商业航天动力需求。全资子公司已签订7.39亿元年度订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足,“弹药+动力”双体系支撑成长。
3. 新余国科:火工技术军民融合的践行者
军用火工品覆盖海陆空火箭军等全军种,配套国家重点武器装备,拥有完整的军工资质链条。在无人机领域,深度参与FH-95中大型人工增雨无人机技术攻关,提供的机载播撒器、烟条已用于实际作业。
商业航天领域可供应点火装置等火工品,研发的引雷火箭能为发射活动提供气象保障。作为江西省首批军民融合企业,成功将军用火工技术转化为民用气象服务能力,形成独特竞争格局。
4. 光威复材:碳纤维全产业链的主导者
T700级、T800级碳纤维批量供应歼-20、运-20等主力装备,航空航天领域市占率超60%。已交付AV500B/C等无人机整机,从原丝、碳纤维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全链条能力,能将无人机轻量化水平提升30%以上。
2023年航天业务收入达3.47亿元,占比13.79%,其材料已用于商业卫星太阳翼、火箭发动机壳体研制。同时布局风电碳梁、轨道交通等民用市场,军民协同摊薄研发成本。
5. 中航高科:复合材料关键环节的掌控者
航空预浸料在军用飞机复合材料领域占主导地位,深度参与国产大飞机项目,蜂窝产品已通过空客认证实现出口。子公司深圳轻快世界依托成熟产线,为eVTOL和无人机供应复合材料原材料及结构件。
商业航天方向动作明确:2024年与中国商发在上海合资成立专业化公司,主攻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目前产线建设推进中,抢占商用航发核心部件赛道。
军工筑基、无人机拓场景、商业航天谋未来,这5家公司凭借技术跨界能力,精准踩中三大赛道的发展节奏。随着低空经济细则落地与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射启动,技术壁垒高、布局全面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你认为哪个领域会最先带动公司业绩爆发?身边见过哪些军工技术转化的民用产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点赞收藏,后续为你深挖企业业绩细节!
再次强调;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李老七分享